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1021关于印发当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规划的通知(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02221021关于印发当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规划的通知(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66f1d484254b35eefd3468

当涂县人民政府文件

当政?2006?2号

关于印发《当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

《当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日

当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和省、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编制思路,结合当涂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基础条件

(一)“十五”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十五”以来,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克难攻坚,扎实苦干,提前两年完成“十五”计划目标,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1、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5%,2005年实现52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9.7%,总量完成87亿元,是“九五”期间的7.2倍;全县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7.9%, 2005年实现5.3亿元,是“九五”末的3.4倍。与此同时,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二、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44:24:32调整为2005年的32:39:29,以工业为主体的二产比重在三次产业中首次处于领先地位。

2、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县乡1100余家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入扫尾阶段,其中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基本结束;教育管理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农村税费等各项改革取

2

得阶段性成果,在全省率先免征农业税;农村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实施细则出台并开始实施;按照中央和省、市统一部署县直机构改革全面到位;全县25个乡镇304个村,除银塘镇和黄山乡6个村划归市区外,撤并为14个乡镇187个村。

3、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县城通过城市道路框架的拉开和当涂工业园区的创建发展,建成区面积由6平方公里扩展到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6万人增加到10万人;以环境卫生为主的创建工作和亮化、绿化、美化工程扎实推进,开通了城市公交车,使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博望、太白、丹阳、石桥、黄池、乌溪等一批中心镇、重点镇建设面貌都有了较大改观。

4、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水利建设:通过江堤国债工程建设、内河堤防达标加固以及涵闸、排涝站、当家塘、小型水库的新建改造,全县防洪抗旱标准有明显提高,农业生产旱涝保收能力进一步增强,江堤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交通建设:完成县、乡、村公路建设600公里;竣工通车的马芜高速穿越县境并设有两处互通出口;新建成的当高大桥打通了大公圩对外第3通道;当涂工业园区综合码头一期工程投入运营。电力建设:正在建设全国最高等级的500千伏变电站;龙山桥110千伏变电站、丹博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5座35千伏变电所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县通过二期农网改造和城网改造,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实现了同网同价。通讯等其它基础设施也有了大的改善。

5、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科技事业: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称号,被评为全国科技工作试点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3

教育事业:被命名为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地区;新发展民办教育机构17个,民办学校在校学生达4500人;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5.6万平方米,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高中阶段入学率由32%提高到61.3%,当涂一中被评为省级示范高中。卫生事业:被评为全省首座国家卫生县城;建成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区,启动县疾控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国债工程建设;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农民49.9 万人,参保率92.5%。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初步建立全县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计划生育:人口控制效果均在省、市下达指标范围内。人民武装有新的发展,民兵工作实现了“三落实”,成功组建预备役高炮营,被评为全省国防动员工作先进单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其它各项社会事业都有了新的进步 。

6、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由6595元提高到15553元,年均增长18.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552元提高到4235元,年均增长10.7%,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4.5亿元增加到32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 25平方米和28平方米。全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80%和21%,部分家庭拥有了私家车。

与此同时,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荣获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县等称号,多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二)自身蕴含着诸多的发展条件。

1、区位优势明显。我县西濒长江黄金水道、东邻南京市辖三个区县、南连芜湖、北接马鞍山,地处城市群中间,马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