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全)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案(全)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5adc0014791711cc79175b

(1)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2)立法权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参议员由地方参议会代表间接选出,众议员由普选产生。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但受到总统和参议院的控制。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

宪法的颁布适应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的统一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起来,结束了德国结束四分五裂的局面。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时间:1871年春天,《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内容: (1)宪法规定德国为联邦制的君主国家。中央帝国政府控制各邦的军、政、立法等大权,各邦只保留了教育、卫生、地方行政权力,也保留了邦的君主政府和议会。

(2)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他是国家元首,统帅三军,任命宰相,召集和解散议会,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3)宰相是内阁首脑,他主持政府工作,拥有绝对权力,内阁大臣都服从宰相领导。宰相由皇

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4)宪法规定了两院制议会。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和自由市任命的代表组成,掌握议会实权;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3.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评价

(1)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君主制被保留,帝国的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 ⑵ 但是,代议制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它冲破了封建束缚,适应了资本主义工业的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德国已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4.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

特点:皇帝是国家权力中心和最高统治者;宪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的立法权是形式的;内阁己是皇帝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首相由皇帝任命。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解了欧洲的两个重要国家德国与法国的代议制,可以就近代的西方代议制进行概括与归类。 [巩固练习](略)

25

[课后一得]

联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比较近代欧美的代议制有怎样的继承与发展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②通过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 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

② 运用层层剥笋法。利用学生好奇心理与欲望强的心理特征,层层设疑,留下念,吸引学生,恰当点拨,步步推进,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对中国而言,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反侵略的自卫战争。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导致了战争的失败。落后就要挨打,这是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后人提供的深刻救生教训。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两次鸦片战争的的背景、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有八幅浮雕,第一幅就是虎门销烟的场景,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虎门销烟后,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中英贸易、总体特征等方面,归纳中国、世界(英国)的发展状况,讨论鸦片战争的国际、国内背景。)

比较项 经济

中国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26

英国 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地高度集中,财政困难 政治 平最高 建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度 军事 外交 中英贸易

从以上对比得知:

军备弛 闭关政策 出超 船坚利炮,战斗力强 殖民扩张 入超 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使英国侵略中国提供了可能性。

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主义强国,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充足的原料产地——使英国侵略成为必然。

2、英国的鸦片走私和虎门销烟

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一是中国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工业品的排斥抵抗,二是清政府的闭关政策的限制,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教师给学生解释“出超、入超”概念。)

这种局面显然违背了英国资产阶级侵略与掠夺中国的初衷,为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1)英国的鸦片走私 目的: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打出图表《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数量激增表》、引出问题: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那些危害?林则为什么要禁烟?)

危害:a、军队战斗力下降(兵弱)b、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困难(银荒)

C、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贫困并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d、中英贸易,中国处于入超 “银荒”、“兵弱‘严重危及到清政府的统治,因此林则上书道光皇帝,请求禁烟。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道光皇帝派林则赴广州查禁鸦片。

(2)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领导禁烟的林则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问题设计: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真的是由于中国禁烟引发的吗?英国发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林则领导的虎门销烟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 3、经过

讲述鸦片战争的简单经过,可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演示英军进攻路线图;讲述清军镇江守将海龄率

27

军杀敌的英勇事迹,显示中国军民的抵抗精神。

4、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 。 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开放五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打开,使得英法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造成中国东南沿海手工业大量破产,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不仅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有利于西方国家倾销商品,而且使得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失去了关税的保障。

5、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政治、经济带来什么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巨大影响? 战前 政治:独立自主,主权完整 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封建社会

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是指一个国家形式上有自己的政府,但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

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实际上社会形态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战火再燃

问题设计:英国已经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什么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2、经过(1856——1860)

广州——天津——北京(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4、影响:

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主权;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了。

问题设计:为什么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战后 领土、贸易、关税、司法等主权遭到破坏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