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说明范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建筑设计说明范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9b78c0b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9

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概况

1.1区位条件:

建设基地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安庆市郊区党校地块,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距离 G50沪渝高速安庆大桥出入口约一公里。基地东临正在建设的东湖一品住宅小区,西临20米宽的裕庆 路及文采花园别墅区,南临40米宽的菱湖北路及广阔的大湖景观区,北面为景湖嘉苑住宅小区。该地 块距离安庆市各城区较近,公建配套完善,交通便捷。尤其南面正对约4.5平方公里的大湖风景区, 其 中水面2.107平方公里、陆地2.389平方公里。视野开阔 、环境十分优美,2011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定,安庆市大湖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地块用地面积为14652.96㎡,基地四界南至菱湖北路,西至裕庆路,东至规划道路,北至景湖嘉 苑小区。

1.2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要素条件

1、基地位于大湖风景区北岸,新老城区结合部,用地方正,地势大部分平坦,局部有1-2米的高差。 2、基地南侧大湖风景区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增强了基地周边的自然景观。

3、基地周边地块比较成熟,功能布局完善,办公、住宅、商业等公共设施配套完善。

二、设计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 50180-93)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06)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4.《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3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 (GB 50096-2011) 6.《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7.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其他相关的技术资料 8.相关的现状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技术规范

三.规划目标、原则、理念

3.1 规划目标

1、 设计集中体现“生态、智能、宜居”的规划指导思想,妥善规划建筑布局,合理配置相关建筑功能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2、 以相关规划条件为依据,结合本区域的环境条件,根据本项目的开发要求,协调住区内外部关系,确定小区功能布局、交通流线及环境设计。

3、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居住理念,顺应新世纪不断发展的居住要求,力争创造一个具有宜人环境、丰富文化内涵、鲜明个性的新时代和谐居住单元。

4、 以前瞻和创新的设计理念处理建筑环境和建筑形象,最大化的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让现代居住理念和居住生活不断更新和升华。

3.2 规划原则

3.2.1.整体性原则

用地位于安庆新老城区结合部,处在周边成熟密集居住区和政府办公区的核心位置,本项目规划设计必须充分体现城市的蓬勃发展趋势,又和周边的居住区和谐共生,为社区和整个城市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建筑功能由小部分的商业配套和居住两部分组成,居住用房由商品房和二十多套还建房组成。规划设计采取整体规划统一设计,使配套设施和各个类型的居住建筑形成有机和谐的整体,相得益彰。同时与周边社区形成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局面,共建和谐社区。体现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共生性。

3.2.2.适度超前,可持续发展原则

居住、商业各功能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不仅考虑目前市场发展的需要,还兼顾适度超前的规划理念,以突出规划及市场评估的预见性、先导性。

3.3.3.生态性原则

规划设计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宜人的原则,营造绿色生活环境,符合当今社会生态、绿色、低碳的主流价值观念。

3.3规划设计理念

人本---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兼顾城市特有的生活特点,强调居住的宜居性,和配套设施的便捷性。将“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渗透至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自然---从营造高效、生态的自然景观环境出发,尊重自然,合理改造、利用自然,通过空间的有效分隔与组合,充分利用外部的自然景观和塑造宜人的内部景观环境,力求创造出一个具有优雅环境、丰富文化内涵、社会效益显著和个性鲜明的花园式经典高尚居住空间。

文化---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底蕴,使之与现代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既体现当地文化的传承,又有现代开放的人文气息。

融合---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与商业、游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城市空间环境的融合。

科技---强调高科技在建设、管理和生活中的运用,以科技为向导,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合理规划,注重物业管理。

实际---适应土地开发与建设实际,面向住宅消费市场,正确把握超前性与操作性之间的关系。 安全---适度的人车分流,合理规划机动车停放场地,既消除人车混行的不安全因素,又避免由此造成的时段性消极空间,确保车行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加强物业管理,确保居住的安全性。

四、规划功能结构布局

4.1规划功能构成

结合与基地周边道路的关系以及周边建筑日照的影响合理布置各建筑功能。

考虑周边建筑日照影响,结合基地南侧的大湖风景区的天然景观资源,在基地南侧沿菱湖北路布置一栋26层至30层的居住建筑,在基地北侧布置一栋8层至11层的居住建筑建,该栋建筑与北侧的景湖嘉苑住宅小区之间保证大尺度的退让,保证了现有住宅有充分的日照及开阔的景观视线。沿西侧的裕庆路布置一栋两层的商业建筑,转角处的弧形处理与城市十字路口进行了妥善的呼应,小区的主要人行出入口与商业结合在一起,带动了商业的人流,商业建筑及两栋住宅建筑通过一定角度的偏转及错落,共同围合了一个中心组团景观核心区,同时让每户居民都能直接享受到南面大湖风景区的自然景观,真正达到了户户有景的高档居住品质。建筑风格为新古典风格,大气恢宏的线条处理结合细部的精心处理及屋顶飘逸的檐口,与南面的大湖风景区交相辉映,给该区域增添了更加华美的一抹亮色。

4.2规划结构布局理念

建筑空间系统化、功能组织整体化是整个住区布局的中心思想。针对住区地块的现状条件,规划设计从整个基地环境入手,将公建,住宅,绿地与周边积极城市要素进行合理整合,既使整个小区建筑功能布局合理、中心环境突出、交通线路流畅,同时又能为周边社区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

4.3规划要点:

1.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何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是此次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在住宅区设计中,合理设计优化户型,让尽可能多的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和朝向,是本次规划中的基本理念之一。

2.因地制宜,因景制宜—在设计中结合每幢住宅楼的绿化景观环境合理分配布置房型,采取“差异化”设计,每幢楼每种户型都独具特色,这样既满足住户的多样需求,又可以挖掘出该项目的最大潜力,体现出本地块的最大价值。

3.尊重城市景观—考虑到未来城市风貌要求,结合周边公建和住宅风格等,丰富城市肌理和天际线。

五、交通组织设计

5.1

出入口布置

在地块西侧的裕庆路上各设置一个小区车行和人行主出入口,地下车库主要出入口靠近小区车行出入口设置。在东侧的规划道路上设置一个小区消防出入口,在小区内部实现人车分流,提升小区内部交通安全性和合理性。小区内部形成消防回路。

5.2 道路布置

居住小区在交通组织上沿着住宅外围环通布置,内部步行通道结合绿化景观采取放射性布局,使人们漫步之余更能享受到优美的景观。

主要机动车道路宽6m,内部环通。宅前道路宽4m,转弯半径9~12m,尽端宅间道设有消防车回车场地。结合道路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地块内部主要步行流线在小区核心景观区进行分流,景观步行带发散至小区各栋建筑,减少与机动车道的交叉次数。绿化带内设1~2m宽人行景观步道,与栋建筑单体相连。

5.3 停车布置

5.3.1. 停车要求(1)机动车:商品房住宅≥1车位/户;商业建筑≥0.8车位/100㎡建筑面积。(2)非机动车:居住建筑≥2.5车位/户,商业用地≥7.5车位/ 100㎡建筑面积。

5.3.2.主要停车方式采用地下机动车库设计,车库范围位于住宅区地库。在裕庆路上置一个直通城市道路的地下车库出入口,减小了机动车对小区内部交通环境的影响。在小区内部设置另外一个地下车库出入口,满足地下车库的出入口要求。在地下组织可环通的交通网络,地下车库和住宅楼梯间联通,方便居民由地下车库直接入户。在入口及辅道一边设置适量地上停车位提供访客停车,基本实现车行人行互不干扰。

六、景观环境设计

6.1商业景观环境设计

配套商业和小区人行出入口结合在一起沿城市道路布置,通过统一的商业建筑立面,以及与住宅立面风格的结合,形成具有很强整体性的商业步行景观。

6.2住宅景观环境设计

在外部大环境上,住宅的布局充分利用了南面的大湖风景区的天然资源,让每户居民都能享受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住宅内部景观以 “中心景观公园”为设计主导,小区主要人行出入口正对着小区的中心景观区域,形成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小区内部景观环境。 通过中心景观的辐射,将各部分景观绿化空间有机的串联在一起,充分满足住户对居住环境景观绿化环境的需求。小区主入口、次入口景观组织上采用了轴线、对景、借景等多种手法。在绿化环境的考虑上,则是从多样性、生态性和层次性三方面出发。为了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小区绿地内,布置老年人健身活动广场,以及儿童游乐广场,并在其中布置林荫步道、绵延曲折坡地、竖向柱陈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辅以优美、别致的石砌步道、小品、雕塑等,同时还在庭园内布置

一些相对围合的绿化空间,真正做到“房在绿中,人在景中”,为居民提供安逸、舒适的户外空间,同时也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环境。两栋住宅底层局部采用架空处理,延伸了绿地的通透感。

七、竖向设计

建设用地地形相对平整,地块底标高定为 14.00m左右。场地标高与周边场地标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确保场地排水顺畅,住宅区道路坡度合理。

八、配套公建建筑设计

8.1配套商业:

在地块西侧沿裕庆路布置了一栋两层的独栋商业,小区的人行出入口位于商业的中间部分,正对小区的中心景观。

商业建筑在形体设计上,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进行三维设计,强调建筑形体组合关系。建筑色彩明快。建筑形体利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体量的对比,使整个建筑形体均衡稳重;圆弧体型与矩形体型相对比,使建筑形体变化丰富。设计中重点考虑了沿街商业与入口大门的整体性。建筑材料以干挂石材为主,辅以玻璃和金属面板,以体现现代商业建筑多元化的特点。建筑临城市十字路口作了重点弧形处理,对城市的界面进行了呼应,满足城市景观的要求。墙面预留大块面的广告位以适应商业的使用需求,烘托商业气氛。商业一层层高4.5米,二层层高4.2米。

九、住宅建筑设计

9.1商品住宅设计要点

房型设计理念:住宅户型设计中,根据当地生活习惯,从市场的角度出发,结合本地块的特点量身打造户型,部分户型在安庆市场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具体根据住宅场地位置不同而每幢建筑均采用差异化设计,房型内部增加特色空间,让尽可能多的住宅具有良好的景观和朝向。

?住宅设置家用中央空调设备平台和分体机外机机位,为业主提供空调设备的多样选择性。 ?部分房型设置独立式玄关,独立餐厅。 ?部分房型卫生间采用干湿分离式布置方式。

?住宅电梯采用担架电梯,宽大电梯轿厢利于紧急情况救援与疏散。

?边套卧室采用八角形观景飘窗,造型典雅大气。在保证节能的前提下,加大开窗面积,所有房间保证足够的窗地比。

?结合立面造型,预留空调外机位置。全部雨水管、空调冷凝管采用暗装设置。 ?住宅层高为2.9-3.15米。

?住宅配备有24小时安保管理、值班室、信报柜、配电间等。住宅底层都设有残疾人坡道。邻近中央生态绿地的

高层住宅底层架空,加强了中央生态绿地向组团的绿化渗透和可达性,以便住户利用和享受公共休憩空间。 ? 充分考虑住宅的信息化、智能化,每户预留互联网光纤接口,并设置电脑控制的自动监控系统,从住宅单元门起,直至室内火灾、煤气报警系统,这些组成一个网络由小区的物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三表出户计费系统通过户内表具上的传感器将信息传送至物业管理部门,代替机械的三表出户,亦可使用小区内的一卡通,实现多种功能。

9.2住宅立面设计:

本项目住宅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造型大气提炼,建筑细部丰富耐看,色彩沉稳,整体风格庄重大方。建筑立面强调竖向线条的划分,立面横三段与纵三段按照完美比例分割,充满韵律感,通过对建筑细部细致入微的雕琢和材质的对比及颜色的恰当控制和运用,营造出优雅统一又温馨浪漫的社区氛围。注重阳台和飘窗形式的处理,边套卧室采用八角形飘窗,极力创造典雅、怡人的居住形象,形成严谨、大方的氛围。通过简洁、沉稳的色彩和不同材料的运用,达到清新、稳健的视觉形象。材料搭配上,主体以大块面真石漆喷涂为主,底部干挂石材加以点缀修饰,使形象更加沉稳大气、高贵挺拔。

9.3生态住宅的设计技术

建筑绿色化,生态化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

——太阳能集热板的设置与建筑设计一体化,收集到的能源主要用于集中热水供应,春夏季可以基本满足各户需求。

——墙体的外保温体系做法为在防水层与砌块之间采用保温隔热措施。通过保温板、隔热玻璃的采用加强外墙保温,适应冬寒夏热的特点。

——降低建筑体型系数,减少住宅平面的凹凸,减少南向以外的凸窗、转角窗和大面积开窗,满足冬季保温要求,减少热损失,节约能源。

——住宅底层局部架空,可增加地面活动面积与绿化面积,减弱对风流的阻挡,利于形成群体环境的自然通风。

十、结构设计说明

10.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安庆市,由一栋独立商业、两栋中、高层住宅、一层地下车库等建筑组成。

10.2设计依据:

1、遵循的设计规范和规定:

(1)《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2)《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8)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年版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9)《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 2、自然条件:

基本风压:高度小于60m的高层建筑:0.40KN/㎡

高度大于等于60m的高层建筑:0.45KN/㎡

基本雪压:0.35KN/㎡

地震作用: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3、主要楼(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住宅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 2.0KN/㎡ 阳台 2.5KN/㎡ 消防疏散楼梯 3.5KN/㎡ 地下车库 4.0KN/㎡ 上人屋面 2.0KN/㎡ 不上人屋面 0.5KN/㎡ 设备用房 7.0KN/㎡ 商业 3.5KN/㎡ 办公 2.0KN/㎡

10.3结构设计说明:

1、结构安全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使用年限: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均为二级,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商业乙类)。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 2、上部结构体系:

(1)高层住宅:主楼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高层主楼间设置伸缩缝兼防震缝将结构分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多层商业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框架抗震等级三,剪力墙抗震等级三(建筑高度大于80m 二级)。

(2)地下车库拟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顶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底板、外墙及室外部分顶板采用密实抗渗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三级。

(3)地上建筑超长部分均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兼防震缝将结构分成独立的结构单元。 3、地基基础:

由于目前尚无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具体基础型式待本工程勘察工作完成后根据场地地质、水文状况及地区工程实践经验综合研究后确定。

10.4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C40, 2、钢筋采用三级钢,

3、砌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十一、市政公用设施设计

(一)

给排水燃气规划

1、设计依据

(1)《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2005)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9年版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7)各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 2、设计内容

基地内的生活给排水系统、雨水排水系统、室内外消防系统。 3、给水:

3.1.水源:本项目分别从基地旁的裕庆路及菱湖北路市政给水管网分别引入一条DN200进水管供本基地生活及消防用水,并在裕庆路进水管上旁通一路DN100给水管供商业用水。 3.2.用水量: 序 单使用 时变化最大日用水量 最大时用水用水名称 数量 用水定额 号 位时间h 系数 (m3/d) 量(m3/h) 1 住宅 736 人 250L/人.日 24 2.5 184 8.6 2 商业用房 1826.6 ㎡ 6L/㎡..日 8 1.5 109 1.7 3 浇洒绿化 902 ㎡ 2L/㎡.日 4 1 1.8 0.6 4 小计 294.8 10.9 5 未预见按10%计 29.5 1.1 6 合计 324.3 12 3.3供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