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重点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土壤重点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047d12c850ad02de8041f8

第七章 土壤和固体废物 第一节 采样与制样

一、填空题

1.土壤混合样的采集方法主要有四种,即对角线法、棋盘式法、 和 。 答案:梅花点法 蛇形法

2.固体废物中水分测定时,取试样20~100 g 预先干燥的容器中,于 ℃干燥,恒重至两次重量测量差小于 g,然后计算水分。 答案:105 0.01

3.城市生活垃圾的采样频率宜每月 次,采样间隔时间应大于 d。 答案:2 10

4.底质样品脱水方法主要有 、 、 和 四种。 答案:自然风干 离心分离 真空冷冻干燥 无水硫酸钠

5.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对城市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由于其复杂性一般分两层采样监测,上层

cm可能是回填土或受人为影响大的部分,下层 cm为受人为影响相对较小部分。

答案:0~30 30~60

6.对土壤进行环境监测时,在正式采样前,一般需要进行 ,采集一定数量的样品分析测定,为制订监测方案提供依据:正式采样测试后,发现布设的样点没有满足总体设计需要。则要进行 。

答案:前期采样 补充采样

7.供-测定有机污染物的土壤或者底质样品,应该用 (材质)器具采样,采集的样品置于棕色、 (材质、容器)中,瓶口不要玷污,以保证磨口塞能塞紧。 答案:金属 (磨口)玻璃瓶

二、判断题

1.土壤采样的布点方法有简单随机法、分块随机法和系统随机法三种。( ) 答案:正确

2.采集区域环境背景土壤样品时,一般采集0~30 cm的表层土。( ) 答囊: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采集0~20 cm的表层土。

3.土壤样品风干室应具备如下条件:朝南(以方便阳光直射土壤样品),通风良好,整洁,无尘,无易挥发性化学物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应严防阳光直射土壤样品。

4.土壤样品的风干操作为:在风干室将士样放置于风干盘中,摊成2~3m的薄层,适时地压碎、翻动,拣出碎石、沙砾和植物残体。( ) 答案:正确

5.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不属于固体废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有容器包装的液态废物也属于固体废物。

6由对被采批工业废物非常熟悉的个人来采取样品时,可以置随机性于不顾,凭采样者的知识获得有效的样品。( ) 答案:正确

7.在~批废物以运送带形式连续排出的移动过程中,按一定的质量或时间间隔采样,采第一个份样时,必须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第一个份样的采集不可在第一间隔的起点开始,可在第一间隔内随机确定。 8工业固体废物样品采集时,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全部份样或将其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小样指的是由一批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份样或逐个进行粉碎和缩分后组成的样品。

9.工业固体废物采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应由受过专门培训、有经验的人员承担,采样时,应由两人以上在场进行操作。( ) 答案:正确

10.固体废物监测中,当样品含水率大于90%时,则将样品直接过滤,收集其全部滤出液,供分析用。(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当样品含水率大于91%时,则将样品直接过滤,收集其全部滤出液,供分析用。

11.城市生活垃圾采样时,应采集各类垃圾收集点的全部垃圾。(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大于3m3的设施(箱、坑)中,采用立体对角线法,在等距点(不少于3个)采等量垃圾,共100~200 kg;在小于3 m3的设施(箱、桶)中,每个设施采20 kg以上,最少采5个,共100~200 kg。

12.除了特殊的污染纠纷调查或污染事故调查外,一般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样点应尽量避开污染源,特别是工业污染源的影响。( ) 答案:正确 13.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不用挑除草根和石块等非土部分,以使分析结果更符合实际组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土壤样品加工过程中,应挑除非土部分,使分析结果更能代表土壤本身的组成。

14.底质监测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还包括工业废水排污河(沟)道的底部表层沉积物。(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底质监测不包括工厂废水沉积物及污水处理厂污泥的监测,但包括工业废水排污河(沟)道的底部表层沉积物。

15.底质采样点应尽量与水质采样点一致,并且通常位于水质采样点垂线的正下方。( ) 答案:正确

16.污染事故不可预料,接到举报后应立即组织采样。根据污染物及其对土壤的影响确定监

测项目,尤其是污染事故的特征污染物是监测的重点,事故土壤监测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 ) 答案:正确

17.土壤颜色可采用门塞尔比色卡比色,也可按土壤颜色三角表进行描述。(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区域环境背景土壤采样适宜的野外点是: 。( ) A.坡脚、洼地等具有从属景观特征地点 B.地形相对平坦、稳定、植被良好地点 C.城镇、住宅、道路及沟渠附近 答案:B

2.土壤背景采样点离铁路、公路至少 m以上。( ) A.50 B.100 C.200 D. 300 答案:D

3.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监测采样中,非机械干扰土样的柱状样采样深度一般 为 cm。( )

A.20 B.60 C.100 D.120 答案:c

4.测试项目需要新鲜土壤样品时,采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瓶容器盛装,并且 保存。( )

A.室温避光 B.在20℃以下 C.在4℃以下 答案:C

5.固体废物样品制样时,粒度大于筛孔尺寸、不能筛过的样品应该不多子总量的 %。( )

A.5 B.10 C.20 答案:A

6.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缩分时,将样品混匀后,采用二分法,每次减量一半,直至试验 分析用量的 倍为止。( ) A.2 B.5 C.10 D.20 答案:C

7.工业固体废物样品保存期一般为 ,易变质的不受此限制。( )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半年 D.一年 答案:A

8.每份工业固体废物样品的保存量至少应为试验和分析需用量的 倍。( ) A.2 B.3 C.5 D.10 答案:B

9.在进行固体废物浸出性毒性测试时,固液比一般为 。( ) A.1∶2 B.1∶5 C.1∶10 D.1∶20 答案:C

10.市区人D 50万以下的城市,对生活垃圾采样时,最少采样点数一般不少于 个。( )

A.5 B.8 C.10 D.16 答案:B

11.土壤样品全分解时,若采用酸分解,则必须使用 。( )

A.硝酸 B.高氯酸 C.氢氟酸 D.盐酸 答案:C

12.底质采样量通常不少于 kg。( ) A.1~2 B.4~5 C.8 D.10 答案:A 13.分析土壤中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时,采集的样品应储存在 ,且样品要 样品瓶。( )

A.透明玻璃瓶,装满 B.棕色玻璃瓶,不装满 C.透明玻璃瓶,不装满 D.棕色玻璃瓶,装满 答案:D

14.在对水质、土壤等样品中进行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时,一般使用正己烷、苯、醚、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等溶剂进行萃取,但 两种溶剂具有致癌性,为控制使用的溶剂。( ) A.正己烷,苯 B.苯,二氯甲烷

C.苯,乙酸乙酯 D.二氯甲烷,正己烷 答案:B

15.土壤监测误差可分为采样误差(sE)、制样误差(PE)和分析误差(AE)三类,通常情况下, 。( )

A.SE>PEAE C. SE>PE>AE D.都不是 答案:C

四、问答题

1.土壤背景值指的是什么? 答案:土壤背景值是指很少受人类活动影响和不受或未明显受现代工业污染与破坏时,土壤原来固有的化学组成的元素含量水平。 2.《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适用于全国土壤区域背景、农田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土壤环境评价和土壤污染事故等类型的监测。

3.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环境土壤监测的常规项目有哪些? 答案:常规项目包括基本项目和重点项目。基本项目有:pH和阳离子交换量;重点项目有:镉、铬、汞、砷、铅、铜、锌、镍、六六六和滴滴涕。

4.简述液体倾翻污染型事故中,土壤监测现场采样的要点。

答案:(1)污染物向低洼处流动的同时向深度方向渗透,并向两侧横向方向扩散,采样点不少于5个。(2)每个点分层采样,事故发点周围样品点较密,采样深度较深,离事故发生点相对远处样点较疏,采样深度较浅。(3)要设定2~3个背景对照点。(4)各点(层)取1 kg土样装入样品袋,有腐蚀性或要测定挥发性化合物时,改用广口瓶装样。含易分解有机物的待测定样品,采集后置于低温(冰箱)中,直至运送、移交到分析室。 5.简述工业固体废物采样记录一般应包括的内容。

答案:应记录工业固体废物的名称、来源、数量、性状、包装、贮存、处置、环境、编号、份样量、份样数、采样点、采样法、采样日期和采样人等。

6.对于堆存、运输中的固体废物和大池(坑、塘)中的液体工业废物,应如何确定采样位置? 答案:可按对角线形、梅花形、棋盘形或蛇形等点分布确定采样位置。 7.如何定义固体废物具有浸出性毒性?

答案:按规定的浸出程序,对固体废物进行浸出试验,浸出液中有一种或~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1996)所规定的阈值,则该废物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