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国地理期末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大学中国地理期末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d4aad676a20029bd642d5c

析法4遥感分析法5自上而下区分与自下而上合并

自然区划的理论基础:1纬度地带性 2精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3三维地带性

三大自然特区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 行政区划的原则1政治原则2经济原则3民族原则4自然—生态原则

综合农业区划的理论与方法:

一 基础理论:1自然区划分异 2农业劳动区域分工3农业生态经济

二区划的方法:1定性分析分区法 2定量分区法

农村经济区划的原则和依据:1农村社会经济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相似性2资源潜力与经济结构的相似性3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的相似性4区位相关性与行政区界的相对完整性

基于实证的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原则:1中心城市原则2联系方向原则3腹地原则4可达性原则5过度界线原则

中国城市经济区划的实证分析方法:1城市中心性的确定2人流、物流、信息流联系及腹地分析3核心区腹地范围研究

经济区划的原则:1经济原则2生态原则3社会原则

土地退化的基本特征1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发展快 2类型组合的地域差异大3危害严重(1土地退化家具土地资源短缺,影响粮食安全2土地退化家具自然灾害,影响生态安全3土地退化影响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全4土地退化降低固碳能力,加剧气候暖干化

其中以青藏高原以东、阴山以南的二级阶梯区域,水土流失分布最为集中,也最为严重。

水土流失的成因与过程:1阶级状地势和多山的地貌,通过坡度,坡长、沟壑密度倾斜侵蚀面对水土流失产生作用 2不稳定的降雨3人为原因人口的增长快带来的土地开发压力大造成的滥砍、滥伐、

滥垦、滥牧、滥

过程1黄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2红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3紫色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4黑土丘陵水土流失过程5岩溶丘陵水土流失过程

水土流失的区域影响1造成土地生产力的降低和丧失,使农业可持续条件丧失2水土再分配使江河淤积、洪水泛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使经济损失、社会失稳 沙漠化的成因与类型:

成因1频繁的、超过临界气沙风的风力条件及其与干旱季节在时空分布的一致性,是沙漠化发生发展的动力条件。2以松散的沙质为主的地表组成物质,为沙漠化的发生提供了沙源,是沙漠化的物质基础3降水量的不足和不稳定,构成了区域生态的脆弱性。4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造成地表失去植被保护,产生风蚀破口,是加速风蚀沙化的诱导因素。

类型:沙丘前移、沙丘活化、古沙翻新、就地起沙4种。它们代表了干旱区沙漠边缘绿洲区域、半干旱沙地区和伏沙地区、沙黄土地区的沙漠化形成与过程。P293

沙漠化的区域影响:1在沙漠化土地分布地区,由于植被覆盖度稀少或丧失,沙化地表的发射能力加大,导致气候干旱。2沙漠化过程破坏了土地资源的支持系统,使得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衰退或丧失,直接危及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家中贫困程度,甚至出现生态移民3以风沙活动为标志的沙漠化,压埋、风蚀、填塞耕地、草地以及交通道路、房屋、水利和工矿设施等,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4在沙漠化地区,由于受强劲的西北气流和高空西风气流的控制,形成了沙尘天气和沙尘暴,给邻近的下风地区提供了沙尘源。

草地退化的现状:分轻度、中毒、重度、极度4级.。

草地退化的总趋势水西部大于东部。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以风

蚀沙化为主,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西部干旱区表现出荒漠化趋势

草地退化的成因:1气候暖干化过程引发草地退化2过度放牧和开垦土地加速草地退化3载畜量与波动降水的不匹配加剧草地退化的过程 4长期干旱、风蚀、水蚀、沙尘暴、鼠害加剧了草地退化

草地退化的过程1温带草地植被逆行演替过程 2风蚀沙化—草地退化过程 3水土流失—草地退化过程4虫鼠害—草地退化过程P301

草地退化的区域影响:1草地退化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畜牧业受损 2草地退化引起生态环境强烈恶化3草地退化导致草原学在频繁发生4草地退化使牧民收入减少和生存威胁的双重压力6草地退化导致生态资产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

土地盐渍化的现状:在中国,除滨海半湿润地区的 盐渍化土壤外,大致沿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一线以北的半干旱、干旱地区分布盐渍化土壤。可分为滨海、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等5个盐渍化集中分布区

区域土壤盐渍化的过程 1滨海海浸盐渍化过程区2东北草原—草甸盐渍化过程区 3黄淮海旱作—草甸盐渍化过程区4内蒙古高原草原盐渍化过程区5黄河中上游盐渍化过程区6甘新盐渍化过程区7青、新极端干旱盐渍化过程区8西藏高寒盐渍化过程区

土地盐渍化的成因: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蒸发大于降水2水文因素地下水位高、水质矿化度大3地形因素,低洼内涝、易于积盐4土壤因素,壤质与粉沙壤质土壤有助于土体毛细管的上升5沿海地区海潮的浸渍。(干旱缺水和蒸发强烈是最核心的自然驱动力)

人为因素:1不良的灌溉管理和灌溉技术2工程的不配套,妨碍了灌区径流排泄3排水不良,缺乏完善的排水系统不仅是造成内涝的原因,也是耕地发生盐渍化的重要原因4农业技术措施不当,其中不

合理的灌溉是最核心的人为驱动

盐渍化的区域影响:1土地盐渍化造成耕地和草地生产力的损失,主要影响北方和西部处在平原和相对低洼区域的经济2严重的盐渍化,使土地的利用率降低,荒地增多加剧了人地矛盾3土地盐渍化恶化土质并降低了生态环境安全4盐渍化土地与大风配合形成“白尘天气”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赤潮的时空分布特征1赤潮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 2发生频率呈明显南高北低的区域性特征 3东海和南海的赤潮现象发生次数高

赤潮危害表现在三方面:渔业受损、生态系统被破坏、危害人体健康

环境污染中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为:1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污染2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 3经济结构与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的概况,中国典型的煤烟型污染。。

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对植物的危害 3对材料的危害

水污染的危害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对农业、渔业的危害3对工业的影响

土地污染的危害1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2对农作物质量的影响 3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威胁的原因:1森林过伐 2森林火灾3森林病虫害4造林方式及人工林品种单一化5环境污染6战争7栖息地丧失和碎裂化

荒漠生物多样性的特点:1贫乏性2古老性3独特性

荒漠生物多样性所受的威胁:1掠夺式叫采和挖药使植物资源大量减少甚至濒危 2过度猎捕和破坏栖息地使不少动物濒危或灭绝3部分地区不合理的农垦,一方面使许多野生植物资源直接受到破坏,另一方面缩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促使它们数量减少,有些趋于

灭绝4近年来石油和其他矿藏大规模勘探和开采,以及道路与城镇的建设,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给野生动、植物构成威胁5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上中游用水过度,造成下游依赖河水补给的大面积天然林和人工林衰退以致枯死。

中国湿地在世界珍稀水禽保护中的意义:1中国水禽种类丰富2中国湿地是东半球水禽的主要越冬地3中国湿地是世界水禽的重要繁殖地4中国湿地是南北半球候鸟迁徙途径的重要“中转站”

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采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三种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 (1)提供食物来源; (2)为人类提供药物来源;

(3)为人类提供各种工业原料和能源;

(4)生物多样性保存了物种的遗传基因,为繁殖良种提供了遗传材料;

(5)生物多样性为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持水土,调节气候,促进重要营养元素的物质循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