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65fc73bc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a

在出入口设值班室,配置24小时保安值班。 4.1.2 标牌

在主出入口设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宣传廊等七牌二图。 4.1.3 场地及道路

本工程主要场地与道路均采用硬地坪施工,沿道路两侧与现场四周设排水明沟,中间按1%坡度排水,以保持现场清洁。其余地方适当布置绿化。 4.1.4 材料堆场

每种材料分类别、分规格、分检验状态堆放整齐,并在材料旁设物资标志牌,指明材料品名、产地、规格及检验状态等。 4.1.5 现场办公、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办公区:在小区南边;生产用房:设有仓库、警卫室、标养室等;工人生活区:小区西南角处搭设临时用房彩钢活动房二幢二层宿舍楼,生活区内路面硬化处理,衣服晾晒架统一布置。

4.2施工用电

4.2.1用电负荷计算

施工现场用电利用主楼施工现场线路,不再计算。 4.2.2施工用电布置

本工程施工用电拟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按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实行三级配电,在施工现场近电源处设置总配电房,在每台机械设备边3m范围内设开关箱。

配电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采用五芯电缆穿管埋地敷设。穿管埋地敷设时,深度不少于0.6m,并在电缆上下各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然后覆盖预制板保护。

各路导线截面根据JGJ 46—88按允许电流、允许电压与机械使用强度计算选用,其中保

护零线采用绿/黃双色线。

漏电保护器选用省级审批许可生产且通过电工产品认证的产品,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必须符合规定。保护接零从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引出,并在引出后作重复接地,另外在线路的中间和末端处设二处重复接地。所有电机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均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任何开关与熔断器。

4.3施工用水

4.3.1临时用水计算

利用主楼临水管路,不再计算。

4.4排水布置

为了保证现场干燥,拟采用自流排水与强排水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施工现场无积水、大雨期间排水畅通。

(1) 场地排水:道路、堆场等向排水沟方向设置0.1%坡度,使雨水等能自然流向排水沟。

(2) 排水沟:沿施工道路边与脚手架外侧设置砖砌排水沟(管),排水沟截面尺寸为300×300mm,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设1%坡度,保证排水畅通。局部地段在排水沟上满铺铸铁格栅盖板。并每隔30m左右设一个沉淀池,沉淀池尺寸为800×800×800mm。

(3) 排水管、窨井:排水管采用?300管,并根据现场排水管布置情况,在转弯处等部位设置一定数量的窨井,砖砌窨井,上盖砼盖板。

(4) 砂浆机、搅拌机边设沉淀池与排水沟,以确保周围无积水,以及及时排放清洗用水。

(5) 化粪池:在厕所附近设置砖砌化粪池,所有污水均排入化粪池,化粪池做法详图集——浙S1-91。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6) 强排水:大雨期间,当自然排水不能满足要求时,采用强排水,在沉淀池等处布置水泵,由水泵将水排出。

场内排水经二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城市排水网。

对工地厕所、食堂等污水经化粪池、隔油等处理后排入城市管网。

第5章 结构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框架结构(梁板结构、无梁柱板结构)。

5.1 施工测量方案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按图施工,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和规程指导施工,创造优质工程,必须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施工测量必须跟随结构施工及时进行,并应做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测量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平面测量网的建立、挖土间测量、地下室施工间的测量、主体施工阶段的测量、装饰阶段测量。 5.1.1 平面测量网的建立

本工程为了简化设计点位的坐标计算和便于施工现场的放样,坐标系统的坐标轴利用建筑轴线,以此建立施工平面控制方格网。

四条控制轴线交汇点在施工场地之内。为了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实施测量控制,将四条轴线延伸至基坑开挖之外,设置永久性控制点,为了方便控制方向,基准控制点设立以后应用经纬仪将控制轴线投测到附近的围墙与桩上,画出红三角标志,作控制方向用。

水准永久控制点应设置于建筑物靠边外,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碰撞,并做窨井加以保护。

在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同时,根据城市水准基点标高及本工程设计的±0.000,应同时建立施工的水平控制基点。水平控制点利用轴线控制点制作。 5.1.2 地下室施工期间的测量

土方开挖后,水平标高控制非常重要,根据设定的基准点引入基础标高,轴线位置利用平面控制网来确定。基础轴线放样必须正确,严格按施工图及测量规程进行。对放样质量必须严格把关。根据四条控制线按照建筑物与主轴线的关系,逐一在垫层表面定出放样灰线,经质量人员复核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 标高传递:

基坑开挖后,分别由各控制轴线控制点向基坑投测轴线,以控制基坑内各轴线的相对位置,标高传递采用水准仪和塔尺分段向基坑内传递,并做好控制点。(见下图)

塔尺水准仪基准点卷尺塔尺吊锤

? 轴线测量:在基础施工完成后,将平面控制网中的主控轴线点引测到基础墙面上,第一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将轴线垂直投影到外墙面,通过线锤方法向上传递,在第二层楼面放样时,将四条主要控制线复核保证交角满足90°±6″的误差要求。然后根据主控线进行放样工作,弹线必须经过复核符合要求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1.4 内外装饰阶段测量

(1)主体拆模后及时将+50 cm线抄测在墙柱上,弹上墨线,以此做地面面层施工、门窗安装施工标高控制线。

(2)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测设首层±0.000标高,并以此标高为基准进行标高的竖向传递。 2)首层的标高控制点为三个,以利于闭合校差。 3)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进行传递, 其允许误差见下表。

层间误差 总误差 ±3 mm ±5 mm 传递到各层的三个标高点应先进行校核,校差不得大于3 mm,并取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1)测设50 cm水平控制线:50 cm水平控制线的测设允许误差应符合测表1的要求。室内的50 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 1 mm,防止误差扩大。 测表1

项 目 水平线 精 度 要 求 1、每3 m两端高差小于±1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