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龙的毕业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马海龙的毕业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e5a3620066f5335a81218f

③ 项目工程师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专项方案,督促安全措施落实,解决施工过程中不安全的技术问题。

④ 专职安全员督促检查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监督劳保用品的发放和使用,负责落实项目经理部的安全教育和学习工作。

⑤ 施工工长负责安排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制定安全专项方案,负责本项目的危险源辨识和重大危险因素的确认工作,制定危险因素控制方案和措施,对操作层进行施工前的安全交底,负责日常的安全巡查工作。

如果对工程进行分包管理,由总包单位对现场安全进行全面管理,各分包单位必须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

3.1.3.2 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交底制度

安全教育是面向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通过安全教育使所有人员建立安全责任心和意识,掌握本岗位的技术技能;知晓与本岗位有关的重大安全风险;了解违章操作的后果。

安全教育可分为两方面:安全思想教育,即对全体人员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并结合各种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安全技术教育,即指对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措施的教育。

安全生产教育应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培养施工人员安全生产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有计划地针对重点岗位的生产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制度、施工纪律进行培训和考核。

工人在进场上岗前,必须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建立入场三级教育卡。 工人变换工种,须进行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教育;工人应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对进场工人进行三级教育时,工长安排施工任务应对工作进行有针对性、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提醒施工中重点应注意的问题,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项目施工中利用标识标语、会议等各种形式,经常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做到人人重视安全,提高工人自我保护和自我防护意识。

开工前,必须由工程技术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安全交底,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细则,关键工序技术人员、安全员跟班作业,现场监督。

现场施工过程中,施工员要根据安全措施和现场实际情况对作业层进行安全书

面交底。

3.1.3.3 制定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对专职安全员、班组长、从事特种作业的起重工、砼工、电工、木工、机动车辆驾驶员等,必须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进行安全教育、考核、复验、经过培训考试合格,获得操作证者才能持证上岗。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操作证必须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名册应齐全。严禁无证操作。

3.1.3.4 制定施工专项安全方案制度

施工前,编制基坑支护、施工用电、大型机械安拆、模板工程、脚手架等专项安全方案,冬季施工则要有冬季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安全技术措施,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执行。

对于易燃、易爆或其它有毒易污染物品的购置、仓储、使用和运输等,在施工前,施工方案中需进一步制定具体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实施细则,并报请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

3.1.3.5 制定消防安全专项制度

施工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考虑防火安全技术措施,及时征求防火管理人员的意见。

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并采取防火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与维修应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安装电气设备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

施工现场应制订防火安全措施,建立健全的用火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用火审批程序和制度。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仓库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存放、保管施工材料。临时设施应配备足够数量、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3.1.3.6 制定现场安全检查和验收制度

施工管理人员和安全员,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的三定制度,由安全员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和整改通知,并由执行人签字。项目部要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定期检查日期、

参加检查的人员。项目部每周检查一次,作业班组必须每天进行检查。另外,在施工准备前、危险性大、采取新工艺、季节变化、节假日前后等情况下都要检查。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定人、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刻停止使用,经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安全检查与完善和修订安全管理制度结合起来。把安全生产责任制与各级管理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严明奖惩,保证将“管理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制度真正落实。

3.1.3.7 制定安全例会及档案管理制度

项目部每周要定期组织召开例会,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一些安全重点部位和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交底,使之心中有数,从意识上时刻牢记施工安全。

对所有安全管理相关资料要建立档案,要有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3.1.3.8 制定工作环境监测及职工健康检查保障制度

对工地环境中污染物要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应控制。

对职工,坚持进行就业前以及定期性的健康检查,健康状况不允许者不得从事相关岗位工作,发现健康问题要及时处理。

3.1.3.9 制定工地安全文明形象标准化管理制度

施工管理人员和各类操作工人应戴不同颜色的安全帽,以示区别。

在工程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主要通道口都必须挂有安全警示牌,并绘制警示牌平面布置图,按日检查,防止拆除。

3.1.3.10 制定工伤事故处理制度

项目部应建立事故档案,按调查分析规则、规定进行处理报告,认真做好“四不放过”工作。

① 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 ② 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③ 事故责任人和相关人员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④ 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3.1.3.11 制定安全评比制度

对项目的安全文明管理状况,要进行考核评比,具体可参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执行。

3.2 实施和行动

有了项目安全管理体系总体计划和框架的建立,再一步就是如何去实施和行动,去执行这些要求,这是关键的一步。

3.2.1 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执行

针对项目施工全过程中各施工阶段存在的自然和技术性的安全风险点,必须坚决执行相关规范标准及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① 冬、雨季施工: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按相关规范要求合理组织施工,恶劣天气条件下禁止进行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的的危险作业。

② 土石方和基坑施工:主要防范土石方坍塌和基坑降水工程事故的发生。 a. 施工前应详细分析现场地质、水文及气候特点等,并核查相关的技术资料,据此制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

b. 挖土时要逐层开挖,人或机械间要保持一定间距。

c. 边坡要按要求进行放坡处理,不得垂直无坡,必要时可采取支护措施以保持边坡稳定性。

d. 雨季施工排水要及时,基底土不得扰动,保持施工连续性,基础不得长时间暴露。

e. 开挖的基坑必须与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

f. 开挖深度超过5米或地质条件、地下管线复杂,必须由专家进行调查,有了安全保证后才可施工。

③ 脚手架、模板及其它高处作业施工:主要防范从高处坠落、被坠落物砸伤、击伤或架体坍塌造成的伤害。

a. 特种人员作业必须要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上岗。

b. 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要求、并按要求使用。高处作业时必须设有防滑防坠落措施。

c. 脚手架的材质、规格、搭设必须符合要求,必须按要求设置密目式安全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