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班杜拉 自我效能理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111771f242336c1eb95e3e

表现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学习者的认知历程

图2 观察学习中相继的步骤 资料来源:Bell-Gredler,1986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为,影响观察学习的条件如下: 1.榜样是学习者的偶像。

2.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奖励或惩罚。

3.榜样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有相似之处。 4.学习者的模仿结果会获得(自己或他人)增强者。 5.模仿的行为可明确认定者。 6.模仿的行为是学习者能力所及者。

观察学习中的模仿绝非似机械般固定的反应,而是受到学习者的心理需求、认知能力等内在心理历程的不同,而衍生出四种不同的模仿方式:

(一)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直接模仿是一种最简单的模仿学习方式。人类生活中的基本社会技能,都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来的。诸如幼儿学习使用筷子吃饭与学习用笔写字时,都是经由直接模仿学习的。 (二)综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综合模仿是一种较复杂的模仿学习方式。学习者经模仿历程而学得的行为,未必直接得自榜样(model)一个人,而是综合多次所见而形成自己的行为。例如,某儿童先是观察到电工踩在高凳上修理电灯,後来又看到母亲踩在高凳上擦窗户,他就可能综合所见学到踩在高凳上取下放置书架顶层的故事书。

(三)象徵模仿(symbolic modeling):

象徵模仿是指学习者对榜样人物所模仿的,不是他的具体行为,而是其性格或其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如电影、电视、儿童故事中所描述的偶像型人物,他们在行为背後所隐示的勇敢、智慧、正义等性格,即旨在引起儿童的象徵模仿。

(四)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抽象模仿是指学习者观察学习所学到的是抽象的原则,而非具体行为。例如算术解题时,学生从教师对例题的讲解中,学到解题原则,即为抽象模仿。(张春兴,民85)

由上述各种不同的模仿方式看,可以想见的是,在同样社会情境下,不同学习者未必经观察学到同样的社会行为。这也是就是「电视暴力镜头对儿童是否有害?」的问题不能获致肯定答案的原因。因为暴力镜头只是情节的一部分,也只是表面动作,而镜头背後往往隐含著剧中人性格上的勇敢与正义。如果对观察的榜样效应,只限於表面直接模仿,而不能深入领会,暴力镜头自然是有害无益的。(张春兴,民85)

四、三元交互决定论

社会学习论本质上是一种行为理论,它试图解释社会情境中人的各种行为是如何起源的,以及控制某种行为是否表现出来、如何发生化的调节机制。它是在批判传统行为主义的机械论模式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为主义最初的研究模型取自巴弗洛夫的制约反射学说和桑代克的「情境—反应联结学说」。(高申春,民90)

巴弗洛夫的制约反射学说旨在阐明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性,但行为主义曲解了它。曲解後的制约反射学说和桑代克的「情境—反应联结学说」都强调环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而忽视有机体(人)的主体因素对行为的决定作用,使他们永远脱不了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困境,新行为主义亦是如此。(高申春,民90)

在基本上,班杜拉的学习理论是反对斯金纳的「环境决定论」的。班杜拉强调,仅只环境因素并不能决定人的学习行为,除了环境因素外,个人自己对环境中人、事、物的认识和看法,更是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在社会环境中,

环境因素、个人对环境的认知,以及个人行为三者,彼此交互影响,最後才确定学到的行为。人的行为不单是内在力量的驱使,人所学到的行为,也并非纯因行为表现後受到外在环境的控制。人受环境中其他人的影响,人也能影响环境中的其他人,因此提出「三元交互决定论」。(张春兴,民85)

三元交互决定论(Triadic Reciprocal Determinism)将环境因素、行为、个人的主体因素三者看成是相对独立、同时又交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的理论实体。其中,个人的主体因素包括行为主体的生理反应能力、认知能力等身心机能。所谓交互决定是指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二者之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如图3所示。 P B E

期望与价值观影响行为

种族、身高、性别等生理特徵与社会属性,引发不同的环境反应 差别的社会待遇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不受环境回馈影响之行为,改变个人印象 行为引发的环境事件

被引起的环境事件可改变活动的方向或强度

图3 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 资料来源:吴幸宜,民85

(一)「P B」

代表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影响和决定关系。人的信念、期待、意向、自我概念等认知因素往往强有力地支配并引导行为,即人怎么想就会怎么做。但人是理性的,他的理性能力不允许思维朝任意方向发展,而必须与世界维持同一,这就是通过行为及其结果的回馈作用实现的。因为行为总是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旨在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使之达到了主体的目标,表明其思维是合理的;如果行为未达此目标,则表明其思维未能把握对象存在方式的规律性而须调整和纠正。所以行为结果带有资讯价值。所以,

一方面思维决定行为,另一方面,行为及其结果反过来又影响并最终决定思维的内容与形式,二者之间具有双向的交互决定关系。(高申春,民90) (二)「E P」

代表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之间的双向交互作用关系。在环境与人之间,不仅环境决定人,而且人也决定环境。在社会情境中,这种双向决定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不仅人的信念、期待、情绪反应习惯、认知能力等的发展与变化,是示范作用、社会劝导等社会影响力的结果,而且人又以其生理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主体特徵引响到他的社会环境。比如,人们往往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年龄、性别、种族、身材特徵的人,或反过来说,个体的这些生理意义上的主体特徵由於文化、社会习俗等的作用,能够从与他交往的他人引发出不同的反应,从而在他采取某种行为之前预先地决定了他的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学研究更清楚地表明,个体的社会环境往往是其人格特徵的产物,如古板而盛气凌人的人,不管走到那里都不受欢迎而造成紧张的社会气氛,而幽默热情的人,即使在陌生的环境里,也常为欢声笑语所伴。社会角色作为个体的社会特徵,也以类似的方式决定了个体的社会环境,又通过个体感觉系统反过来影响、修饰著他对社会、他人和自己的看法,二者互为因果。(高申春,民90) (三)「B E」

代表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行为作为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仲介,是人用以改变环境,使之适合人的需要而达到生存的目的,并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关系的手段,因而它不仅受人的需要支配,同时也受到环境的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环境条件,就要求行为采取相应的方式,否则行为将与现实的环境条件不相关而无效。例如,面临A型肝炎病毒流行这一危险现实环境的人们,就要采取饭前、便後洗手并服用板兰根药液等预防行为;处於冰天雪地的北极圈内(如爱斯基摩人)的人们,形成了渔猎、狗拉雪橇的生活方式,并创造出不同的语汇来表达「雪」这一自然环境因素(Whorf,1956);在严重缺水的战场上,受伤士兵不得不饮用战友的尿液,如此等等,都表明现实的环境条件决定著人的行为方式。但是,环境并不是一个必然地以某种固定的方式来影响人的僵硬的实体,对人而言,它们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