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考试专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19最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2 第24讲 宋明理学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学案 人民版(考试专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a5868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24

A.本质是善 C.非善非恶

B.本质为恶 D.本善习远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点“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继承并坚持孟子的性善论思想,还将人性高扬为宇宙的本体——天道(天理),认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项不是新认识;B、C两项表述不符合理学家的思想主张。]

[名师点拨] 传统文化的传承一直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热点。立足家国情怀,加强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考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这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突出特点。在试题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

◎高考仿真演练——明趋向

1.中国古代礼俗,官员遭父母丧应弃官家居,称“丁忧”。明清两代对官员“丁忧”之制执行非常严格,如果一个官员因为贪恋手中权力,父母死了隐匿不报,一旦被告发立刻削职为民,而且在士人阶层中成为人所不齿的败类。这一现象表明( ) 【导学号:62160128】

A.西周形成的礼乐制度影响深远 B.古代法制深受儒家伦理纲常的影响 C.历代王朝都以孝廉为选官标准 D.明清时期道德与法律开始融为一体

B [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儒家伦理纲常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官员“丁忧”符合儒家伦理纲常,古代法制也深受其影响,故B项正确。]

2.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李贽则认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下列对上述两位思想家主张的解读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 B.两者都否定“天理”的存在 C.两者都反思了当时的正统思想 D.两者都挑战权威、反对孔子

C [近代思想启蒙主要表现为反专制求民主,反愚昧求科学,由此可知王阳明的主张还不具有思想启蒙的时代价值,故A项错误;王阳明认为天理就是本心,没有否定“天理”的存在,故B项错误;王阳明强调的是“学贵得之心”,李贽强调的是“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两者都是对当时正统思想的反思,故C项正确;王阳明和李贽的主张都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反对孔子,故D项错误。]

3.有研究表明:从11世纪开始到清末,最重要的经典就是“四书”,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权

13

威是孔孟。从周孔到孔孟,从“五经”到“四书”,是中国文化、典籍和精神权威的一次重大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上升 B.四书是孟子思想的集大成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

C [题干材料“从周孔到孔孟,从‘五经’到‘四书’……重大变化”反映的是孟子地位的变化,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上升是这一变化的实质而非原因,故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程朱理学在形成中重新评估了孟子在儒家学统中的贡献,随着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孟子地位得到极大提升,故C项正确;南宋朱熹把四书作为儒家经典,并对之加以注解写成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对孟子地位上升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4.《钱氏家训》有言:“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上述内容( ) A.渗透家国一体的伦理传统 B.体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C.彰显学优则仕的理想追求 D.蕴含儒家学说的思想精华

D [家训中“蓄道德则福报厚”“信交朋友,惠普乡邻”“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这些言论蕴含着儒家重视道德、重义轻利、诚信和善等理念,故D项正确。] 5.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去人欲”的深刻影响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B [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体现出了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从而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

社会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特有的价值观[家国情怀]

[理论阐释]

1.社会责任感,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决策,改革开放的中国面临新的机遇期,

14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跨上快车道,炎黄子孙又都有了新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历史使命感古时指使者奉命而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当今华夏儿女的历史使命感突出表现为: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做贡献。 2.家国情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

(1)“家国情怀”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其实,它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中,家国情怀是中国特有的价值观。

(2)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为共和国大厦添砖加瓦。要把对理想执着的追求,落实在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上。要讲道德,知荣辱,讲诚信,重责任,有作为。 (3)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航母舰载机,中国的航空事业一定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中国一定要强大”,有了罗阳这样无数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地付出、拼搏和牺牲,才有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才有了历经磨难却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民族。

(4)恪守道德是“家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磊落坦荡。正因为能够超越个人私利而关注国家社会和民生,因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优秀分子和重要力量。

何为“家国情怀”,如何践行“家国情怀”,永远记住“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你光明,中国就不黑暗。” [运用点拨]

1.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

2.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其《日知录》中指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则是天下人都有责任的事情。

3.19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政府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发起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4.中日甲午战争后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热潮。

5.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屈服过。他们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积极探索复兴道路。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浪高过一浪。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历经抗争、失败、再抗争的多次反复,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在反对国内外反动派的斗争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6.(对接高考)儒学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性格的影响: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博大

15

精深,源远流长。传统儒学重视主观意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等特点,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高考命题往往以隐性切入考查这一热点问题。 [针对训练]

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D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体现了程朱理学的社会责任感,与文化普及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维护封建统治和压抑个性发展,故B、C两项错误;“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说明程朱理学使儒学的价值信仰得到重建,故D项正确。]

2.与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C [材料两句名言重视社会责任感。A项反映的是人际关系,B项反映的是研究问题方式,D项反映的是儒家义利观。C项强调以国家为重,反映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