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学案: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19e9f8b3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9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从历史解释角度了解王安石受到重用的原因。

从史料实证角度理解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

一、起用王安石 1.原因

(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深度点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最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发展经济、缓和阶级矛盾都服从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主要目的。

二、富国之法

1.目的: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4)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6)均输法:政府要求东南六路的发运使,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名师点拨] 王安石采取富国之举的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质是调整封建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三、强兵之法

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2.内容

(1)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农闲时练兵,战时作战。 (2)保马法:百姓可自愿申请养马,养马户可减免部分赋税。

(3)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 (4)设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提高武器质量。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53“学思之窗”,思考: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提示 (1)士兵素质低下,战斗力不强,形成积弱局面。(2)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军权和实行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将无常兵、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四、取士之法

1.目的:为顺利推行变法,选拔和培养人才。 2.内容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武学、医学、律学等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

(3)惟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中下级官员。

[名师点拨] 王安石认为,要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选拔人才和改革官制。而关键是改革科举制度,其中主要是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废除以华而不实的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要求考生联系当前实际,参加经义策论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