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考试必备宝典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考试必备宝典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b7d3e1669dc5022abea0028

第1章绪论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个基本要素

解:制备与加工、组成与结构、性能与应用、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2.金属﹑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

解:①金属材料的基本特性:a.金属键;b.常温下固体,熔点较高;c.金属不透明,具有光泽;d.纯金属范性大、展性、延性大;e.强度较高;f.导热性、导电性好;g.多数金属在空气中易氧化。

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性能:a.离子键、共价键及其混合键;b.硬而脆;c.熔点高、耐高温,抗氧化;d.导热性和导电性差;e.耐化学腐蚀性好;f.耐磨损;g.成型方式:粉末制坯、烧结成型。

③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特性:a.共价键,部分范德华键;b.分子量大,无明显熔点,有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粘流温度(Tf);c.力学状态有三态:玻璃态、高弹态和粘流态;d.质量轻,比重小;e.绝缘性好;f.优越的化学稳定性;g.成型方法较多。

第2章物质结构基础

1.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

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

2.电离能及其影响电离能的因素

解:电离能:从孤立原子中,去除束缚最弱的电子所需外加的能量。

影响因素:①同一周期,核电荷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电离能增大;②同一族,原子半径增大,电离能减小;③电子构型的影响,惰性气体;非金属;过渡金属;碱金属;

3.混合键合实例

解:石墨:同一层碳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层与层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高分子:同一条链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链与链之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4.将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按有无方向性进行分类,简单说明理由

有方向性:共价键 无方向性:离子键,金属键

③ 金属键: 正离子排列成有序晶格,每个原子尽可能同更多的原子相结 合, 形成低能量的密堆结构,正离子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不破坏电子与正离子间的结合力,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②共价键:共用电子云最大重叠,有方向性

③离子键:正负离子相间排列,构成三维晶体结构,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5.简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区别

6.为什么共价键材料密度通常要小于离子键或金属键材料 金属密度高的两个原因:

第一,金属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二,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原子趋于密集排列。

7. 影响原子(离子)间距的因素:

(1)温度升高, 原子间距越大, 热膨胀性; (2)离子价

负离子的半径 > 其原子半径 > 正离子的半径

(3)键能增强,原子距离缩短,键长减少( C-C 单, 双, 叁键 ); (4)相邻原子的数目 (配位数)

配位数增加,相邻原子的电子斥力越大, 原子间距增大。相邻原子的数目越多,原子间距(结合原子或离子有效半径)越大。

8.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按照能级写出N、O、Si、Fe、Cu、Br原子的电子排布。 解:N:1s22s22p3 O:1s22s22p4 Si:1s22s22p63s23p 2 Fe:1s22s22p63s23p63d64s2 Cu:1s22s22p63s23p63d104s1 B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5

9. 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

解:①金属材料:简单金属(指元素周期表上主族元素)的结合键完全为金属键,过渡族金属的结合键为金属键和共价键的混合,但以金属键为主。

②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一种或多种金属同一种非金属(通常为氧)相结合的化合物,其主要结合方式为离子键,也有一定成分的共价键。

③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中,大分子内的原子之间结合方式为共价键,而大分子与大分子之间的结合方式为分子键和氢键。 ④复合材料: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的物质,因而其结合键非常复杂,不能一概而论。

10. 比较键能大小,简述各种结合键的主要特点,简述结合键类型及键能大小对材料的熔点 ﹑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弹性模量和塑性有何影响。

解:键能大小:化学键能 > 物理键能 共价键 ≥ 离子键 >金属键 >氢键 >范德华力 共价键中: 叁键键能 >双键键能 >单键键能 结合键的主要特点: ①金属键,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靠库仑引力结合,电子的共有化,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②离子键以离子为结合单元,无饱和性,无方向性; ③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④范德华力,原子或分子间偶极作用,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⑤氢键,分子间作用力,氢桥,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结合键类型及键能大小对材料的熔点﹑密度﹑弹性模量和塑性的影响: ①结合键的键能大小决定材料的熔点高低,其中纯共价键的金刚石有最高的熔点,金属的熔点相对较低,这是陶瓷材料比金属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根本原因。金属中过渡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这可能是由于这些金属的内壳层电子没有充满,是结合键中有一定比例的共价键。具有二次键结合的材料如聚合物等,熔点偏低。②密度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密度最高,陶瓷材料次之,高分子材料密

度最低。金属的高密度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金属原子有较高的相对原子质量,另一个原因是因为金属键的结合方式没有方向性,所以金属原子中趋向

于密集排列,金属经常得到简单的原子密排结构。离子键和共价键结合时的情况,原子排列不可能非常致密,所以陶瓷材料的密度比较低。高分子中由于是通过二次键结合,分子之间堆垛不紧密,加上组成的原子质量比较小,所以其密度最低。③弹性模量是表征材料在发生弹性变形时所需要施加力的大小。结合键的键能是影响弹性模量的主要因素,键能越大,则弹性模量越大。陶瓷250~600GPa,金属70~350GPa,高分子0.7~3.5GPa。④塑性是一种在某种给定载荷下,材料产生永久变形的材料特性。材料的塑性也与结合键类型有关,金属键结合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而离子键、共价键的材料的塑性变形困难,所以陶瓷材料的塑性很差,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

11.晶体的共同性质

1) 确定的熔点 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排列方式解体,原子 成无规则堆积,呈现液体; 2)自发形成规则多面体外形的能力; 3) 稳定性 (能量最低状态);

4) 各向异性 ( 不同方向, 物理性能不同); 5) 均匀性 (一块晶体各部分的宏观性质相同)

12.名词解释:致密度:晶胞中原子体积的总和与晶胞体积之比。 13.同素异构转变,并举例说明。

解:同素异构转变:改变温度或压力等条件下,固体从一种晶体结构转变成另一种晶体结构。 例:铁在不同温度下晶体结构不同, < 906℃体心立方结构,α- Fe 906~1401℃面心立方结构,γ- Fe 1401℃~熔点(1540 ℃)体心立方结构,δ- Fe 高压下(150kPa) 密排六方结构,ε-Fe

14.按键合类型,晶体分哪几类?各自的键合类型和主要特点如何?

解:按键合类型,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 ① 金属晶体:金属键结合;失去外层电子的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的吸引;无方向性和饱和 性;低能量密堆结构。(大多数金属晶体具有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金属晶体的原子排列比较紧密,其中面心立方和密排六方结构的配位数和致密度最高。) ② 离子晶体:离子键结合,无方向性和饱和性;正离子周围配位多个负离子,离子的堆积 受邻近质点异号电荷及化学量比限制;堆积形式决定于正负离子的电荷数和正负相对大小。(硬度高、强度大、熔点和沸点高、热膨胀系数小、脆性大、绝缘高等特点。) ③ 共价晶体:共价键结合,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配位数和方向受限制,晶体的配位数为 (8-N)。N表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强度高、硬度高、脆性大、熔点高、沸点高、挥发性低、导电能力较差和结构稳定等特点。配位数比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低) ④ 分子晶体:范德华键合氢键结合;组元为分子,仅有范德华

键时,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趋于密堆,分子对称性较低以及极性分子永久偶极相互作用,限制了堆砌方式;有氢键时,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15.2-15

16书中各例题

17.归纳总结3种典型金属结构的晶体学特点

结构特征 体心立方bcc 点阵类型 点阵常数 最近原子间距 晶胞中原子数 配位数 致密度 体心立方 a d=(√3/2)a 2 8 0.68 结构类型 面心立方fcc 面心立方 a d=(√2/2)a 4 12 0.74 密排六方hcp 简单六面 a,c,c/a =1.633 d=√a2/3+c2/4=a 6 12 0.74 18.已知916℃时,γ-Fe(面心立方)的点阵常数为0.365 nm,分别求(100) ,(111),(112)的晶面间距。

属于立方晶系d=a/√h2+k2+l2,面心立方j、k、l不全为奇数或不全为偶数时d=a/2√h2+k2+l2

∴(100)面, d=a/2√h2+k2+l22=0.1825nm (111)面,d=a/√h2+k2+l2=0.2107nm (112)面,d=a/2√h2+k2+l2=0.4470nm

19. 2-39在温度为912℃,铁从bcc转到fcc。此温度时铁的两种结构的原子半径分别为0.126nm和0.129nm,(1)求其变化时的体积变化V/O。从室温加热到铁1000℃,铁的体积变化?

解:(1) bcc N1=2 fcc N2=4

ρ1=(N1/Na)MFe/a1,ρ2=(N2/Na)MFe/a2 ∴ρ1/ρ2= N1a2/ N2a1=0.986

3

3

3

3

VO = (V1?V2)/V1=1?V2/ V1

∴Vo =1?0.986=0.014 ∴其变化时的体积变化为0.014。

(2)912℃时,由bcc转变为fcc,体积减小;912℃-1000℃,受热膨胀,体积增大

20. 计算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晶胞的致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