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名师教学设计(共9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松鼠名师教学设计(共9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912297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50

博物学家、作家布丰一起,进入松鼠的 世界,去看看这个可爱的小动物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注生字词,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此环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用ppt检查学生的学习)(展示字词幻灯片) 2、用圈点批注法,做阅读提要,教师巡回释疑。 3、小组擂台赛(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问题:请同学们概括文中松鼠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并解释这三个词是什么意思,分别就松鼠的哪一方面来说的?(漂亮是好看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外形来说的;驯良是和顺善良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习性来说的;乖巧是言行符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的意思,它是就松鼠的性格来说的)。

(教师板书:漂亮 驯良 乖巧) 三、小组合作探究:

1、精读课文,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划分层次。

(此环节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成果进行明确。) (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第二段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三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四、五、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1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2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3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4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5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作者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第六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教师总结板书:[总说松鼠的特征(1)——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2—5)——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6)。]

2、结合课文内容,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

(学生讨论展示,教师总结:课文第1段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按照介绍漂亮、驯良、乖巧是从外表到内部的说明顺序,第(2-5)段与第六段是由主到次的顺序,第五段介绍松鼠搭窝是时间顺序。 可见,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是由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决定的。

(这一环节充分运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及写法的理解)

四、阅读感悟,拓展提升。

1、同学们, 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自己 喜欢的动物呢?(学生自己谈体会,教师作归纳总结。) 1、鲜明的事物特征。 2、合理清晰的结构;

3)根据实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4)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5)准确、生动的语言。(4、5两点,我们下一节课学习。)

2、 请学生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的生存危机。为了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你想说点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请学生观察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用各种方式记录下自己的观

察,然后用二三百字生动准确地写出它讨人喜欢的体态和动作以及生活习惯等。 六、板书设计

篇六:10《松鼠》教案设计 10* 松 鼠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松鼠》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与理解。因此,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交流资料、默读自学,从课文准确的说明、生动的描写中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行动特点,感受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练笔拓展等方式,学习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手法。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松鼠的文字、图片或录像等资料。(2)搜集作者的资料。(3)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2)查阅有关松鼠的资料、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1.导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动物。(课件出示:身上穿着灰皮袄,玲珑面孔体态娇。尾巴作伞树下跳,松树林中乐逍遥。)这是什么动物?(生:松鼠。)松鼠的外形小巧玲珑,动作敏捷,蹦蹦跳跳别提有多可爱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布封,学习他是怎样介绍松鼠的可爱之处的。

2.简介作者布封。(出示课件)

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自然史》的文学价值很高,其中关于动物活动形态的描绘尤其富于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一幅幅动物的肖像。在布封的笔下,小松鼠善良可爱,大象温和憨厚,鸽子夫妇相亲相爱??它们具有人类的一切美好品质。可以说,《自然史》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有很强的人文性。1777年,法国政府还在御花园里给布封立了一座铜像,底座上用拉丁文写着:“献给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这位伟大的天才是怎样用形象的语言勾画出松鼠的一幅幅画面的呢?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趣味谜语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者的资料介绍更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导航。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意思。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会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2.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并汇报学习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学习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

该设计让学生朗读课文,自主合作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习惯,又为下文自主阅读作好准备。 三、细读文本,了解松鼠

1.组织学生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提问题,选出有价值的问题全班探讨。

2.师生合作,答疑解难。

(1)课文中告诉我们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文章开头一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概括了松鼠的特征。引起下文,是全文的中心句。)

(2)哪些词语或句子让你感受到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用“____”画出松鼠漂亮的外形,用“ ”画出松鼠驯良的性格,用“ ”画出松鼠乖巧的行为。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并做好批注。 (4)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小组交流:作者是怎样写松鼠的乖巧的? ①“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什么意思?从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中,你体会到松鼠是一种什么样的小动物? (点拨:“横渡”是指从河等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②“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画出表现松鼠反应灵敏的动词。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这些动词是怎样表现松鼠乖巧的特点的。 (点拨:“跑”“躲”“逃”表现松鼠对于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天性,由此表现它的“乖巧”。) (5)了解松鼠搭窝。

①口述搭窝过程: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样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

②师生共议:松鼠搭窝的方法表现了松鼠怎样的特点?

3.小组合作总结: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松鼠的? 4.体会松鼠的内在美。

师:你从松鼠吃、住、活动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还能感受到松鼠的哪些优秀品质? (点拨:从松鼠储存食物、寻找食物的经过,可以感受到松鼠的聪明可爱;从选址、搭窝、居住及窝口特点等方面可以感受到松鼠的伶俐勤快;从“光光溜溜”“干干净净”两个词中可以感受到松鼠喜欢洁净。)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围绕中心句进行自主阅读,通过画一画描写松鼠可爱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文中感悟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松鼠的乖巧写得生动、具体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遣词造句的能力。 四、感悟写法,练笔拓展

1.启发思考:学习了课文,你认为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本文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读了课文后,活泼可爱的小松鼠仿佛就在眼前。) 2.同桌讨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介绍小动物呢?

(准确、生动的语言;合理清晰的结构;鲜明的事物特征。) 3.朗读并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过渡:布封笔下的小松鼠多可爱啊!可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松鼠也有很多天敌,像猫头鹰、苍鹰都会以它们为食。今天,我们熟悉了这样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同时也知道了它们所面临的危险,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少儿频道有一则广告描述了一个小朋友把装在笼子里的小松鼠放回大自然,广告词就一句话:“小松鼠,回家吧!”从这则广告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总结:布封塑造可爱的小松鼠的形象时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使说明文的语言具有感染力,我们也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写一篇习作吧!

师:最后,请同学们谨记:保护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设计意图:让学生写观察日记,能提高学生细致观察、勤于动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习作中把自己的认识提升到一定的高度。积累写作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写作水平。联系少儿 频道的广告,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关爱动物的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文艺性说明文的写法,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描写松鼠活动的句子,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读文,深入了解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行动特点等,感受作者对小松鼠的喜爱之情。

2.教学中,关注了课文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的方式了解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准确、形象而生动地写出小松鼠的特点。同时,教学中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学习运用拟人、比喻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身边熟悉的动物。 3.自主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力量。 篇七:松鼠教案 《松鼠》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11个生字词。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习性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二,教学重难点

如何阅读说明文,说明文有哪些说明方法,不同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时有哪些特点和效果,掌握和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 三, 教学准备

1、 事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提前预 习课文。

2、教师制作关于松鼠形态、生活习性及文中重点语句的课件。 四, 课时安排:2课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 猜一猜 看一看 3分钟

导入:猜谜语:会跑也会跳,身子很灵巧,穿着灰皮袄, 树上走来树上跑,还在树上睡大觉。

很好,同学们很聪明。它就是调皮可爱,人见人爱的松鼠。请看大屏幕!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位新朋友——松鼠。板书课题并播放幻灯片图片。在播放图片的过程中,可让同学们简短的谈下感受。 查一查 2分钟 师:同学们,大家喜不喜欢小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