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骞存睙鑻忕渷鍗椾含甯備腑鑰冨寲瀛﹁瘯鍗?瑙f瀽鐗?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骞存睙鑻忕渷鍗椾含甯備腑鑰冨寲瀛﹁瘯鍗?瑙f瀽鐗?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9f182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0

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6.【答案】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AC ABCD 点燃煤油,在

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煤油中含有碳元素。 【解析】

解:(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尼龙和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棉花和蚕丝属于天然纤维;

(3)通过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和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都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4)通过检验燃烧产物以验证煤油中含有碳元素,步骤:点燃煤油,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有二氧化碳生成,煤油中含有碳元素。 故答案为:

(1)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AC; (3)ABCD;

(4)点燃煤油,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二氧化碳生成,煤油中含有碳元素。

第13页,共20页

(1)根据六大营养素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分析; (3)根据解决白色污染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煤油和组成和燃烧产物的性质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

17.【答案】25.4% 34g D 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

于水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

解:(1)在20℃时,将20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3g氯化钾固体未溶解,所得溶液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g;

(2)t1℃时,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前者与后者的关系是无法确定,故选:D; (3)如图是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正确和错误操作,不能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的原因是: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造成液滴飞溅。 故答案为:(1)25.4%,34g; (2)D;

(3)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浓硫酸溶于水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失,造成液滴飞溅。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00%=25.4%;20℃时

第14页,共20页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NaHCO3 Ca(OH)

2 Na2CO3+2HCl=2NaCl+H2O+CO2↑ 2AgNO3+CaCl2=2AgCl↓+Ca(NO3)2

【解析】

解:(1)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J是NaHCO3,B是Ca(OH)2;

(2)E→F的反应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3)C与D的反应是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aCl2=2AgCl↓+Ca(NO3)2。 故答案为:(1)NaHCO3,Ca(OH)2; (2)Na2CO3+2HCl=2NaCl+H2O+CO2↑; (3)2AgNO3+CaCl2=2AgCl↓+Ca(NO3)2。

根据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和B物质类别相同,只有C、F、G、H、I由两种元素组成,B、C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C可用作干燥剂,所以C是氧化钙或氯化钙,J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所以J是碳酸氢钠,E和J分别与足量I反应的生成物相同,所以E是碳酸钠,I是盐酸,

第15页,共20页

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会与碳酸钠反应,A会转化成碳酸钠,所以B是氢氧化钙,A是氢氧化钠,碳酸钠会转化成G、H,G也会转化成H,所以G是二氧化碳,H是水,D会与C、F反应,所以D是硝酸银,C是氯化钙,F是氯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答案】温度 盐酸的浓度 1.8g

【解析】

解:

(1)只看a曲线说明反应为放热反应,因为压强先大后小,而对比a、b曲线,引起a曲线压强迅速增大的因素可能有温度,但更是盐酸浓度高,导致放热快,所以变化更明显。所以影响因素为:温度,盐酸的浓度。

(2)将1g含镁48%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元素)粉末在氧气中加热,至反应完全。

①设该合金中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y 2Mg+O2

2MgO

48 32 80 1g×48% x y

=

x=0.32g y=0.8g

②设生成的氧化铝的质量为z 4Al+3O2

2Al2O3 =

108 204 1g×(1-48%) z

=z≈1.0g

第16页,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