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施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道施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59feab856a561252d36fc5

潘广路(沪太路~蕰川路)道路新建工程河道施工方案

挖土工程须注意积水冰冻。

5、施工现场电气线路等均必须由专职电工负责,严禁使用裸线,电线辅设要防砸、防碾压、防止电线冻结在冻雪之中,遇大风雪前后都要及时对供电线路进行检查。 5.2雨季施工措施

1、结构部分 (1)模板

木模一定要进入库房,并作好防潮处理,放置时注意其受力情况以免跷曲变形。雨季施工中经过一次周转后的木模要进行严格的尺寸校核,如有变情况要按设计尺寸进行调整。

(2)材料场要选在地势较高或不积水的位置,对钢筋、袋装水泥要放在平台上,使距离地面30公分以上并作好苫盖。对于不能及时苫盖的钢筋如有浮锈要用砂纸打磨干净。雨后钢筋在安放过程中防止被污泥污染。水泥应注意做好防潮工作。

2、混凝土

㈠ 雨季施工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砂、石料的含水量,根据含水量的变化调整粗、细集料的数量和用水量。应比正常情况下增加含水量检测次数,以便正确的控制水灰比。在浇注大体积或大面积混凝土时,如遇大雨不能继续进行浇注时,应对已经浇注的混凝土做临时防雨措施如搭设临时防雨棚,不使雨水直接冲刷刚浇注的混凝土面,并在混凝土茬子处,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不见浮石子,同时根据该断面受力情况,应加足够的钢筋。

当短时阵雨时,在已浇注混凝土终凝前,雨停时继续浇注混凝土,要在接茬处先铺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砂浆1~2厘米,再浇注混凝土,要在接荐子处,将混凝土振捣密实,不见浮石子,同时根据该断面受情况,应加足够的钢筋。

当短时阵雨时,在已浇注混凝土终凝前,雨停时继续浇注混凝土,要在接茬处先铺与混凝土同强度的砂浆1~2厘米,再浇注混凝土。如雨戡期较长,超过终凝时间,应注意养护,待已浇注混凝土达到10Mpa以上时,先将茬子凿毛,然后铺1~2厘米与原混凝土强度相同的砂浆,可继续浇注。

㈡ 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必须设置防雨罩具及漏电保护装置,临建和堆物与高压线之间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免漏电伤人事故。

㈢ 雨后要及时排除和清理施工现场的积水、烂泥,以保证过往行人的方便与安全。

㈣ 进入雨季前,应对全体职工做好雨季施工安全注意事项的专题教育,尤其是要提醒施工人员雷雨天气不要在高压杆、大树等易遭雷击的物体下面避雨。

第六章: 施工技术措施

6.1施工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施工的保证。为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技术措施。

13

潘广路(沪太路~蕰川路)道路新建工程河道施工方案

(1)派一个具有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技术负责人,对工程进行整体把关。同时配备专职质量员,经常性检查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及质量标准交底工作,做好测量放样工作。

(2) 施工前,对使用的水准仪、经纬仪由法定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合格,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相关技术要求。

(3)所有观察、测量数据应在现场直接记入手簿,字迹清楚,严禁涂改,测量资料有二人互检后方可使用。做好水准点、定位桩的保护、校核工作,并将其标于平面图上,现场固定保护到竣工。

(4)在现场布置符合精度要求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根据轴线定位并复测水准点,并将定位桩、控制桩用砼固定,以防移动走位。放样图纸由技术负责人把关。

(5)健全各项工艺的班组自、互检,交接检工作及最后递交监理验收的质量管理制度,执行奖优罚劣制度。

(6)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组织主要施工人员优化讨论,从保证质量、工期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且有保证措施。

(7)由技术负责人、质量员组织施工主要人员学习施工规范,明确工程评定标准,使施工中每一个环节、每道工序在质量上得到预先控制,确保分项、分部工程的合格率。

(8)工程材料的采购、验收由质量员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土工织物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质保单、且按规范要求,原材料、试件抽样必须合格者才能使用。

(9)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按标准化管理要入库,放整齐,不混堆。防止污染和践踏,保证材料的使用质量。

(10)各工种在使用材料时,必须根据施工规范核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和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6.2降低工程成本措施

结合本工程特点,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劳动力、设备、材料的科学管理和使用,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正确理解图纸,做好工料分析,落实各项计划;合理指导施工,做到少返工、不返工。施工流程要合理,防止停工、误工。

(2)建立和健全成本分析制度,及时进行成本分析,加强材料、人工、机械的管理。

(3)合理安排施工,提高劳动效率和机械、材料利用率,增加周转次数。不费料,及时回收材料,合理堆放材料,减少搬运距离。

(4)根据施工进度,各种材料做到一步到位,减少二次搬运次数。

(5)学习新工艺、新技术,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成本。

(6)对进场材料和构件加强检查验收,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建立奖罚措施。

(7)分段作业,合理安排各作业段前后工艺以形成流水作业,保证前、后道工序施工及验收时间,不留工程隐患,确保整个工程如期完工。

(8)合理安排各工段劳动力及各道工艺流程,不使工艺脱节,施工作业区内均衡施工、不浪费劳动力。

(9)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14

潘广路(沪太路~蕰川路)道路新建工程河道施工方案

第七章: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验收合格。

为此,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推行标准化管理。 具体目标:

1、试验检测资料齐全、规范;

2、分部、分项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7.2质量管理方针

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持续改进、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 目标明确,确保工程质量。 7.3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7.3.1质量体系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者的质量管理体系,纵向上要有利于第一责任者的统一指挥和分级领导,横向上要有利于各个职能部门的分工合作,强调各级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把质量工作贯彻到每一工作当中。

2、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机构,配备与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专职质检人员,确保对所有影响质量的施工进行恰当而连续的控制,严格检查验收制度,并主动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的监督检查。 7.3.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 行政管理保证

1、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贯彻执行。要持续加强对职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创优意识、严格按有关标准规定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2、项目经理部将根据本项目的特性及组织机构的特点,施工机具的特点等因素,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按《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及施工详图、文件的要求,编制本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保证检查、验收的具体要求和办法的实施细则,该文件的适用性、可操作性要具体,成为本项目最根本的管理文件之一。

3、项目部配备年富力强、精明能干、富有质检经验、持有质检员上岗证书的专职质检员,各作业队将参照相同的原则配备兼职质量员。

4、建立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来自对材料的检测、质量检查、施工工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等信息进行反馈。抓信息流转环节,使信息的流转速度快、效率高。

5、对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复杂部位,将由项目经理部组织质量跟踪小组,对施工的全过程实行24小时跟踪管理,跟踪小组将按质量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要求,对每道工序进行把关。

6、加强对关键岗位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质量意识教育,使其充分了解施工组织措施的意图和要求,并严格按措施和规范进行作业。

7、质检部门在每周生产协调会上,对上周的质量、进度状况进行通报,每月做出质量、进度月报,对全部施工部位进行质量统计分析,评出工程质量优良率、合格率,找出施工质量的缺陷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8、按照“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进行质量管理活动。做

15

潘广路(沪太路~蕰川路)道路新建工程河道施工方案

到目标明确、现状清楚、对策具体、措施落实、及时检查和总结。

※ 规章制度保证

1、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实行“三工三查”制,任何分项工程都要进行工前技术交底,工中指导和工后总结评比,并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坚持施工过程中的“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五不施工”是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试验不合格不施工;建筑物未经复测不施工;隐蔽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不施工。“三不交接”是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质检人员验收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2、施工中严格执行各种技术管理制度,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图纸会审制”、“技术交底制”、“技术复审制”、“技术档案制”、“测量复测制”等,使技术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3、对每道工序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与“联检制”。“三检制“即施工班组自检,施工队(项目部)质检员复检,公司质检工程师终检。

“联检制”是在三检合格后,由项目部质检员将检验合格证呈交监理工程师,并在监理工程师指定的时间里,质检工程师、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一起,对申请验收的部位进行联检,经联检合格,监理工程师在验收合格证上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作业。

4、严格执行以质量岗位责任制、质量否决制、质量奖罚制和质量检验制为中心,以生产技术、计划、财务、劳动安全和物资管理为辅助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以全员的工作质量保证施工质量。

5、严格按国家执行的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对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

※ 施工计划保证

1、充分考虑劳动力、设备、材料与生产任务量相平衡,科学安排工程进度。 2、要连续、均衡生产,合理安排工序衔接。 ※ 施工技术保证

1、把好测量关:测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要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按照测量工作的程序和方法耐心细致的做好测量工作,确保测量工作准确无误。

2、把好材料关:对工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应进行抽样试验,试验合格,经现场监理工程师同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把好工艺关:土方填筑前,清基面必须经验收合格,土方填筑参数已经试验确定。填筑时,随时检查土料的含水量情况、土质、摊铺厚度、碾压遍数等。

5、把好质量检查关:充分发挥质量检查员作用,严格“三检制”,对质量不能达到合格要求的坚决予以返工。对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由业主、设计、监理联合进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按检测频率要求,做好砼试块,及时试压。

6、把好施工操作关:工程施工中,将各工作落实到人,使各工程之间 相互联接、相互监督,特别是土方填筑和砼浇筑每个环节均有专人负责。 7.4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框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