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水和溶液 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考化学实验过关专题 水和溶液 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68842bf7ec4afe05a1df11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反思交流】①晒盐;或制纯碱;或从海水中提取氯化镁制备镁(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②石油的分离;或分离液态空气,或蒸馏水的获得(答对一项即可,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过关检测

两年中考

1.(2012桂林市)保持温度不变,小心蒸发NaCl不饱和溶液(蒸发皿中始终有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

量分数(m%)与时间(t)的关系合理的是 ( )

A B C D

1.A 解析:保持温度不变,蒸发NaCl的不饱和溶液,随着溶剂量的减少,溶液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2011永州)如下图所示,图1是教材中水电解实验装置,图2是我市化学老师针对图l实验自创新装置。

图2的创新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先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向其中注入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液,以增强溶液的导电性,用注射器将电解液注满移液管并倒立在装置的两极,连接好导线,开启直流电源至16V,约4分钟,产生一定量的气体时,关闭电源,随即检验两极产生的气体。 请你结合上述图示和操作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5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需固体氧氧化钠 g。

(2)图2中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检验此气体的方法

41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是 。

(3)你认为图2的创新实验相对图l来说,所具备的优点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①实验时,手不用直接接触有腐蚀性的电解液 ②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 ③非常方便两极气体的检验

④所用实验器材都是用家里常见的物品改制而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20 (2)O2 用带火星的木条移到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移液管的尖嘴口上方,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3)B

解析:(1)溶质的质量等于溶液的质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因此氢氧化钠的质量=250g×8%=20g;(2)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玻璃管能收集到氧气,氧气一般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并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结合常规的实验及所提供的信息只要合理就是正确的答案,四个说法中只有使用注射针头作电极,两极距离近,反应快的说法不合理。

3.(2011武汉)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75 0 65 0 50 2.0 35 4.5 20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 3?? 升温 ②降温 ③加溶质M④加水 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 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3.(l)无法判断(2)②③⑥(3)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解析:(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降低到65℃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

(2)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八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

42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称量包括称量固体M和量取水.称取固体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m码盒)、药匙.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经计算需要95m1水,故用l00ml量筒.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漓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4.(2010上海)(1)科学家用通电的方法使水分解,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把水注入水电解装置甲中,接通直流电,可以观察到a管中的电极上 。

检验b管中产物的方法是 。 Ⅰ 用点燃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Ⅱ 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玻璃管尖嘴部分,慢慢打开活塞 Ⅲ 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尖嘴上方,慢慢打开活塞

(2)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如果将电解水产生 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

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4. (1)有气泡产生,稍过一段时间玻璃管中的水减少,玻璃管上方聚焦了无色气体I (2)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着这小水珠

解析:解水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跟据图中a、b管中的气体体积大刁可以确李a管是氢气,b管是氧气.所以a管电极处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稍过一段时间玻璃管内水减少,而玻璃管上方会聚集部分无色气体);(2)检验b管气体,即检验氧气的方法,所以选择I或II均可以;(2)因为点解产生的氢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乙中的无水硫酸铜会变蓝,d处导气管口的氢气会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而冷的烧杯底部会有小水珠出现.

5.(2011长沙)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43

学而思网校 www.xueersi.com

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

(1)根据上述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是 , 其中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2)根据第四组实验与前三组实验的比较,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5.(1)固体种类、溶质颗粒的大小、温度、溶剂种类、溶剂质量 溶质颗粒的大小、溶剂质量 (2)温度升高溶解速率加快

解析:据题给数据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是物质溶解性强弱的影响因素,据题中所给数据可知,他们研究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固体种类、温度、溶剂种类、溶剂质量,由于实验数据中涉及了块状和粉状的蔗糖,因此该实验还研究溶质的颗粒大小对溶解性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不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溶剂质量和溶质的颗粒大小。第四组与前三组相比,最大的不同是温度,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蔗糖会加速溶解,由此可见,温度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 。

一年模拟

6.(2012保定模拟)为了测定水的组成选用下列装置回答问题:(氢气用盐酸和锌制得)

(1)为准确测定水的组成,为防止杂质干扰,正确的连接顺序为:己→ →丙; (2)乙装置的作用是 。

(3)若测得丁装置中样品在实验前后减少6.4克,乙装置中药品增加了7.2克,丙装置增加了3.6克,根据此可求出水中H、O质量比为(只写计算式) 。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