枞阳县城总体规划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枞阳县城总体规划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5cbe7f4b73f242336c5f7d

第一章 枞阳县概况

一、地理位置

枞阳县,地处安徽省西南部,安庆市正东面,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与安庆市区毗邻;北与无为、庐江两县接壤;东南与铜陵、池州两市隔江相望。县城位于枞阳县域西南部。京台高速以及103、229、320、228、227等省道穿境而过,沿安(庆)合(肥)公路距合肥市185公里,沿长江到芜湖、南京、上海分别为204公里、300公里、692公里,到九江、武汉各为164公里、433公里。是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及规划铜池城市组群和安庆大都市区的重要成员。

二、行政区划

全县辖22个乡(镇)(14个镇、8个乡):枞阳镇、??镇、汤沟镇、老洲镇、陈瑶湖镇、周潭镇、横埠镇、项铺镇、钱桥镇、麒麟镇、义津镇、浮山镇、官埠桥镇、会宫镇、铁铜乡、凤仪乡、长沙乡、钱铺乡、金社乡、白梅乡、白湖乡、雨坛乡,总面积面积为1808平方公里。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0年全县总人口为969042人,其中非农人口110219人。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县常住人口为838712人,十年共增加80761人,增长10.7%,年平均增长1.02%。全县户籍人口为980249人,十年共增加22114人,增长2.3%,年平均增长0.23%。

三、自然条件

地质地貌。枞阳县位于扬(州)--铜(陵)断裂带与宿(松)--枞(阳)断裂带交汇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即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县境内断裂带纵横交错,近南北方向最为发育;火山机体(构造)密集,古火山口遍布。县城境内倚山滨江怀湖,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腹部低洼。自南向北呈平原-丘陵-山地三级阶地,构成五个构造地形区域,即沿江平原,西部丘陵,

中部丘陵,西北部岗地和东北部低山地。境内无高大山脉,主要山峰有三公山、柳峰山、城山、岱鳌山、浮山等,以海拔674.9米的三公山为最高。

水文条件。枞阳县属长江流域,长江流经县域78公里。主要河流有横埠河、杨市河、钱桥河、罗昌河、枞阳河。境内陈瑶湖、白荡湖、菜子湖和“两赛”(神灵赛、羹脍赛两湖)4个水系,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22公里,总水面达42000公顷。县境水文特征是:年径流量大、变幅大和侵蚀性模数较大。年平均径流量9.33亿立方米,不包括江面和江岸8.17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516毫米,丰水年为948毫米,枯水年仅244毫米,相差704毫米,比值为3.9;且冬春季较小,夏季较大,汛期占全年的60~70%。年均径流深由南向北逐渐增大,沿江地区与菜子湖畔为470毫米,中部地区为500毫米,西北部为510毫米,东北部为700毫米以上;并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大。洲圩区为431毫米,丘陵区为521毫米,低山区为698毫米。

气象气候。枞阳县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月平均最高气温值为21.0℃,月平均最低气温值13.6℃。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435.5mm,降水趋势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县域主导风向以东到东南风为主,其次是西到西北风,年平均风速每秒3.2米。枞阳县的无霜期较长,全年无霜期251天。

旅游资源。 历史上浮山名鼎中外。浮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县境白荡湖畔,距县城30公里,是我国三十六洞天之一,属安徽省五大名山之列。浮山主峰海拔160.3米,山体三面环水,颇具海岛风光。浮山乃千年佛教圣地,千古大师、名流在此提诗作画、刻石留名,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浮山是座活火山,几度火山爆发,有一定的地质、地理学价值。近年来,随着浮山旅游区的建设、开发,慕名来游者日益增多,年接待旅客逾万人次。此外县内还有白云岩、青山石屋寺、渡江战役“中线”指挥部旧址、望龙庵等自然和文化景观。

农林物产资源。枞阳县气候资源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为多类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宗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和大豆。畜牧品种有牛、羊、猪、兔等数十种。水生动物近百种。野生动植物以及繁花絮草难于数计。全县已知中草药有780种,归属252科,其中有珍珠、蟾酥、穿山甲、

龙花、皖贝、灵猫等名贵(紧缺)药品20余种。南沙参、丹参、苦参、苍术、虎杖等50多种系大宗主要品种。

土地资源。枞阳县土地总面积约180800公顷。土地利用构成基本是两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耕地面积59610.3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97%。其中水田41167.0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69.1%,旱地13257.77公顷,占22.2%。园地、牧用地面积34970.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34%,主要是水果、茶园和桑园。林地面积33526.5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5%,林地中以有林地为主。牧草地面积61.34公顷,基本为天然良田。水面面积54924.2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4%。建设用地19882.46公顷,占总面积 10.99%。未利用土地11400.69公顷,占总面积6.3%。全县土壤分为6个土类,13个亚类,43个土属,85个土种。土壤主要以潴育型水稻土和潜育型水稻土为主;西北部为黄棕壤,沿江洲区以褐沙土、灰潮土为主。

矿产资源。枞阳县濒临长江,地处庐枞火山岩盆地及其边缘,良好的含矿地层使得县境内蕴藏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种类有铜、铁、金、铀、明矾石、重晶石、煤、泥煤、石灰石、大理石等,其中石灰石、大理石为特大型矿床。小型矿床有8个,即铜矿5个,铁矿1个,金矿1个,明矾石矿1个,其余30多处为矿点。此外,境内还蕴藏着天然气和锆石砂矿。

五、历史沿革

枞阳,夏、商属扬州之城,西周封为宗子国,春秋为群舒之地,战国属楚,秦属九江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枞阳县,属庐江郡。东汉并入舒,隶庐江郡。三国属吴庐江郡,西晋属庐江郡,东晋属豫州晋熙郡,南朝属庐江郡。隋阴安县并入枞阳县,属熙州,598年改枞阳县为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改为桐城县,并沿用至中华民国。民国36年(1947年)划庐江、桐城大部分地区置桐庐县。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1年更名为湖东县,1955年,县府所在地从汤沟迁至枞阳镇,并更名为枞阳县。枞阳县乡镇区划调整2005年全县共调整了10个乡镇,即将原石矶镇整建制并入枞阳镇,原仪山乡整建制并入汤沟镇,原老湾乡整建制并入老洲镇,原后方乡整建制并入横埠镇,原杨湾乡整建

制并入义津镇。全县乡镇由原来的27个调整为22个(其中乡9个,镇13个),减幅为18.5%。乡镇平均面积由67平方公里扩大到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由35427人增加到43479人,中心集镇平均人口达8.6万人。2010年8月16日,经省政府同意,安徽省民政厅批准,“会宫乡”正式改为“会宫镇”。目前全县辖14个镇8个乡。

六、社会经济发展

“十一五”时期,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四项指标年均增长15%、15.8%、51%、39.3%。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0亿元、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12431 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完成140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9.8:35.9:34.3调整为“十一五”末的20.1:54.6:25.3。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工业化进程不断提速,全县规模工业企业数由2005年72家增加到2010年217家,工业化率五年提高8个百分点,初步形成建材、造船、纺织、汽车及零配件、农副产品加工、采掘业等六大产业为主。产配套产业渐成体系,产业链条正在完善,集群特色日益显现;工业向园区集中,大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物流、商贸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新兴业态全面起步并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99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005年40.5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95.01亿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科教、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取得较大的进步。

七、城乡建设

县城规划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十一五”以来,依据县城总体规划,陆续编制了县城近期建设规划和城市竖向规划,编制了银塘新区、蒲洲新区控规以及排水、消防、供电等专项规划。正在编制“两湖”(连城湖、羹脍赛湖)和滨江新区控规。加强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管理,编制了莲花湖公园、幕旗山公园修建性详规并组织实施。县城按照“东进北扩,扇形发展”的建设方向,不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