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市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2d4ef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f1

2019年汕头市普通高中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理综生物部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与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正常成分,但摄入过多时也可导致疾病。 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组成的网架结构

C. 硅肺是由于硅尘破坏了吞噬细胞的溶酶体膜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疾病 D. 内质网是细胞内脂质合成的“车间”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胞器的功能 名称 双层膜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内质网 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光合作用的场所 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场所;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和发送;在 单层膜 细胞器 溶酶体 噬并杀死入侵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无膜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一般认为中心体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液泡内含有细胞液,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 液泡还可以使植物坚挺 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高尔基体 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详解】胆固醇是人体细胞的正常成分,但摄入过多时会在血管壁上形成沉淀,造成血管堵塞,危及生命,

A正确;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有关,B正确;硅肺是由于硅尘在肺部滞留,无法通过自身清除功能,最终导致肺功能受损的一种慢性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病,C错误;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D正确。故选C。

【点睛】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甲、乙两图是温度、pH对酶活性影响的数学模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乙两图中B代表的含义分别是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 B. 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 C. 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对酶活性的影响相同 D. 保存酶制品最好选择两图中B点对应的温度和pH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甲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B点对应的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为酶的最适温度;C点对应的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乙图中,A点对应的pH值过低,C点对应的pH均过高,均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B点对应的pH下,酶的活性最高,为酶的最适pH。

【详解】甲、乙两图中,在B点对应的温度和pH下,酶促反应速率最大,酶的活性最高,分别表示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A正确;甲图中A点对应的温度较低,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pH过低,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因此,甲、乙两图中A点对应的值对酶活性的影响不相同,B正确;甲、乙两图中C点对应的温度或pH均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C正确;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因此,保存酶制品最好在低温条件下保温,即甲图中的A点,D错误。故选D。 【点睛】分析两个曲线图,明确温度和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有关细胞的分化与凋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分化后的细胞可能会再进行细胞分裂 B. 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使细胞种类增多 C. 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 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 【答案】B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实质就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凋亡: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详解】人体内分化后的细胞可能会再进行细胞分裂,例如造血干细胞,A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错误;体内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正确;细胞凋亡过程中,与凋亡调控有关的基因的表达会增强,D正确。故选B。

【点睛】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的实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某二倍体生物经适宜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组数目增加一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染色体组加倍后,杂合子变成了纯合子 B. 染色体组加倍后,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C. 染色体组加倍后,形成了新物种 D. 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型发生了改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详解】如果该二倍体生物是杂合子,染色体组加倍后,仍是杂合子,A错误;染色体组加倍使生物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为可遗传变异,B正确;染色体组加倍后为四倍体,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为三倍体,三倍体不可育。说明,四倍体与二倍体存在生殖隔离,形成了新物种,C正确;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型发生了改变,例如二倍体生物的基因型为Aa,经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型变为AAaa,

D正确。故选A。

【点睛】识记染色体数目变异,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便可解答本题。 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决定的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大熊猫的最有效措施 C. 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D. 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

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的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就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②易地保护是将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详解】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关键因素,A正确;就地保护就是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有效的保护,B正确;池塘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C错误;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提供了食物条件和栖息空间,导致动物也出现垂直分层现象,D正确。故选C。 【点睛】理解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概念及其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H、h)和乙遗传病(基因T、t)患者,系谱图如下(已知Ⅰ-3无乙病基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 B. Ⅰ-2的基因型为HhXTXt;Ⅱ-5的基因型为HHXTY

C. 如果Ⅱ-5和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36

D. 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