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0d2b8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8e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第一名、最佳组织奖、最佳景点演首届“南海中旅杯”佛山高校导游之星大赛 首届感动轻院十大人物 南海“中旅杯”广佛高校导游之星大赛广轻赛2010 区 第四届全国商科院校会展专业技能大赛 绎大奖、最具网上人气知识奖、 最受欢迎导游奖 我系1名学生荣获称号 第一名、第三名、最佳才艺奖 会展创意设计一、二等奖、会展项目策划一等奖、最佳院校组织奖

(七)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以已有办学经验和高职教育规律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与教育专家、企业行业专家探讨对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影响因素,制定建设标准、建设指导意见,并对具体的实施、检查落实和审核提出系统的要求,形成人才质量保障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

成立以系主任为组长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酒店管理专业”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组织领导,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建设目标的实现,具体情况如表2-11所示。

表2-11 建设项目机构设立一览表

机构名称 组长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酒店管理专业”项目领导小组 成员 成员 刘生华 陈的非 范智军 王小梅 ① 统一规划设计; ② 协调资源配置; ③ 强化项目管理; ④ 严格目标考核 工作职责 为确保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酒店管理专业”项目按建设方案要求落实到位,学院成立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酒店管理专业”项目工作组,明确二级、三级、四级项目负责人,实行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具体见表。具体情况如表2-12所示。

表2-12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小组分工一览表

二级项目 刘生华 三级项目 陈的非、范智军、王小梅、伍建海 四级项目 伍剑琴、陈海山、宋炜

(八)社会服务

20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按学校总体要求,培训目标为1200人次 /年。

拓展与加深和实习基地网络的合作,提高师资专业水平,加强教学质量和实习管理,每年为广东乃至北京、上海等地的生活和服务产业提供专业服务,每年提供优质实习生,输送行业新鲜血液。

积极扶持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口院校旅游和酒店类专业的建设,经常进行专业骨干和教师交流,帮助完善其专业教学计划与课程建设方案,并对该校师生进行专业培训。

三、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学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保证重点、项目管理、注重绩效。经广州市德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截至2010年11月1日,酒店管理重点专业及专业群省财政资金执行89%。

四、重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

1.工学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高度认可

酒店管理专业在与白天鹅宾馆等企业合作办学、共同育人的实践过程中,通过对以往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总结与提炼,最终形成了“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与学校的“工学交替”,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此模式构建了以工作过程、岗位能力为核心的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立了以世界一流酒店白天鹅宾馆、香格里拉大酒店、喜来登酒店、新加坡等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实习基地网络,打造了校企互通的师资队伍,创新了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融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融合,直接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得到广东省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并于2009年3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9月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2.为企业培养并输送高素质专业人才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显著,办学至今已培养1000余名学生,分别在白天鹅宾馆、广州香格里拉大酒店、喜来登酒店、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等五星级酒店实习与就业。学生毕业生就业后迅速为企业所重用,就业质量高,近三年,总体就业率都达在100 %。毕业生三年内升职率28.75%,两年内升职率11.55%,一年内升职率7.95%(行业内升职时间为3-5年)。

21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3.吸引知名企业和组织前来合作办学

酒店管理专业“七双一合多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实践及所产生的效应得到了香港唐宫饮食集团的认可,并主动捐资400万共同办学,共育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专业显著的人才培养成果吸引了国际金钥匙组织中国区主席孙东先生来校亲自考查,并授权我校为成为广东省第一家国际金钥匙酒店联盟人力资源基地。

4.引领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及专业群的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带动以酒店管理专业为龙头的相关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涉外旅游专业等)的发展,为珠江三角洲旅游酒店产业和生活产业发展服务,在课程建设与整合、实训基地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提供示范带动作用,并使专业群中各专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最大化效能,将更好地为广东省旅游业和生活产业的快速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和酒店行业发展,为广东省及国内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起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成效 1.建立了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根据能力模块,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专业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以前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多门课程里的现象,根据四大核心能力,对课程进行整合,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能力,建设4门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鉴定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一体的适合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按核心岗位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设计改革。

2.课程建设成果显著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项目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两年的建设期间,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示范建设方案的规划,所有预期目标都已完成:建成了4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网络课程4门,编写教材5本。如表4-1所示。

表4-1 课程建设成果一览表

主要指标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精品课程 餐饮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酒店营销与策划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网络课程 餐饮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酒店营销与策划 建设任务 校级、省级、国家级 校级 校级 校级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 22

完成情况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备注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餐饮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酒店营销与策划 饭店服务与管理案例分析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课程标准 餐饮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酒店营销与策划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 课程设计 餐饮服务与管理 客房服务与管理 酒店营销与策划 高职高专特色教材 高职高专特色教材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方案 完成编写 已出版 完成编写 完成编写 已出版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完成

3.教学模式改革,提前让学生进入工作情境,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专业采用“六结合”教学模式,实施“2+1”工学交替教学,突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让学生在学校与企业两种教学情境中交替学习,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工作情境交替进行,提前让学生接触真实的酒店工作情境,从而达到学生在校期间就全面提升了职业素养的目的。

4.教学方法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专业依据实际工作过程,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学习过程就如同师傅带领徒弟完成项目,学习目的明确,学习过程就是工作过程,同时佐以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团队结构合理

拥有校企互通、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包括专任教师15人,兼职教师24人。拥有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合理,形成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相匹配的学术梯队;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有11人,比例为73%。形成了以企业专家为核心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包括白天鹅宾馆人力资源总监、餐饮部和客房部经理;富力·丽思卡尔顿部门经理等众多专家,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5,专业教师队伍数量充分满足教学需要。

2.教师成果突出

三年来,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教改工作,并对外开展社会服务,取得了突出的成果。获得校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校级以上教改科研项目16个,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