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心理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模块二心理健康学科知识与技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68bb01f8c75fbfc67db261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中小学生正处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人对

事都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良好的集体气氛使学生感到班级的温暖和教师的可亲。着将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孩子进入学校是从家庭进入外部世界的第一站,从这个时候起,把孩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开始松弛了,不仅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非亲非故的成年人的监督下度过,而且,孩子也成为同辈群体的一部分。这个团体满足了孩子巨大的而又日益增长的需要。孩子与同伴在一起,学会并发展了适度的和被人接纳的新感觉。他们的标准不是成年人行为的标准,而是一种更容易达到的同龄伙伴的标准。

同辈群体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其积极意义在于:

同辈群体中的关系基本上是平等关系,是在自愿基础上结合而成的。即使有领导和服从,也是自然协商的结果。是个体愿意接受的。每个人都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而获得其应有的地位。它使得学生形成服从共同利益的能力以及维护自己的权利、将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联系起来的能力。如果没有同伴之间的交往,个体就难以培养起成年后所必需的交往技能。因此,同伴群体使个体练习平等交往技能,为成为正式的社会成员做好准备。

同辈群体促进个体达到自尊的体验。在同辈群体里个体作为这个群体的成员,体验到同伴之间的团结和友爱,不仅有助于他们脱离成年人而自立,而且可以让他们得到同伴的爱戴、尊重,增强自尊和自信。

同辈群体提供了个体键交流社会信息和看法的机会。大家可以商讨各自对社会的看法,交流一些为成年人不允许谈论的话题,扩大了个体的社会经验和思考能力。

同辈群体有自己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对个体社会化有重要影响。

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除了积极的一面,还有消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青少年亚文化的某些内容的影响上。青少年亚文化一般包含的成分有:一套特殊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嗜好、衣服的式样与仪表;对旧属集团的责任感和向心力;特有的行为方式,等等。青少年的热情和奇妙的想法,通常是短暂的强调“新颖”时尚,有时与社会主流文化格格不入。成年人很难理解一个中学生怎么会认为裤子的式样、头发的长度有多大意义。他们处处强调自己与成年人的不同,时装、发型、语言、音乐等都成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种手段,借此表达自己的独立存在。青少年亚文化隐含的背离主流文化的潜在危险,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反社会的可能。

(3)团体凝聚力对个体的影响

团体凝聚力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和力量感。 认同感是指团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这种认同感往往是相互影响、潜移默化的,尤其是当个人对外界情况不明时,团体的其他成员对其影响更大。

归属感是指每个成员对团体的一种情感联结,使人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和落实感,产生“我们的”这种情感。当团体获得成功或者失败时,团体成员会有共同的感受,与团体共亨欢乐和忧愁。

力量感是指当一个人表现出符合团体规范,符合团体期待的行为时,团体就会给予他赞许和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使他的确行为得到进一步强化的力量。

一个群体的凝聚力的高低与下列因素有关:

目标整合程度。团体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整体有整体的目标,个体有个体的目标,两者如能统一起来,保持一致,就是目标整合。整合程度越高,团体凝聚力越高。

团体的领导方式。不同的领导方式对团体凝聚力有不同的作用,穆勒通过实验,比较了“民主、专制、放任”三种领导方式之下的各个小团体的效率和气氛,

结果发现,民主型领导方式比其他两种领导方式更能使其成员相互友爱、思想活跃、凝聚力强。

外界的压力和威胁。当团体处于外界的压力下,或者遇到外来的威胁时,团体的凝聚力会提高,会产生“一致对外”的合力。

团体成员的心理素质。团体成员如果志趣相投(即动机、志向、信念、兴趣和爱好等)、心理相容(既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和睦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会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另外,他们如能在性格、气质、性别和年龄方面互补,也会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团体凝聚力的高低不同对学生个体的作用也不相同。

如在凝聚力高的团体,成员愿意更多的承担责任、有较强的归属感、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高凝聚力的团体对社会都有积极意义,如青少年犯罪团伙,其成员信奉江湖义气,凝聚力高,而这种凝聚力高对社会威胁更大。因此,只有当团体的目标和行为规范对社会有积极意义时,高凝聚力的学生团体才对社会有积极意义。

(三)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事实上,在进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入手,同时注重把握好几个认识。(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能奏效的。(2)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科课程,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3)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纠正。(4)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

高中生处于心理的“断乳期”。其心理健康教育要比初中生更加注重理性的认识,模式上可以有阅读讨论等多种。虽说教无定法,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要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六个要素:“良性的期待”、“颇有趣味的提高”“组织学生参与”“带着问题去学习”“因人而异的指导”“鼓励性的评价”。同时做到:(1)把培养高中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看做是健康教育的主旋律。不回避必要的“灌输教育”,教育形式尽可能丰富多彩。(2)坚持课堂的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心理学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心理健康教育要结合“学雷锋、做好事”、“学工、学农、学军”以及其他活动进行。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磨练个人意志,在参与中发展健全人格,在参与中不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3)要坚持把爱的教育贯穿于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高中学生的健康人格需要我们把爱的种子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课堂教学中以爱的理论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为把握自己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其它理论

1.行为取向。

教学模式设计的行为取向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行为主义学习观强调刺激 ── 反应的学习过程,认为学习就是人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人的行为是刺激 ── 反应之间的联结,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无关。人是外界环境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承受者,只要教师对外部刺激加以适当的设计与控制,就能通过外显行为的改变与控制来完善学生的行为,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灌输知识,改善学生行为的过程。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的。

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取向的教学模式设计有其存在的合理之处,其优缺点如下:重学生外显行为的控制与改变,重外界刺激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忽视学生内部心理过程对学生认知的影响;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教学过程的可观察性、可操作性、可控制性和可复制性,却将教学和学习过程处理得过于简单化、机械化;忽视人性,忽视人的情感、能力等因素,将人等同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