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记叙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2017年上海市初三语文一模汇编(记叙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2fb74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2d

画画,女儿那张获奖作品《花儿灿烂》一直挂在她的床头。她喜欢背着画夹子和老伴去写生,当老伴端着相机四处拍照时,她就坐在山顶或大海边的礁石上一边在画布上涂抹颜料,一边和女儿喁喁私语。那一刻,她能听到风撩起发丝的低语,能感觉到海水漫过脚趾的轻柔。风吹动云朵,脚下的海浪层层推涌,她把眼前的美景描画给女儿。她相信女儿的眼睛一定在某一个地方注视着她,欣赏着她的画。

(8)每当吴老太手握画笔冥想远眺时,老伴就默默的坐下来,从不去打扰她。他知道吴老太又想起了那个暴雨肆虐的夜晚。

(9)那天傍晚下起暴雨时,她正给高三学生上课。老伴在单位忙一项实验。十一岁的女儿是在给她送伞的路上被车撞倒的。她和老伴赶到医院时,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她虽然哭的死去活来,还是忍住撕心裂肺的痛在捐献遗体的文件上签了字。她颤抖的手指救活了六个人,也让她感觉女儿还活在世上......

(10)女儿走后,她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她带出的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11)女儿活着的时候很爱美,经常摆弄她的长发,一会儿盘成发髻,一会儿编成花辫。还向爸爸夸耀:妈妈是我班同学的妈妈中最漂亮的!所以她不能邋遢,必须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得体,她要让女儿在天堂里也为她感到自豪。

(12)前些日子她牙痛,看完牙后,她问大夫:“我的前牙有点外凸,牙缝也越来越大什么原因哪?”大夫说:“岁数大了,牙龈开始萎缩,时间长了会改变咀嚼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她问:“有办法治吗?”牙医说:“可以用牙齿矫正器,俗话叫戴牙套。不过一般老年人不戴,她们不仅是怕花钱,是觉得老了不需要美了。”她说:“我做。”

(13)她带牙套不仅是为了美,还是为了健康。她要有一个好身体,她还有干一件大事。

(14)两个月以后,街坊们又有了新的话题——吴老太失踪了。吴家老头天天愁眉苦脸的自己遛弯。

(15)癞子妈兴奋的跺脚,拦住吴家老头打探,吴家老头说,去西藏了!

(16)癞子妈像打了鸡血到处爆料:嗨,吴老太又作疯呢!丢下老头不管,自己跑去西藏。唉,那老头真可怜啊!

(17)吴老太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没人看见。只记得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寂静的楼道突然变得异常热闹。吴老太夫妇被一群有头脸的人cùyōng________着走出楼门。阳光下,吴老太的脸平静如水。

(18)消息又从癞子妈嘴里传了出来:吴老太夫妇用一辈子的积蓄,在西藏捐建了一所小学。他俩这是去学校当志愿者,要走很长时间。前段时间吴老太是去西藏打前站,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这次回来是接老伴的。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7期(有删改)

19.在第(17)段的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cùyōng________

20.细读小说第(1)段,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是①;②;③。(3分)

21.在街坊眼里,吴老太是个怪人。你认为她怪吗?请根据内容填写下表。(8分) 街坊眼里吴老太的怪事 六十多岁还带牙套 (2) 退休后还学画画 (4) 你的理解 (1) 面对坎坷,乐观向上,让女儿放心。 (3) 把对女儿的爱,化为对更多孩子的大爱。 22.请简析第(9)(10)两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

23.小说意蕴丰富,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赞扬乐观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B.赞美蔑视世俗偏见、笑对困境的品质。 C.批判传统守旧思想,讽刺无聊的看客。 D.呼唤社会关爱老人,特别是失独老人。 19、簇拥

20、①开门见山,交代主人公 ②交代吴老太刚搬来不久,表明街坊对她并不熟悉,为大家对她有一种好奇心,觉得她怪提供了合理性,使情节更合理(为情节展开做铺垫)③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吴老太的几件“怪事”④直接进入矛盾冲突,制造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写出三点即可)(3分) 21、

街坊眼里吴老太的怪事 你的理解 用美的形象让女儿自豪,让自己健康,来做更多有益的事 失去独生女却不愁眉苦脸 用独特的方式与女儿交流(思念女儿) 用一辈子积蓄捐建西藏小学,并去当志愿者

22、运用插叙,补充交代了吴老太女儿去世的原因及她在女儿去世后忍痛含悲所做的善事,她用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女儿的爱,突出表现了吴老太作为教师的职业精神和作为母亲的坚强、善良、无私博大的胸怀,同时,使故事情节得以完整,也使吴老太的一些怪的行为得以解释,使情节更为合理。(6分) 23、D

崇明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1分)

多余的最后一句话

①那天我坐公交车去找朋友,车上人不多,但也没有空位子,有几个人还站着吊在拉手上晃来晃去。

②一个年轻人,干干瘦痩的,戴个眼镜,身旁有几个大包,一看就是刚从外地来的。他

靠在售票员旁边,手拿着一个地图在认真研究着,眼不时露出茫然的神情,估计是有点儿迷路了。

③他犹豫了半天,很不好意思地问售票员:“去颐和园应该在哪儿下车啊? ” ④售票员是个短头发的小姑娘,正剔着指甲缝呢。她抬头看了一眼外地小伙子说:“你坐错方向了,应该到对面往回坐。”

⑤要说这些话也没什么错,大不了小伙子下一站下车到马路对面坐回去吧。

⑥但是售票员可没说完,她说了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拿着地图都看不明白,还看个什么劲儿啊!”售票员姑娘眼皮都不抬。

⑦外地小伙儿可是个有涵养的人,他嘿嘿笑了一笑,把地图收起来,准备下一站下车换车去。

⑧旁边有个大爷可听不下去了,他对外地小伙子说:“你不用往回坐,再往前坐四站换904 也能到。”

⑨要是他说到这儿也就完了那还真不错,既帮助了别人,也挽回了北京人的形象。 ⑩可大爷哪能就这么打住呢,他一定要把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说完:“现在的年轻人哪,没一个有教养的!”

?我心想,大爷这话真是多余,车上年轻人好多呢,打击面太大了吧。

?可不,站在大爷旁边的一位小姐就忍不住了。“大爷,不能说年轻人都没教养吧,没教养的毕竟是少数嘛,您这么一说我们都成什么了!”这位小姐穿得挺时髦,两细带子吊个小背心,脸上化着鲜艳的浓妆,头发染成火红色。可您瞧人这话,不像没教养的人吧,跟大爷还“您”啊 “您”的。谁叫她也忍不住非要说那多余的最后一句话呢! ?“就像您这样上了年纪看着挺cí xiáng的,一肚子坏水儿的可多了呢!”

?没有人出来批评一下时髦的小姐是不正常的。可不,一个中年的大姐说了:“你这个女孩子怎么能这么跟老人讲话呢,要有点儿礼貌嘛,你对你父母也这么说吗? ”

?您瞧大姐批评得多好!把女孩子爹妈一抬出来,女孩子立刻就不吭声了。要说这会儿就这么结了也就算了,大家说到这儿也就完了,大家该干嘛干嘛去。可不要忘了,大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瞧你那样,估计你父母也管不了你。打扮得跟鸡似的!” ?后面的事大家就可想而知了,简单地说,出人命的可能都有。 ?这么吵着闹着,车可就到站了。

?车门一开,售票员小姑娘说:“都别吵了,该下的赶快下车吧,别把自己正事儿给耽误了。” 当然,她没忘了把最后一句多余的话给说出来:“要吵统统都给我下车吵去,不下去我车可不走了啊!烦不烦啊!”

?烦不烦?烦!不仅她烦,所有乘客都烦了!整个车厢这可叫炸了窝了,骂售票员的,骂外地小伙子的,骂时髦小姐的,骂中年大姐的,骂天气的,骂自个儿孩子的,真是人声鼎沸,甭提多热闹了!

?那个外地小伙子一直没有说话,估计他受不了了,他大叫一声:“大家都别吵了!都是我的错,我自个儿没看好地图,让大家跟着都生一肚子气!大家就算给我面子,都别吵了行吗? ” ?听到他这么说,当然车上的人都不好意思再吵,声音很快平息下来,少数人轻声嘀咕了两句也就不说话了。但你们不要忘了,外地小伙子的“多余的最后一句话”还没说呢。“早知道北京人都是这么一群不讲理的王八蛋,我还不如不来呢!”

?想知道事情最后的结果吗?

?我那天的事情没有办成,大伙儿先被带到公安局录了口供,然后到医院外科把头上的伤给处理了一下,我头上的伤是在混战中被售票员小姑娘用票匣子给砸的。

?你们可别认为我参与了他们打架,我是去劝架来着。我呼吁他们都冷静一点儿,有话好好说,没什么大事儿,没什么必要非打个头破血流。

?我多余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就是售票员说话不得体吗?你们就当她是个傻蛋,和她计较什么呢?!

18、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上了年纪看着挺cí xiáng( )的 19、对本文标题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4分) ..

A.点明了本文的主题。 C.评说了人物的语言。

21、结合第?段画线句,简要分析本文叙述者语言的特别之处。(6分)

22、下列理解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4分)

A.要真诚待人 B.说真话就伤人 C.要尊重他人 D.不要多管闲事 18、慈祥 19、(4分)A

20、(5分)这是她的肖像,由此可以看出,她打扮时髦妖艳,与其语言之间有明显反差,反衬出其缺少教养。(答题思路:依次认识了这是小姑娘的肖像,是怎样的肖像,是怎样的人)

21、(6分)这里的叙述语言,先指出大姐前面的话很有鸣不平之正气,言之有理,由此再指出最后一句话的多余,突出其画蛇添足,将情节向更高潮推进。这些语言以议论为主,对相关人物的表现作画龙点睛的评说,幽默风趣,有喜剧色彩和调侃意味,自然推进情节的展开,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无穷的回味。 22、(4分)C

虹口区(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20分)

最后一次蹲守

朱卫国

①公墓,秋叶纷纷,老梁身穿保洁工作服,挨着一辆垃圾车,一边观察着不多的扫墓 人,一边清理小径的落叶。时间过去一年了,他又在这里等她。

②今天,是她儿子十周岁的生日,儿子长眠在此,那么孤单,她一定会来。

③老梁赌她一定会来,一年前,就在此地,他和她近在咫尺,尽管她巧装打扮、谨慎小心,他还是认出了她,他应该一跃而上,结束多日的蹲守,但他却让一个女逃犯从眼前平静地离开了。

B.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20、第?段画线句让你对“这位小姐”有了怎样的认识?(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