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棚户区货币化安置实施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xxx棚户区货币化安置实施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28445efd0a79563d1e72d4

实施方案 3.散热器和管材

连接集分水器与散热器的管材为5系列PPR管,垂直干管采用焊接钢管。散热器选用四柱760型散热器。

每户设采暖控制阀,为以后发展热计量做准备。散热器支管设自动温度调节阀,主干分支回水管设自动平衡阀。

室温控制装置:装置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得室内温度,并通过放大电路将信号传输到单片机上,实现对温度的检测。

电磁阀具有阀门开度可以调节的功能,从而可以实现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使阀门开度达到既定要求,来控制室内进水量,实现室内控制温度的要求。 7.5.6消防工程 1、安置小区内消防水源

消防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引进,给消防水池补水。泵房内设消防水池、消火栓水泵、自动喷洒水泵。

室外消火栓系统:15L/s;室内消火栓:20L/s;火灾延续时间:2h;自动喷淋灭火系统:30L/s,火灾延续时间:1h。消防时总用水量360m3 2、消火栓给水系统

本项目安置小区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减压式消火栓的供水方式。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布置成环状管网。消防竖管的布置保证同房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达到被保护范围的任何部位。在全楼的走道,楼梯等明显易于取用之处设置室内消火栓和消防卷盘。消火栓系统每根竖管最小流量15升/秒,每支水枪最小流量5升/秒。消火栓采用单栓单阀式,消火栓的栓口直径为65mm,水带长度25m,水枪喷嘴口径19mm。栓口距地1.1m,消火栓箱内设启动消防泵的按钮。消防卷盘的栓口直径为25mm,配备的胶带内径19mm,消防卷盘喷嘴口径6mm。在室外的适当位置,设有消防水泵接合器。

实施方案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 设计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的有关法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排出的污染物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本项目设计时要按照清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原则进行设计,采取一系列控制污染源的措施。项目按以下标准进行监测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二十二号国家主席令)

《建筑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8.2编制原则

1、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提高环保意识,强化环保措施,治理“三废”达标排放,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

2、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关于防止污染及其它公害的设计施工与主体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8.3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在建设期间,各项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且以粉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尤为突出。 (1)废气及扬尘

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大气污染物主要有粉尘和扬尘。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土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土方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建筑

实施方案 材料如砂砾、天然碎石等在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运输车辆往来将造成地面扬尘。施工垃圾在其堆放和清运过程中将会产生扬尘。 (2)废水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施工废水。生活污水主要源自施工人员平时的生活,包括食堂污水、粪便污水等。 (3)噪声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素,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设备如运输车辆等是强噪声的产生源。

可见现场施工机械噪声较高,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机械同时工作,各种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更高,辐射范围亦更大。 (4)固体废弃物

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主要有开挖土地产生的土方、建材损耗产生的垃圾;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包装袋、塑料袋及瓶罐等。 (5)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过程中会造成土地裸露,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现象。项目施工过程中开挖、移动土石方,损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设施,从而加重了水土流失。据有关资料,施工期土壤侵蚀量约是自然流失量的5倍,恢复期约为自然流失量的2.5倍。强降水季节,水土流失现象还将加剧。

在施工期间还将临时占用一部分土地,如施工材料的堆放、取土场及弃土临时堆放场等。这些临时占地的地表植被将被清除或破坏,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运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项目营运期的环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方案 (1)废水:管理室人员的生活污水。

(2)固废:管理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烂菜叶、废弃包装物等。

(3)噪声:人群活动噪声、小型车辆噪声等。 (4)废气:主要为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 8.4环境影响保护措施 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1)环境空气影响防治措施

项目施工期间,为减轻其对环境空气的影响,缩小污染影响范围,必须采取合理可行的控制措施,其主要措施有:

1)施工前必须制定和实施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的施工方案;

2)施工现场应实行封闭施工,外围应加设防护网罩。施工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8米的围栏或屏障,以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3)工地内应当设置相应的车辆冲洗设施。运输车辆不能携带泥土出工地,出入口通道两侧应当保持清洁;

4)合理安排施工现场,运输车辆装载不得超出车厢板高度,并采取遮盖、密闭措施确保沿途不抛洒、散落。并指定专人对附近的运输道路定期喷水,使其保持一定的湿度,防止道路扬尘;

5)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天然砂砾和级配碎石统一堆放; 6)合理安排工期,加快施工速度,减少施工时间;

7)当出现风速大于5级或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停止易造成扬尘的施工作业,并对堆放的砂石等建筑材料进行遮盖; (2)废水防治措施

在施工中废水量均不大,但如果不经处理或处理不当,同样会危害环境,因此施工期废水不应随意直排。施工期生活污水排入项目区排水边沟;施工废水应分类收集,建造集水池等水处理设施,按其不同的性质作相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