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农业气象学习题7-11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57acc689eb172ded63b77a

7、摩擦风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 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有摩擦力参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与水平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保持平衡条件下所产生的风称为摩擦风。 难易程度:容易

第八章、大气环流

1、焚风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 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是由于空气下沉运动,而使空气温度升高,湿度降低的一种干而热的风。通常指气流越过山顶后由山上吹下来的热而干燥的风。。 难易程度:中

2、山谷风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 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在山区,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上,叫做谷风,夜间风从山上向山下吹,叫做山风。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山谷风。 难易程度:中

4、大气活动中心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 季风与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由于海陆分布割断了气压带而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称为大气活动中心。 难易程度:中

5、季风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29

知识点:季风与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范围地区盛行的、以一年为周期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称为季风。 难易程度:中

6、海陆风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季风与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晴稳天气时,海岸附近,白天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海陆风。 难易程度:中

7、峡谷风

知识点: 季风与地方性风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在两高地对峙的狭窄谷口,常观测到流速比附近地区大得多的风,称为峡谷风。 难易程度:中

8、大气环流

章节:第八章、大气环流 知识点: 三圈环流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地球上各种规模大气运动的综合表现,称为大气环流.它既包含着大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又包含着一些中、小范围的大气运动现象。 难易程度:中

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1、西南涡

章节: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知识点: 高空天气系统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是指出现在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区700毫巴或850hPa气层中的冷性低压天

30

气系统。

难易程度:中

2、梅雨

章节: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知识点: 天气过程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难易程度:中

3、切变线

章节: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知识点: 高空天气系统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呈气旋(北半球逆时针方向)性转变的两股不同方向水平气流的分界线称为切变线。在天气图上,表现为风向的不连续线。在天气学中,切变线一般是指低空850百帕或700百帕等压面上的天气系统。 难易程度:中

4、气旋

章节:第九章、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 知识点: 气旋与反气旋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气旋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周围低、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涡旋。 难易程度:中

5、锋

参考答案:当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时,两气团之间有一交接过渡区,称它为“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称锋线,锋线简称为锋。 难易程度:中

9、高空冷涡

参考答案:高空冷涡系指位于高空且中心气压较四周为低,并有冷中心相配合的涡旋天气系统,简称冷涡。 难易程度:中

31

第十章、气候

1、气候系统 章节:第十章、气候 知识点: 气候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气候系统是指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 , 能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难易程度:中

2、天文辐射 章节:第十章、气候

知识点: 气候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太阳辐射在大气上界的分布,称天文辐射。天文辐射能量主要决定于日地距离、太阳高度角和白昼长短。 难易程度:中

3、阳伞效应 章节:第十章、气候

知识点: 气候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由于大气中微粒的散射和云层的反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这种效应

好像是在地面上撑起巨大的遮阳伞,所以叫阳伞效应。火山爆发、沙尘暴等造成的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及云量增多,都会加强阳伞效应,使地面气温降低。

难易程度:中

4、温室效应

章节:第十章、气候 知识点: 气候

认知:识记 理解 应用 综合

参考答案: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effect),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