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国际经济学课后答案(word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154298cc17552706220882

c. 如果劳动供给继续增加,将会出现劳动闲置。这时,要素价格将会进行调整变化,否则,将会出现失业现象。

3. “世界上一些最贫穷的国家找不到什么产品来出口。在这些国家里,没有一种资源是充裕的。不用谈资本,也不用说土地,在一些又小又穷的国家,甚至连劳动也不充裕。”分析上面这段话。 答:充裕要素的“充裕”是相对的,指的并不是一国所拥有的该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的充裕,而是该生产要素相对于其他生产要素的相对充裕。可见,起作用的不是要素的绝对充裕程度,而是它们的相对充裕度。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各国倾向于生产并出口国内充裕要素密集型的产品,一国充裕要素的所有者能够从国际贸易中获利。与发达国家想必,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资本而言劳动比较充裕。

4. 美国劳工运动(基本上代表了蓝领工人,而不是专业人才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传统上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从工会成员利益的角度来看,这个政策是否合理?如何用相关贸易模型的理论来回答本题?) 答:利用不同的模型,本题就会有不同的答案。

(3)在李嘉图模型中,贸易可以提高工人的购买力,从而使劳动获益。因此美国劳工运动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是不合理的。

(4)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工人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也有可能从贸易中受损。因为贸易使得用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上升,用另一种商品衡量的购买力下降。劳动的净收益(或净损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5)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出口生产,就越有可能从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集中于进口竞争商品的生产,就越有可能因贸易而受损。在美国,劳动是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美国的工人会因为进口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受损。所以,美国劳工运动支持政府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是合理的。

5. 分析说明为什么里昂惕夫悖论以及最近的鲍恩、利默和斯维考斯卡斯的研究结果会与要素比例理论相矛盾。

答:要素比例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应当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有着较高的资本-劳动比率,是资本密集型国家,所以,根据要素比例理论,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美国应该出口其资本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通过实证检验证明,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最近的鲍恩、利默和斯维考斯卡斯的研究结果也表明,资源禀赋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不再像理论上描述的那么清晰。对这种观点较为典型的解释有:

(1)自然资源。在要素比例理论中,只考虑了劳动工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忽略了土地、矿藏、等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如果生产一种商品的自然资源不足,就要投入大量的资本进行替代。

(2)人力资本。在要素比例理论的假设中,各国同类要素是同质的,但实际情况是,美国比国外的劳动具有更高的效率。而美国的高生产率得益于人力资本投资。如果把这种人力资本投资折算进去考虑,美国的出口商品就是资源密集型的。

(3)要素密集度逆转。在要素比例理论中假设同种商品在各国要么都是劳动密集型商品,要么都是资本密集型商品。那么,如果同一种商品在美国史资本密集型的,在他国却是劳动密集型的,自然就可能产生与要素比例理论相反的结论。 6.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各国间存在着生产要素效率的不同。请解释这将如何影响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概念。

答:如果各国生产要素的效率不同,那么赫克歇尔—俄林理论可以适用于“有效要素”,就是在工人技能或(例如)土地差异中考虑技术差异。结果表明,调整后的模型比没有调整的

5

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国家间的贸易模式。要素价格趋同概念也可以适用于有效要素。一个技能更好的工人或者是工人处在一个高技术的国家,该工人就相当于另外一个国中的两个工人。这样,一个人就是两单位有效劳动。一个高技术的工人的工资是低技术工人工资的两倍,而且一单位有效劳动的价格还将趋同。

第5章 标准贸易模型

3.在某些情况下,相对供给和价格的变动之间可能没有联系。例如:如果生产要素在部门之间完全不可流动,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成为直角形状,两种产品的产出也不取决于它们的相对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请画图进行分析。

答:如图5-14所示,假设一国生产X和Y两种商品,在生产要素完全不可流动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角形状TT。

从图5-14可以看出,生产点位于TT的拐角处点Q,消费点是相对价格线和最高的无差异曲线的相切点D′。贸易条件的好转会使得相对价格线沿着它与TT长方形的截点旋转,即从VV旋转到VV(因为没有不可流动要素的替代效应,所以生产点保持不变)。该国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消费点也变成了D。尽管供给方面没有变化,但该国可以从出口中获得更多,为进口购买支付更少。可见,当TT是直角形状时,贸易条件的改善将提高社会福利。

Y的产量 212D2 D 1VV2时,进口Y VV时,进口Y 1Q VV1(PX/PY)1 TT O 出口X X的产量

图5-14 要素不可流动时X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6

Y的产量 U D2 VV1时,进口Y VV1时,进口Y D1 Q 1VV1(PX/PY)1 Q2 VV2(PX/PY)2 O TT X的产量 VV1时出口X VV2时出口X 图5-15 产品不可替代时X产品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4.与供给方面要素不可流动性相当的就是需求方面产品的不可替代性。试想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的比例是固定的。例如,不论两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是多少,每买1磅粮食就买1码棉布。画图分析贸易条件的改善是否会提高这个国家的福利水平。

答:如图5-15所示,假设一国生产X和Y两种商品,在产品不可替代时,无差异曲线为OU。

从图5-15可以看出,生产点位于点Q′,消费点是相对价格线和无差异曲线的交点D。贸易条件的好转会使得相对价格线从VV旋转到VV,这时,生产点从D变到D。该国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消费点也变成了D。该国的进出口量都有所变化,福利水平的变化由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和相对价格线的变化幅度决定。

5.日本原本出口制造品,进口原材料如粮食、石油。分析以下情况下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

a.中东战争使得石油工业紧缺

b.韩国扩展了汽车的生产能力,并在加拿大和美国进行销售。 C.美国的工程师建立了核反应堆以代替石油燃料发电厂。 d.俄罗斯农业歉收。

e.日本降低牛肉和柑橘的进口关税。

答:日本是制造品(M)的出口国和原材料(R)的进口国,其贸易条件由世界制造品和原材料的相对价格PM /PR来衡量。通过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和相对需求曲线(制造品相对于原材料)的变化可以确定贸易条件的变化。在以下的解答中,世界相对供给RS和相对需求RD反映的总是M和R的相对关系。假设所有国家都是大国,所以这个变化会影响世界的相对价格。

7

212112a. 中东石油供给的突然中断会减少原材料的供给,导致世界相对供给的增加。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将向外移动,压低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

b. 韩国汽车产量的增加会加大制造品的供给,导致世界相对供给的增加。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将向外移动,降低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

c. 美国发明的一种对石油燃料的替代品,可以降低对原材料的需求,进而增加世界相对需求。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将向外移动,提高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改善日本的贸易条件。即使日本没有安装核反应堆也将发生这种情况,因为世界对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了。

d. 俄罗斯的歉收会减少原材料的供给,导致世界相对供给的增加,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向外移动。由于俄罗斯对制造品的需求减少,会导致世界需求减少,所以世界相对需求曲线将向内移动,降低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

e. 日本将原材料关税下调将提高国内制造品的相对价格。这个价格变化将增加日本的相对供给,降低日本的相对需求,导致世界相对供给增加,世界相对需求减少(即世界相对供给曲线外移动,世界相对需求线向内移动),并降低制造品的世界相对价格,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

7.A国和B国有两种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用于生产两种产品X和Y。两国的技术水平一样,X是资本密集产品,A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分析下列情形中,两国贸易条件和福利的变化:

a.A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b.A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c.B国的资本存量增加。 d.B国的劳动供给增加。

答:在生产过程中,当一种要素供给增加时会导致经济的偏向型增长。无论哪个国家,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导致X产品产量上升,劳动供给的增加会导致Y产品产量上升。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所生产的产品。所以,A国应该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出口偏向型增长会使得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下降,但是,福利恶化型增长又使得该国福利水平的变化变得不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进口偏向型增长会使得一国福利水平上升。

a. A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上升(也有可能恶化,但可能性极小),B国福利水平上升。

b. A国贸易条件改善,福利水平上升,B国福利水平下降。 c. B国贸易条件改善,福利水平上升,A国福利水平下降。

d. B国贸易条件恶化,福利水平上升(也有可能恶化,但可能性极小),A国福利水平上升。

8、经济增长有可能改变一国的贸易条件,也有可能使之恶化。为什么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福利恶化型增长在现实中是不太可能的?

答:当一国贸易条件恶化的效应超过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福利增加的效应时,就会产生福利恶化型增长。发生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一国的经济增长必须有很强的偏向性,而且这个国家必须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一个足够重要的地位,这样它的行为能够对贸易条件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只有这些条件同时被满足,才会出现福利恶化型增长。但是,在实践中,这些条件很难同时被满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