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政治与外交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东北亚政治与外交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82bf62caaedd3383c4d300

截至2004年3月,两国主要城市之间有31条定期班机航线,每周303个班次。 “韩流”影响中国

四、当前中韩关系中的问题

黄海、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 中韩关系中的朝鲜因素 历史问题

讨论题

中日韩合作文献收集 要求;1、三国一致 2、政府文件 3、高层讲话 4、注明出处

中日韩合作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要求:1、查学术期刊与研究成果 2、对其主要观点归纳整理 3、注明出处 4、特别关注非传统安全领域部分 抓住重点 形式自定 全员协作 讨论题

蒙古国的成立及其对华政策 中韩经济合作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 韩国的新农村建设

要求: 抓住重点 形式自定 全员协作

朝鲜部分

朝鲜国家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初期(1945~1950)

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1946年至1947年间,推行了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改革,主要政策有: 1、土地改革。 2、重要产业国有化。

推行两次短期经济计划(1947~1948年计划、1949~1950年计划),各项指标都提前完成。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人民生活稳定和改善。

二、朝鲜战争时期(1950~1953)

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志愿军入朝参战,53年7月板门店停战协定。

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为“战时体制”。在“一切为了战争胜利”的号召下,整个国家转入战时体制。

为保障人民生活,规定经济部门的基本任务是“生产军用物资”和“解决粮食问题”。 三、经济恢复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4~1958)

1954年到1956年实施国民经济三年计划,工农业生产要恢复到战前水平。1957年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打基础。 1958年8月,朝鲜宣布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四、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1958-1970)

实施五年计划(1957~1961年)和第一个七年计划(1961~1967年)。提出“依据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发展轻工业和农业这一基本方针,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更好地解决人民的衣

13

食住问题”。

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倾向已十分明显。国民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更加严重。

60年代宣布,实现了“自立民族经济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经济方面压倒韩国。

1960年2月,金日成视察平安南道青山里之后,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若干思想,包括:第一,教育群众,政治优先,同时把政治思想领导和经济技术指导更好地结合起来;第二,实行群众路线,经常倾听群众意见,把国家统一领导和基层组织的积极性紧密结合起来;第三,在分配上把政治上、道德上的刺激与物质奖励密切统一起来。被称为“青山里精神”。

1962年,国际形势紧张加剧,美苏冷战进一步激化,迫使朝鲜调整了原来的计划,转到一切以国防建设为中心的方向上来。1962年12月,朝鲜劳动党第四届5次党代会提出“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时进行”的方针。

1966年10月的党代会上,决定将原计划期由七年再延长三年,七年计划实际上变成了十年计划。

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1971—1990)

1970年制定了“六年计划”(1971~1976年)及后来的第2个、第3个七年计划,被称为朝鲜“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国民经济陷人严重的混乱状态。由于大力进行大型生产基地的建设,从西方引进了先进设备和物资,引发了严重的对外债务问题。由于过分强调速度,造成现有工厂开工率降低。 由于受到韩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向军事路线方面倾斜。

为完成第二个七年计划,1980年10月,朝鲜在第6次党代会上确立了“80年代十大展望目标”

80年代,与韩国经济的差距拉大,为打击韩国,进行了一些“冒险主义的破坏工作”。 仰光爆炸事件、韩国民航机爆炸事件等。 六、国家发展的困难时期(1990—2001)

1、朝鲜经济面临的问题

90年代以来,国民经济越来越呈下滑趋势,最为突出的是粮食短缺问题。

2、政治方面的问题

七、启动“朝鲜式的改革开放”(2002—)

金日成时代探索改革,1984年制定《合营法》,1991年辟先锋罗津为自由贸易区,吸引外资。

2002年7月实施“新经济管理措施”,大幅度提高物价和工资。

借鉴中国特区模式,2002年9月宣布新义州为经济特区,在政治经济方面享受特殊政策。设金刚山旅游园区、开城工业区。

2006年初,金正日秘密访华,专程考察我改革开放成果。 主体思想与金正日接班

1965年金日成提出“主体思想”:“思想主体”、“政治自主”、“经济自立”和“国防自卫”。 1967年4月“主体思想”被规定为“党的唯一的思想体系”和“指导思想”。

1970年11月,朝鲜劳动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决定,将主体思想贯彻到全体民众中。 金正日在80年朝鲜劳动党第6次代表大会上被定为接班人。 金正日其人

1994年7月因金日成病逝而正式接班。严格遵循朝鲜民俗,为父守孝三年。 在西方记者的眼中,是世界上最神秘莫测的人。 兴趣爱好十分广泛。

14

国家政治结构

最高主权机关是最高人民会议,由普选产生。行使立法权,任期5年,代表数687人。 98年9月修宪,废止国家主席,国防委员长即“国家最高负责人”。

地方行政区划设平壤特别市、4个直辖市、9道,下设市、郡,郡下设里邑洞、劳动者区。地方权力机关设人民会议,休会时为人民委员会,行政机关是行政经济指导委员会。 政党

宪法规定结社自由,承认多党制。

政党有:朝鲜劳动党,朝鲜社会民主党、天道教青友党、祖国统一民主主义阵线。 领导国家活动的只是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

朝鲜劳动党由金日成创建,前身是1945年10月成立的朝鲜共产党北部朝鲜分局,49年6月与南朝鲜劳动党合并后改现称。党员约300万人。

党的最高机关为党大会,中央委员会下设政治局和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 基本政策:以主体思想为指导,建设“强盛大国”,通过“先军政治”来实现。 军事

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并重的路线。

四大军事路线,即“全军干部化、军队现代化、全民武装化、国土要塞化”。

在不断推进常规武器现代化的同时,近年来在战略武器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2005年2月宣布已拥有用于自卫的核武器。2006年核爆。 经济与社会 经济按劳分配 社会福利

教育体育卫生 新闻媒体与文化 对外关系

朝日关系

一、朝日关系的发展过程

战后日本推行敌视朝鲜的政策。

1956年建立“日朝贸易协会”,双方开始进行“间接贸易”。

《日韩基本条约》给日朝关系正常化留下了障碍。

70年代初,日本开始注意改善同朝鲜的关系。1971年成立超党派的“日朝议员联盟”。 80年代初,日朝议员频繁互访。 1990年日朝3党发表《联合声明》。 1991年1月,两国举行第1次朝日关系正常化谈判。

1998年朝鲜试射导弹,日本对朝实施制裁。1999年12月取消制裁,两国重开谈判。 2002年9月金正日与小泉会谈,发表《平壤宣言》。2004年5月小泉再次访朝。 二、朝日建交存在的问题 关于赔偿问题

关于绑架日本人问题

关于导弹试射、出口问题

15

中朝关系

一、中朝关系的特点

1949年10月建交,朝鲜成为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 抗美援朝战争,中朝用鲜血凝结的战斗友谊。

处理好与中国、苏联的关系是朝鲜对外关系中的核心。

中朝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苏关系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二、50年代

这个时期朝鲜同中国及苏联的关系都很好。

停战协定签署后,志愿军抽调大批人、财、物力支援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1953年11月中朝两国签署经济与文化合作协定。

1958年9月中朝签订了1959—1962年长期贸易协定和中国向朝鲜提供两项贷款的协定。 三、60年代

1965年以前,朝鲜在努力保持中立的前提下,倾向于同中国保持更为密切的关系。 朝鲜在中苏关系恶化的过程中,一直主张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朝苏关系并没有因为中苏关系的破裂而破裂。

“文革”期间中朝关系出现紧张,处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低潮。 四、70年代

改善对华关系,结束两国关系的紧张状态。

朝鲜在处理朝中、朝苏关系时采取了更为平衡、巧妙的政策。 朝鲜在改善对华关系的同时,也积极维持和发展同苏联的关系。

在此期间的中朝关系中,中方表现积极,朝方相对冷淡。 五、80年代以后

80年代后,情况出现好转。中朝两党两国领导人经常互访。 中国不但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支持朝鲜,而且在外交上尽量配合和支持朝鲜。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朝加强了对国际事务的磋商与沟通。

中朝在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始终保持着较为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朝俄关系

2000年2月俄外长访朝,签署《友好睦邻合作条约》。5个月后,普京访朝,签署《联合宣言》。

政治上,俄希望在改变近年来在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影响力下降的状况。朝想得到俄的帮助和支持,以改变内政外交上的不利局面。 在经济方面,双方的考虑更多。

关于朝鲜南北统一问题 朝鲜统一方案

1、革命统一方案 金日成 最初提出

2、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方案。金日成19 60年首提联邦制 韩国方案

1、北进统一方案 李承晚 2、胜共统一方案 朴正熙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