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基因克隆的载体 - 质粒和噬菌体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2章 基因克隆的载体 - 质粒和噬菌体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20ccff700abb68a982fb23

形成包装启动复合物,因此cos区对包装是至关重要的。

包装时由一个蛋白因子将cos区切开,从而保证只有一个DNA 线状负责被保证在一起,每个宿主细胞可包装多达100个成熟的λ-DNA分子,包装对DNA本身的性质无关,但对其大小要求比较严格,它只能包装λ-DNA分子的75%-105%,也就是说可以包装36.4kb-50.9kb范围内的DNA,包装好了的λ-DNA便形成成熟的噬菌体颗粒。

(5)裂解 每个细胞内容纳了多达100个成熟的噬菌体,这时两种负责裂解宿主细胞的蛋白被合成,细菌细胞被裂解,成熟的噬菌体释放出去,又去感染另外的宿主细胞,直至大肠杆菌细胞全部被裂解。

图3-12 λ噬菌体的侵染循环

3)溶源状态的建立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除了可能裂解细胞外,也可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并不裂解细菌,这种情况的为溶源状态,整合重要由-DNA上的cI和int两基因的产物所激活,而这个基因的开放与关闭又取决于宿主细胞本身的性质。人们可以根据需要改变λ-DNA或宿主细胞的性质,使λ-DNA或处于溶菌状态,或处于溶菌状态。 (二) λ-DNA载体的构建

建立λ克隆载体前需要解决2个问题:

1) λDNA分子只能增加5%的大小,意味着只能插入3kb的DNA分子。 2) λ基因组非常大,对于每一种酶来讲都含有超过1个的识别序列,酶切后产生多个片段,连接不能形成λ基因组。 Ⅰ. 缩短长度

野生型λ-DNA包装的上限为50.5kb,本身长度为48.5kb,那么外源DNA片段允许插入的大小至多为2.4kb,这样才能被包装成有感染能力的噬菌体颗粒,如果将缩短便提高装载量。其实λ-DNA上约有40-50%的DNA片段是复制,裂解所不必需的,将之切除便可提高载量。

图3-13 λ-DNA的结构

Ⅱ.修饰酶切识别位点

天然的λ-DNA上有多个酶切位点,如:EcoRI 5个,HindIII 7个,这些多余的酶切位点必须被修饰。一般利用自然选择法获得限制性位点缺失的λ品系。自然选择法可以利用一个产生EcoRI的大肠杆菌,大部分侵入细胞的λ DNA分子会被限制性酶破坏,少部分能够成活,这些就是突变型的噬菌体,其EcoRI位点缺失了。

图3-16 通过自然选择法筛选无EcorI识别位点的λ-噬菌体

(三)λ-DNA作为载体的优点

1) λ-DNA可在体外包装成噬菌体颗粒,能高效感染大肠杆菌 2) λ-DNA作为载体,其装载外源DNA的能力为25kb,远远大于质粒的装载量

3) 重组λ-DNA的筛选较为方便

4) 重组λ-DNA分子的提取比质粒容易 二、柯斯质粒(粘性质粒,cosmid) (一)柯斯质粒的构建

λ-DNA载体的最大装载量为25kb,有的往往需要构建克隆更大的外源DNA

片段,柯斯质粒就是应这种需要而人工组建的。

柯斯质粒顾名思义就是含有λ-DNA两端cos区的质粒。由于λ-DNA包装时,其包装蛋白只识别粘性末端附近的一小段顺序,约1.5kb长。如果将这一小段DNA与质粒连在一起,则这个重组质粒就可装载更大的外源DNA片段,同时它仍可象λ-DNA一样,被包装成有感染活性的噬菌体颗粒,并高效感染大肠杆菌,与噬菌体DNA所不同的是,柯斯质粒不能在体内被包装,更不能裂解细胞,它的制备与质粒相同。进入细胞后,质粒上的复制子进行复制。

图3-17 Cos质粒pJB8

(二) 柯斯质粒的优越性:

1) 能象λ-DNA一样体外包装,并高效导入受体细胞

2) 可以装载比质粒或λ-DNA大得多的外源DNA片段,如cos区及附近顺序长为1.7 kb,质粒长为3.3kb,则该柯斯质粒最大可装载46.5kb的外源DNA 3) 由于携带质粒的选择标记,便于筛选

4) 由于质粒上的多种单一酶切位点,便于克隆。

图3-18 利用Cos质粒进行克隆

三、M13-DNA

(一) M13单链噬菌体的分子生物学

M13是一种线状、单链DNA噬菌体,总长6407bp。M13的侵染周期也很短,不需要插入寄主的基因。噬菌体首先吸附大肠杆菌的雄性鞭毛上,然后穿过鞭毛

内孔将DNA注入细菌体内。单链DNA利用宿主细胞的复制另一条链(负链),形成双链DNA(RFDNA),然后以负链为模板,滚筒式复制串联式上链分子,当拷贝数达到100-200时,负链上的基于产物干扰复制,使其停止,同时,由两条链上编码的蛋白基因表达,包装正链,并分泌至体外,宿主细胞不会发生裂解。细菌细胞每分裂一次,大约可以释放1000个新的病毒颗粒。

图3-19 M13噬菌体的侵染循环

(二) M13-DNA载体家族 1. M13mp载体家族

M13-DNA上几乎没有非必需区域,因而载体的构建主要是插入标记基因如,lacZ'、多克隆位点,消除多余的酶切位点。在M13上引入lacZ’基因,产生了M13mp1,这样就可以通过插入失活鉴定重组噬菌斑。

M13mp1载体不含有任何的单一切点的的识别序列,在基因的起始端,含有6碱基的序列GCATTC,是一个EcoRI位点,这是通过体外定点突变获得的,产生了M13mp2。M13mp2是最简单的M13克隆载体,具有EcoRI粘端的DNA片段可以插入克隆位点,在X-gal培养基上可以很容易的区别出来。 M13载体的构建的第二步是将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引入lacZ’基因,这一步是通过合成短的多聚核苷酸称为polylinker,含有一系列的限制性位点和EcoRI粘端,完成的。多聚接头插入到M13mp2的EcoRI位点上,就产生了M13m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