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7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9d1c7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23

F=mgsinθ+t2 (0≤t<)

【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应用,解题时一定要注意明确整体法与隔离法的正确应用,同时注意分析运动过程,明确运动学公式的选择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选修3-3](12分)

15.(4分)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B.液体温度越高,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

C.在液体中的悬浮颗粒只要大于某一尺寸,都会发生布朗运动 D.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E.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它的撞击作用不平衡所引起的 【分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无规则撞击引起的;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烈.

【解答】解:A、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液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激烈,液体中悬浮微粒的布朗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悬浮颗粒越大,惯性越大,碰撞时受到冲力越平衡,所以大颗粒不做布朗运动,故C错误。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E、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颗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故E正确。 故选:ABE。

【点评】对于布朗运动,要理解并掌握布朗运动形成的原因,知道布朗运动既不是颗粒分子的运动,也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第21页(共24页)

16.(8分)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ABCD的A端封闭,D端与大气相通.用水银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U形管的AB一侧,并将两端向下竖直放置,如图所示.此时AB侧的气体柱长度l1=25cm.管中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h1=5cm.现将U形管缓慢旋转180°,使A、D两端在上,在转动过程中没有水银漏出.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求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

【分析】对封闭气体研究,已知初状态的体积、压强,结合玻意耳定律,通过体积变化导致压强变化求出旋转后,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

【解答】解:对封闭气体研究,初状态时,压强为:p1=p0+h1=76+5cmHg=81cmHg,体积为:V1=l1s,

设旋转后,气体长度增大△x,则高度差变为(5﹣2△x)cm,此时气体的压强为:p2=p0﹣(5﹣2△x)=(71+2△x)cmHg,体积为:V2=(25+△x)s,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即:(81×25)=(71+2△x)(25+△x) 解得:△x=2cm,

根据几何关系知,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为:△h=5﹣2△x=1cm. 答:AB、CD两侧的水银面高度差为1cm.

【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定律的基本运用,注意在这一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结合气体长度的变化得出压强的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进行求解,难度中等.

[选修3-4](12分)

17.如图,空气中有两块材质不同、上下表面平行的透明玻璃板平行放置;一细光束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θ(0<θ<90°)入射到第一块玻璃板的上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

第22页(共24页)

B.在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没有出射光

C.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 D.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 E.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线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右侧

【分析】根据光在玻璃板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结合光的可逆原理分析是否一定有出射光线,以及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

【解答】解:A、光线从第一块玻璃板中的上表面射入,在第一块玻璃板中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可知,光在第一块玻璃板下表面一定有出射光,同理,在第二个玻璃板下表面也一定有出射光,故A正确,B错误。

C、因为光在玻璃板中的上表面的折射角和下表面的入射角相等,根据光的可逆原理知,从下表面出射光的折射角和开始在上表面的入射角相等,即两光线平行,所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方向一定与入射光方向平行,故C正确。 D、根据光线在玻璃板中发生偏折,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可知第二块玻璃板下表面的出射光一定在入射光延长线的左侧,故D正确,E错误。 故选:AC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知道光从空气进入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注意光线从空气进入平行玻璃板,一定能够从下表面射出,且出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平行.

18.从两个波源发出的两列振幅相同、频率均为5Hz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负方向传播,在某一时刻到达A、B点,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两列波的波速均为10m/s.求

(i)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

(ii)再经过半个周期后,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

第23页(共24页)

【分析】(i)根据频率求出周期,结合波形求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 (ii)根据路程差与波长的关系确定合振动振幅极大和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 【解答】解:(i)该波的周期为 T===0.2s

由图知,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t==0.05s (ii)该波的波长为 λ=vT=10×0.2m=2m

根据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可知,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的质点的x坐标为:1m、2m、3m、4m、5m.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为1.5m、2.5m、3.5m、4.5m.

答:(i)质点P、O开始振动的时刻之差为0.05s.

(ii)两列波在x=1m和x=5m之间引起的合振动振幅极大的质点的x坐标为:1m、2m、3m、4m、5m.合振动振幅极小的质点的x坐标为1.5m、2.5m、3.5m、4.5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波的叠加原理,知道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加强,当波峰与波谷相遇时振动减弱.

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