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运河文化探索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聊城运河文化探索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afdef5005087632311212ed

后又调至平山卫临清千户所时始建,举家由山西岳阳县迁至临清定居后又陆续增建,至清嘉庆朝武德骑尉冀辉时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使宅院功能逐渐完备,初显大家宅第风采。至道光初年,冀家大院(图3-29)房舍已达四百余间,占地二万多平方米。从平面布局看,乃依运河河道走势建造,院落规模庞大,布局紧凑。建筑群整体结构严谨,造型完美,施工精湛,工艺精良。解放后虽多有拆毁,现存院落仍占地一万多平方米,主院存两进,北跨院存四进,穿厅、厨房、廊房、耳房等六十余间,主建筑穿厅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结构形式为抬梁式木构架,雕刻精美。南跨院仅存一进,后院中还存一两层建筑,称为“绣楼”,为女眷居住之所。 2.赵家大院

位于临清竹竿巷,始建于明代,曾为“道台大院”,民国间由著名中医赵悦仁收购而得名。大院共有四进院落,一进已毁;二进由存垂花门和穿厅。三进由三间北向厅堂及两侧的耳楼和东西廊房组成。四进院落建筑都已损毁。西跨院三进,一进由门楼、照壁组成,二进穿厅三间、西廊房三间,三进由南北廊房各三间组成,中为天井。跨院穿厅硬山卷棚顶,廊厦与穿厅呈勾连搭式。整座院落主次有序、布局疏朗,合为一院,分行各门,方便聚住。 3.汪家大院

位于临清锅市街,为清代建筑。宅主汪永椿系安徽歙县人,清乾隆年间沿运河北上,在临清落脚经商,创办“济美酱园”,号“远香斋”。酱园系前店后坊其后宅,面铺十间,后为酱腌作坊,再后为宅院,横跨一街两巷,占地三万多平方米,该酱园称“江北四大酱园”之一。汪家大院(图3-31)为汪姓宅邸,整座建筑坐北朝南,三进院落,一进由门楼、影壁组成。二进由南房三间、西廊房三间组成,中间为天井。三进由正屋三间、耳房两间,南北廊房各三间,中间为狭长天井。院落延伸自如,布局疏朗。另外临清传统民居中保存较好的还有孙家大院、朱家大院、迟家大院等,这些民居院落延伸自如,错落有致,空间组织和谐得体。

(二)、民居特色分析

大运河沟通南北,聊城位于运河中段,地理位置优越,作为明清重要的商业区域,吸引了全国各地商人到此经营居住,这就形成了庭院民居具有南北风格交融的建筑特色。聊城运河区域的店铺民居多为北方建筑风格,但是在一些南方商客聚集的城镇,他们用于经营居住的店铺民居和北方风格有所不同,突出的特点就是门板长,屋脊阔,颇具江南遗风。店铺前出檐较大,在檐下多做具有类似江南风格的“飞栱”,这种大出檐很适合商业经营,在炎热或阴雨季节,人们可以在檐下往来自如,为商家和顾客双方都提供了方便,是现代建筑所提倡的“灰空间”。

在一些宅院民居中,南北方建筑风格的交融体现的更加明显。前文所提到的冀家大院和汪家大院就分别代表了山西建筑和徽派建筑的特点。临清的晋商宅院布局紧凑,整座建筑群简练雄浑,墙高院深,为防盗临街巷的院墙房屋不设窗户。屋架举折较缓,装修丰富,石刻、砖雕、木雕皆有,做工细腻,为细部装饰的亮点,照壁形态古拙,线条粗犷大气,主房山墙尖和墀头砖雕工艺精湛,檐檩下有曲拱型的额枋,上面有浮雕梅、兰、竹、菊和卷草图案。临清的徽商宅院受北方民居影响,虽然没有马头墙、白粉壁等典型徽派特征,但在院落空间组合,建筑细部装饰上仍然保留了徽派建筑特点。建筑多用天井厅堂,屋面较陡,门罩、影壁砖雕灵动华丽,门窗隔扇雕花细腻多彩,多用冰裂纹装饰门面。南北不同风格建筑与鲁西本地建筑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临清传统民居南北交融、兼收并蓄的建筑特点。

二、 公共管理建筑

(一)、以“钞关”为例 1.钞关的设置及沿革

钞关又称榷关,是明清两代设在运河、长江、沿海等水上交通枢纽的一种税收机构,主要职能是对过往关卡的船只、商品征收税金。明朝建立后,便在重要的交通路线上设置关卡收税,由于当时设关较少,榷关设置与管理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南北大运河贯通后,除大量漕粮由南方运抵京城外,运河沿线各地的商人也装载货物,南上北下,运河成为南北最重要的商路,榷关自然移到了运河沿线。永乐年间,在山东运沿线的济宁、东昌、临清、德州四地设立税关,明廷又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对税关地点进行了调整,“令南京至北京沿河漷县、临清、济宁、徐州、淮安、扬州、上新河,客商辏集处设立钞关”。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罢徐州、济宁州收船料钞”,最终形成了河西务、临清、淮安、扬州、浒墅关(苏州)、北新关(杭州)、九江七个沿运钞关,加上北京的崇文门钞关,并称八大钞关。山东运河沿线只剩下临清一座钞关,这是由于会通河水源不足,河道狭窄,闸坝浅滩甚多,航行多有不便,如果再设置多个税关,船只往来会更加困难。山东运河沿线税关减少,有利促进了山东运河区域商业、运输业的发展和繁荣,因而临清钞关的年商税额连年攀升,至明

中期已达83000余两,超过崇文门钞关而居全国八大钞关之首。

入清后,临清钞关商税额有所下降,每年大体5万—6万两,仍不失为江北运河上重要钞关之一。清后期海关设立,加上南北商路的变迁和运河的於废,导致临清钞关税源常征不足额,直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临清常关监督遵令撤销,常关及统捐局一律停办”,存在500年之久的临清钞关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钞关的建筑形制

明清时期,钞关官员或由户部直接派员任命,或由地方官员兼任。明代出任钞关的差官一般是户部员外郎(从五品)或主事(正六品),任期一年;清代临清钞关的差官,由司官和笔帖式两部分人组成。钞关差官办公的地方即为钞关公署,其形制“按公署之设,以彰朝廷之体制”。根据明弘治年间的《临清增修钞关记》记载,林汝桓监督临清钞关税收,其在任期间,多有建置。首先修治了钞关与运河之间的直道,以砖石筑30丈的路基,以防止河水对道路冲蚀,路旁植柏柳,并修建20级台阶。台阶之上是开阔的庭院,进入庭院便是办理商贾税收的“阅课水亭”,水亭为东向四间,侧翼房各二间。往南是“远心亭”,乃“延纳宾客”之地,亦东向,有翼室,三面折道通往西北。又购一空地建厅,西向,样式如阅课水亭,有戈戟戚柲陈列于前,这是属吏居住的地方,门上有匾曰“厅事”。又有“重屋,岿然中起”,名曰“玉音楼”,高四层,乃安放“圣谕”之地。清代,钞关公署的建筑布局有了较大变化,建筑群有了明显的中轴线,轴线上分布着大门、仪门、大堂、后堂等建筑,形制规整,等级分明。建筑群有了明确的内外功能分区,以仪门为限定,之外收取商船税金,是对外部分,仪门之内则是差官办公和生活起居的地方,这种内外分区的建筑形制同样存在于运河其他钞关公署建筑中。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的《临清州志》记有当时钞关的建筑情况:

中为正堂三间,匾曰“廉平”。堂之左为科房十二间。左下为皂隶房三间,右下为巡拦房三间。后为轩三间,为后堂三间,匾曰“饮思”。堂左下为厅三间,北为关仓库各一,后为官宅。正堂前为仪门,仪门外,南为舍人房三间,后为单房三间,北为小税房三间、为船科料房三间、为土神祠、为协理官宅。又前为正门,左右为鼓吹楼二,为榷木二,为坊二曰“裕国”、曰“通商”,为栅栏二。中为坊一曰“如水”,坊之左为税课大使署,南北为则例序。前为玉音楼,又前为坊一曰“以助什一”。又临河为坊一,曰“国计民生”,前悬圣旨。坊之北为官厅,匾曰“心鉴清源”,后为阅货亭,曰“风清玺节”。河内为铁链,直达两岸,开关时则撤之。钞关公署临清钞关废停后,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鲁北民团军指挥部驻防其间,指挥使赵仁泉增建舍宇,形势益复崇焕”,至今遗迹尚存。

3.钞关对城市商业街巷的影响

钞关和与其相连的码头是商船的必经之地,钞关码头以及码头通往重要交通节点的道路往往发展成商业街和市场。临清钞关的位置对中洲一带传统商业街巷的分布和走势产生了影响。钞关西南面的马市街、碗市街和锅市街以及钞关西北的考棚街连贯起来,形成3里有余的长街,形成了中洲商业区的基本框架。另外钞关附近前关街一带的商业十分繁华,钞关以东的一些商业街巷也是临清的繁华之地。

由于运河内船只很多,为了过关有的船只需要等很长的时间,商船在河道等待时,会与岸上的小商小贩、各种手工业者进行交易,这样就形成了运河两岸繁华的商业街。以汶河北岸为例,鼓楼以西街道两旁形成了粮食交易市场,并向北延伸;鼓楼以西则形成了临清最大的柴市。北部的天桥也是如此,过往船只的停留使天桥南北沿河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经营商品多种多样。

(二)、公共管理建筑的特点分析 1 、礼制制度的建筑表现

礼制制度以儒家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为依据,希望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其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