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考题补充(形势与政策部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考题补充(形势与政策部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764aed102de2bd96058841

二、胡锦涛会见布朗,就中英关系提四点意见胡锦涛说,推动中英两国关系发展,一是要坚持从战略高度审视双边关系,在关乎二十一世纪世界长远发展的问题上加强中英双方沟通和协调;二是要把握双边关系大方向,充分发挥中英经济财金对话、双边关系互动小组、战略对话等机制的作用;三是要务实推动各领域合作,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和投资,力争实现双边贸易额二 0一0年达到六百亿美元的目标;四是要坚持以两国关系大局为重,尊重并妥善处理彼此核心关切。三、中法关系排除干扰继续前进胡锦涛指出,今年是中法建交 45周年。回顾中法关系 4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出许多重要而深刻的启示。第一,发展长期稳定友好的中法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应该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中法关系,牢牢把握中法关系发展的大方向。第二,中法两国社会制度、历史文化、经济水平不同,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双方应该遵循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在相互尊重核心利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分歧和敏感问题。第三,中法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加强沟通、扩大合作,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共同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事件五 中国与东盟关系

2009年8月15日,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和东盟签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中国 —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投资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 —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 —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这是一个惠及19亿人口、接近 6万亿美元 GDP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贸区。届时,中国与东盟双方 90%以上的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事件六 友好访问

一、胡锦涛访问亚非五国

2009年2月10日至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沙特阿拉伯、马里、塞内加尔、坦桑尼亚、毛里求斯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对亚非五国的访问达到了巩固友谊,深化合作,同迎挑战,共谋发展的目的,是一次友好合作之旅。(二)胡锦涛在达累斯萨拉姆各界欢迎大会上的演讲,阐述了新形势下发展中非关系的六条主张:第一,团结互助,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第二,增进互信,巩固中非传统友好政治基础。第三,互惠互利,提升中非经贸务实合作水平。第四,扩大交流,深化中非人文领域合作。第五,紧密配合,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协调。第六,加强协作,共同推进中非合作论坛建设。

二、温家宝访问朝鲜与中朝建交 60周年

(一)温家宝访问朝鲜 1、温家宝的访问受到热烈欢迎应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和朝鲜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2009年10月4日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国总理时隔18年后对朝鲜的正式访问。

2.金正日表示,实现半岛无核化是金日成主席的遗训,朝方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没有改变。通过朝美双边会谈,朝美之间的敌对关系必须转变为和平关系。朝方愿视朝美会谈情况,进行包括六方会谈在内的多边会谈。温家宝表示,中方愿与朝方及其他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二)中朝建交60周年

1 温家宝与金正日共同出席庆祝中朝建交60周年活动暨中朝友好年闭幕式 2 中朝两国领导人互致贺电庆祝建交 60周年三、胡锦涛访问意大利 2009年7月5日—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近十年来首次访问意大利。胡锦涛主席这次对意大利的国事访问是一次极为成功的访问。胡锦涛主席在同意大利领导人会谈、会见中,全面回顾了中意关系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总结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四点重要认识:第一,中意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深厚,两国没有根本利害冲突,也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为双边关系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二,双方始终相互理解和照顾彼此重大关切,搁置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差异,坚持平等相待、互尊互信。第三,双方始终坚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审视和处理两国关系;决定建立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双方全面合作注入强大动力。第四,两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近的看法,都致力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利益和合作领域不断扩大。胡锦涛主席就发展两国关系提出五点建议:一是加强高层交往,巩固中意友好。双方共同办好建交 40周年庆祝活动,搞好在意大利举办 “中国文化年”活动,加深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二是增强政治互信,照顾彼此重大关切。三是扩大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四是扩大人文交流,增进人民友谊。五是加强多边合作,促进世界和谐。

国际部分 (六大事件)

事件一 20国集团领导人三次金融峰会 ★★

一、第一次峰会情况(华盛顿峰会)

(一)会议概况。2008年11月14日——15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胡锦涛主席在峰会上发表了《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造成这场金融危机的原因是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不当和金融监管缺失。(二)胡锦涛《通力合作共度时艰》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1、胡锦涛强调,保持经济增长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基础。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努力营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应该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 2、提出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四项举措。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行为准则,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监管,增强金融市场及其产品透明度。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改革国际金融组织决策层产生机制,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尽快建立覆盖全球特别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改善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及时高效的危机应对救助机制,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切实履行职责能力。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增强流动性互助能力,加强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共同支撑国际货币体系稳定。(监管、改革、合作、改善) 3、指出国际社会在应对金融危机时,尤其要关注和尽量减少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第一,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持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第二,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第三,切

4、介绍中国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二、第二次峰会(伦敦峰会)

2009年4月1日至2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二次金融峰会在伦敦举行。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提出进一步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五项主张。 三、第三次峰会(匹兹堡峰会)

(一)会议概况。2009年9月24—2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匹兹堡举行全体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的重要讲话,再次在峰会上发出强有力的中国声音。匹兹堡峰会是在全球经济从危机走向复苏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加强宏观经济协调,保持政策导向一致性、时效性、前瞻性。(二)胡锦涛《全力促进增长推动平衡发展》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1 分析了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和首要任务。当前,我们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健康复苏,同时要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进程中实现世界经济全面持续平衡发展。 2 “坚定不移 ”。①坚定不移刺激经济增长。②坚定不移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③坚定不移推动

事件二 联合国系列峰会 ★

一、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

(一)会议概况。当地时间9月22日上午,联合国气候峰会在联合国总部大会厅开幕,开幕式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主持。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的最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均派代表出席。(二)胡锦涛发表的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指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应该也只能在发展过程中推进,应该也只能靠共同发展来解决。 1 2.指出应对气候变化,涉及全球共同利益,更关乎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利益和人民福祉。

3.提出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国际社会当前应当坚持四点要义。 ①履行各自责任是核心。②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③促进共同发展是基础。④确保资金技术是关键。

4.提出了中国的新节能减排计划。 ①加强节能、提高能效 ②发展可再生能源 ③增加森林碳汇 ④发展绿色经济。(三)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国际公认。中国一贯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主渠道地位,严格遵循 “巴厘路线图 ”授权;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同举并重。

二、第64届联大一般性辩论

(一)胡锦涛 9月23日出席第六十四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表了题为《同舟共济共创未来》的讲话。这是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在联大一般性辩论中亮相。

1 科学分析当前世界形势,强调国际社会应该继续携手并进,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包容理念,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 提出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的四点内容:①第一,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②第二,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③第三,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④第四,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 3 阐述中国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4 宣布为进一步帮助发展中国家,中国还将采取四项举措。第一,继续加强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的支持。第二,继续落实中国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提出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的举措。第三,继续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确定的各项援非举措。第四,继续参与和推动地区货币金融合作。 5

三、联合国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

联合国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峰会9月2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这是安理会有史以来首次专门就此问题举行峰会。胡锦涛发表的题为《共同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1 提出为缔造普遍安全的世界,要努力做到四点。①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增加各国安全感,促进发展,消除贫困,消除冲突和动荡根源。②充分尊重和照顾各国正当合理的安全关切,不把本国安全凌驾于别国安全之上,通过互利共赢实现普遍安全。③致力于建立相互理解和信赖的国家关系,化解分歧和猜疑,在平等基础上开展对话和合作。④坚持多边主义,巩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增强其公正性和合理性,使之在国际安全合作中发挥强大作用。 2 呼吁建立一个摆脱核战争威胁的安全世界,就此提出五项主张。①维护全球战略平衡和稳定,积极推进核裁军进程。②放弃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基础的核威慑政策,切实减少核武器威胁。③巩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防止核武器扩散。④充分尊重各国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积极开展国际合作。⑤大力加强核安全,切实减少核风险。 3 郑重重申中国的立场和主张。胡锦涛指出①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明确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②中国不参加任何形式的核军备竞赛,将继续把自身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将继续为推进国际核裁军进程作出努力。③中国愿继续为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发挥建设性作用。

强调同舟共济、互利共赢是时代对我们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

事件三 “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 ★

一、会晤概况

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 “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六月十六日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金砖四国 ”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42%,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量的 14.6%,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 12.8%,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 50%。二、胡锦涛《在“金砖四国 ”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1.胡锦涛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四国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该把握历史机 遇,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第一, 增强政治互信。第二,深化经济合作。第三,推进人文交流。第四,提倡经验互鉴。

2.胡锦涛强调,目前,世界经济正经历罕见的严峻挑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是 摆在我们四国和世界各国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着重进行以下努力。 ——致力于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致力于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致力于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致力于确保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事件四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

1、会议概况。 2009年6月15日——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2、会议成果。成员国元首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叶卡捷琳堡宣言》,发表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联合公报》。成员国元首还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批准《关于应对威胁本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事态的政治外交措施及机制条例》,各成员国代表签署《保障国际信息安全政府间合作协定》等文件,完善了上海合作组织的整体安全合作体系,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成员国共同打击 “三股势力 ”和跨国犯罪的决心和信心。 3、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

1)充分肯定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就,深入分析其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 ( (2)提出五项建议,指明了上海合作组织今后的发展方向。五项建议是: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强化安全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坚持对外开放。

(3)介绍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宣布中国将提供 100亿美元的信贷支持,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作出自己的努力。 4、6月18日胡锦涛在莫斯科接受俄罗斯主流媒体和港澳媒体采访时指出,上合组织之所以拥有强大的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成员国始终奉行“上海精神 ”,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强调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发展。上合组织在今后的发展进程中仍应继续坚持 “上海精神 ”。

事件五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一、会议概况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8年11月22日在秘鲁利马举行。这是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后,继在北京举行的亚欧首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后,又一次举行的大规模领袖级国际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美国总统布什等二十一个APEC成员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会议。本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由秘鲁总统加西亚主持。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亚太发展的新承诺 ”。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的讲话。二、会议成果会议发表了以本次会议主题“亚太发展的新承诺 ”为题的《利马宣言》及《关于全球经济的声明》三、胡锦涛在峰会上发表的题为《坚持开放合作寻求互利共赢》讲话的主要内容

1 提出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三点主张第一,为遏止不断恶化的金融危机,各国应该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完善信息沟通,尽可能互相提供帮助,采取一切必要的财政、货币手段,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稳定全球金融市场,积极促进经济增长,尽量减轻这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损害,避免发生全球性经济衰退。第二,国际社会应该认真总结这场金融危机的教训,在所有利益攸关方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把握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的方向,坚持全面性、均衡性、渐进性、实效性的原则,对国际金融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创造有利于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第三,从长远看,有必要切实改变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模式,解决好各自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2 就当前各方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提出5点主张。第一,凝聚共识,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健康发展。第二,承担责任,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第三,交流合作,合力抗击自然灾害。第四,规范引导,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第五,协调行动,确保世界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粮食问题和能源问题不仅事关各国经济和民生,也事关全球发展和安全。

事件六 朝鲜半岛局势

一、影响朝鲜半岛局势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朝鲜与韩国的关系,二是朝鲜核试验。这两个问题不仅关系到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也对大国关系和世界的局势产生不小的影响。二、朝鲜应对联合国安理会第1874号决议的措施

1 6月12日通过的第1874号决议,朝鲜发表声明,宣布将采取 3项措施应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3项措施是:新近提取的钚将全部实现武器化;开始进行浓缩铀作业;朝鲜将把美国及其追随者的封锁视为战争行为,并将采取坚决的军事对应措施。 2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7月27日发表谈话,重申朝鲜将不参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并认为还有其他对话方式可以解决当前的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