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湘教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8e4d4f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86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这节课,我们将观察蜗牛的身体特征和蜗

牛的反应,大家在哪里找到的蜗牛?它们生活在什么地方?

(二)新课学习 1.认识蜗牛 (1)出示蜗牛。 (2)从整体到局部、按照一定顺序观察蜗牛的外形。(2)组内交流之后再全班交流。 (3)画一画:把蜗牛的样子画下来,并标注出蜗牛的身体外形结构及感官。

第三课 有趣的动物反应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能举例说出2—3种动物利用某种感官(眼、耳、

鼻、舌等)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进一步感受到多样的动物做出多样的反应。

2. 科学探究能观察、比较环境变化下,动物做出反应的情况,并进行如实描述,力求准确;发展利用不同方式获取动物反应的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动物反应资料的能力。3.科学态度、STSE细致观察,比较,乐于与同伴分享发现;能倾听、欣赏同伴对动物反应的发现;不断形成研究动物反应的兴趣,增进亲近、关注、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准备好的表现动物因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汇报资料,

可以是图片,可以是记录,可以是录制的小视频。

教师准备材料:多媒体播放设备,实物投影。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观察身边的动物,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感知环 境和产生反应的。

二)新课学习1.“动物的反应”交流会(1)交流小动物利用感官对

周围进行感知,做出反应的事例

(2)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的图片组织交流。例如:小鸡见到米时,会聚集啄米。敲鱼缸时,鱼会快速游动起来。当光线变弱时,小猫的瞳孔变大。当有陌生人靠近家门时,家里的小狗会大叫并驱赶陌生人。

(3)交流饲养小动物的经验(更接近自然、常态的条件下进行动物感知环境做出反应的研究)。

(4)可以根据学生的预先准备进行交流,也可以借助教材组织交流。例如:每过一段时间,要给小鱼换。

(5)关注自己饲养的小动物对哪些环境感到不适、发生了什么不良反应,对哪些环境很适应、产生了什么趋近、喜爱做出的行为,合理饲养。

2.了解动物的本领(1)依次出示教材P18蛇、鹰、马的图片。(2)想一想:这些动物都是通过什么感官感觉周围环境?(3)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本领吗?例如:变色龙能在不同环境下改变自己的肤色。乌贼在遇到危险时,会吐出墨汁。(4)小结:动物用眼、耳、鼻、舌等感觉周围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反应,其目的是好好生存下去。

第三单元 太阳和月亮

第一课 发光发热的太阳

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 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描述太阳对动植物和

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3. 科学探究 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获取太阳发光发热的证据;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梳理关于太阳发光发热的影响的认识。

4. 科学态度 初步培养学生用事实和证据说话的思维习惯。 4.STSE 太阳的发光发热对动植物和我们都意义重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有关太阳发光发热的图片、录像、小的冰块 学生准备: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太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二)新课学习 1.寻找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的证据 (1)提问:如何证明太阳带给我们光和热?

(2)生活经验的证据举例:太阳可见时,空中光线充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