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6-2017学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ae438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5

试剂(K2HgI4的水溶液)中,检验Li2N水解产生的NH3,反应及测试结果如下所示:

i.Li3N+3H2O=NH3+3LiOH

ii.2HgI42﹣(无色)+NH3+3OH﹣=NH2Hg2OI↓(黄色)+7I﹣+2H2O.

放电时间/h 6 12 18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 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放电时间的增加,固氮量也依次增加.将上述现象补充完整. (5)测试电池的可逆性.实验证实电池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可充电.简要叙述测试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现象: 溶液由黄色变成无色 .

【分析】(1)N2的结构式为N≡N,三键的键长短,键能大,据此进行分析; (2)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计算得到;

(3)①由Li→Li3N,Li的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负极; ②Li为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

③固氮时,氮气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4)据题目中方程式进行分析; (5)据消耗氨气进行分析.

17.(12分)消除汽车尾气的NOx,能有效减少雾霾,改善环境.

(1)NOx能形成硝酸盐.大气中能氧化NO2的物质是 4NO2+O2+2H2O=4H++4NO3﹣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O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如下:

第21页(共27页)

①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增大 .

②汽车在冷启动(温度较低时启动)产生NOx的量比热启动(温度较高时启动)产生的量 小 (填“大”或“小”).

(3)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的催化转化器,去除NOx的原理如下: i.尾气中空气充足时,NOx被捕集吸收,如虚线上方所示.

ii.尾气中空气不足时,释放NOx,被烃类、CO还原,如虚线下方所示.

①i中,参与捕集吸收NOx的物质是 BaCO3 .

②ii中,Ba(NO3)2释放NO的化学方程式是 2Ba(NO3)22BaO+4NO↑+3O2↑ .

③ii中,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2NO (4)一种直接分解氮氧化物(如NO)的技术如图所示:

N2+2CO2 .

第22页(共27页)

①a极上发生的是 氧化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b极的电极反应式: 2NO+4e﹣=N2+2O2﹣ .

【分析】(1)大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氮和水、氧气反应生成硝酸;

(2)①根据能量变化图计算反应热,反应热=反应物的键能和﹣生成物的键能和,从反应热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根据生成物和反应物浓度变化确定平衡常数变化;

②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产生NOx的量大; (3)①从图示可知,i中,参与捕集吸收NOx的物质是BaCO3;

②ii中,Ba(NO3)2释放NO同时生成氧气、氧化钡,据此书写方程式; ③NO被CO还原,则CO被NO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据此写出反应方程式; (4)①得电子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②b极上NO得电子反应生成氮气.

18.(11分)以半水煤气﹣﹣“CO、H2、N2”的混合物为原料气,经下列过程合成NH3.

(1)过程Ⅰ,将CO转换为CO2.

已知:2CO(g)+O2(g)?2CO2(g)△H1=﹣566.0kJ/mol 2H2(g)+O2(g)?2H2O(l)△H2=﹣571.6kJ/mol H2O(l)?H2O(g)△H3=+44.0kJ/mol

第23页(共27页)

①CO与H2O(g)反应生成CO2、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O(g)+H2O(g)?CO2(g)+H2(g)△H=﹣41.2kJ/mol .

②同时提高CO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是 充入H2O(g) . (2)过程Ⅱ、用化学方程式说明K2CO3的作用 K2CO3+CO2+H2O=2KHCO3 . (3)过程Ⅲ,10.13MPa下,平衡时混合气中NH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

温度/℃ 360 400 460 百分含量(%) 35.1 25.4 15 若温度从460℃上升到600℃,重新达到平衡,判断下列表格中各物理量的变化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v正 v逆 N2转化率α (4)2016年我国某科研团队通过如下过程一步即获得氨合成气(N2、H2,=3)、液体燃料合成气(CO、H2,

=2),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①a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H2O+2e﹣═H2+O2﹣,O2+4e﹣═2O2﹣ .

②a侧氨合成气的平均生成速率约为14mL?cm﹣2?min﹣1(每分钟每平方厘米透氧膜产生合成气的体积),如图2所示.请在图2画出b侧液体燃料合成气的生成速率的曲线(在纵轴标出坐标).空气中N2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按4:1计. 【分析】(1)①2CO(g)+O2(g)?2CO2(g)△H1=﹣566.0kJ/mol①

第24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