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年活动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科学管理年活动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1bab1b964bcf84b9d57b5c

许家湖一中“学校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工作,实现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人本化,积极贯彻落实全县“科学管理年”活动通知要求,不断探索学校管理的新路子,严谨治校,形成科学合理的良性运转的长效工作机制,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彰显办学效益,确保2009年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活动主题:

创新学校管理制度,推进教育和谐发展。 三、工作目标:

1、通过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创新、完善,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依法行使、有章可循、规范运作,促进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和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2、促进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和学校教师群体和谐共事;

3、保证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不受侵犯和教师正确行使教育权;

4、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和依法治校的落实,为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提供条件保障,推动我校教育和谐发展。 四、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实效。

为切实加强对“学校管理年”活动的组织落实与领导,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有效地开展和方案目标的顺利实现,特成立“学校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张运军

副组长:耿立合 杨秀志 刘培松

成 员:赵文华 张治河 邵俊杰 徐志兴 薛彦山 马绍永 孙佃同 (二)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坚持校长负责制,努力建造一支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勤政廉洁的领导班子集体。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实际,引导教干、党员把保持先进性的要求同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和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坚持自我教育,促进自我完善,实现自我提高;建立长效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把党支部建设成推动学校工作的战斗堡垒,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班子成员要通过学习不断开拓视野,以学习凝聚智慧,丰富知识,积淀涵养,增强素质,完善自我,努力做到思想上有活力,工作上有创新力,管理上有凝聚力;要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以及超前意识、到位意识和科学创新意识,要立足本职,勤学习、勤思考、勤工作,严于律己,敬业实干,主动服务,勇挑重担,敢于负责,勇于争先;要以身作则,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人,以实际行动带动人,成为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带头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三)加强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组织建设,促进民主管理。

建立健全教代会制度,组建学校工会组织,加强工会自身建设。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能,规范教代会程序,定期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审议学校的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年度计划、财务预决算、学校管理制度、经济管理制度、教职工生活福利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并作出相应的决议;做好工会干部的培训工作,提高管理能力;评议、监督学校行政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强化学校民主管理,使广大教职工牢固树立起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作用;不断加强校务公开力度,强化监督机制,促进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确保教职工和广大群众对校务工作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提高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良性运转的工作机制,保证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稳定、协调发展,推进民主管理机制的形成。

加强团建工作,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年轻教师尽快成熟,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活动氛围。

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关于开展惠安县“学校管理年”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围绕“学校管理年”活动的主题,通过教师例会、宣传横幅、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各种各样的宣传形式,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结合以“三小精神”为主题的师德讨论和学校管理制度(试行稿)意见征求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使“学校管理年”活动深入人心,让学校管理制度成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准则,并以此促使每个教师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同时加强部门间管理工作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为学校管理制度的出台与实施和管理年“活动”的顺利进行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

(五)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制度建设。

积极深化学校用人制度改革。贯彻有关人事制度改革精神,遵循“资格准入、按需设岗、平等竞争、严格考核、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聘用合同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力求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创新,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遵循“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先进性与现实性结合;以调动和鼓励积极性为目的,刚与柔结合;规范行为、结合实际和便于操作为思路,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活动要求,倡导“研究先于决策,服务大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和“目标激励人,榜样教育人,事业提高人,情感温暖人,活动感染人,生活关心人,制度规范人”的管理理念,构建、完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理性管理,即强调严密的组织结构,周密的计划方案,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的责任分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落实制度执行决策的督查上做好做实,使管理机制真正起到约束、规范和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融入非理性管理理念,即更加注重对人的尊重、理解和信任,更加注重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更加注重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关心教师的生活,尊重教师的人格,保障教师的权益,把教师资源视为学校的第一资源,构建人文校园,既使管理工作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又要在执行的操作过程中讲究领导艺术,注意情感投入,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实过程管理。

锻造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教育行为是学校管理之“本”。具有高度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富有改革创新、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精神的师资队伍才是学校的真正财富,是实现学校腾飞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我们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有效的校本培训、课改实验活动,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文化、业务素质和教育管理能力。

1、全体教师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明确职责,分工合作,转变观念,形成“博爱、民主、严谨、合作”的教风。牢固树立心系“三小”校兴我荣的主人精神、安定团结勤谨创业的集体精神、不计得失甘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的进取精神、苦中求乐张弛有度的乐观精神、宽松和谐活泼健康的人际精神;开展以“三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促进教师的师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水平的稳步提升。

锻造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教育行为是学校管理之“本”,培养教师具有高尚师德是学校管理之“魂”。领导要处处作好表率,一言一行从自己做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老师;树立典型,以激励、鼓励、正面教育为主,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注重细节修练,从言谈举止体现教师的文明、高尚风范,形成“领导当楷模、党员做示范、教师创榜样、学生树形象”的良好氛围。

有效开展惠安三小“师德之星”评选活动,培养教师高尚的师德和美好的人格。树立“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德育工作思想和正确的学生观,通过组织理论学习、德育工作论坛、德育工作技能竞赛,全面提高教师德育工作业务水平,培养一批德育工作能手;推广典型经验,积极营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氛围;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家长座谈会,

进行调查测评,协调家校合作,以推动整体性的家长教育及家长参与的教育模式。加大师德督查力度,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一旦违反师德规范条例,发生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现象,实行一票否决。

2、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惠安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方案》和《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围绕教育局和进修学校的工作部署,坚持以教师为本,以课题为动力,以活动为依托,以骨干带全员,以服务为宗旨,以效益为中心,以质量为效果,立足现实,牢固树立教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观念,组织和动员全体教师全面参与到教育教学科研中,强化教师的学校整体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改革、创新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文化、业务素质和教育管理能力,为构建新课程下的科研型师资队伍、促进我校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而努力。

(1)引领教师进一步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系统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理论培训。学校拟聘请进修学校的教研员及县课改宣讲团成员莅临我校做相关理论讲座,要求教师做好笔记,积极互动,勤于反思,切实领会新课程理念,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育人规律并内化为自觉行为,把课堂设计成学生展示、培养、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辅助者、参与者及服务者。

(2)根据我校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应用性为主,以行动研究为途径,以解决课改实验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核心,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科研重点,以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主攻方向,配合优质课、示范课的研讨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最优化,着重就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途径、方法等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确立实验课题、安排实验计划、参与实验活动、监督实验过程、考核评估实验结果,充分发掘教师的潜力,激发教师参与课改实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教师广泛涉猎相关学科及科学、艺术领域,改善知识结构,以应对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为课程实验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依托学校中青年教师研究式学习合作小组、导师制、教学骨干沙龙,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层面上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合作机制和群体发展的局面。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开发的有效机制,不断加强教师培养的过程管理,积极地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着力实施“名师工程”,通过开展校级中青年教师说课、上课、评课等系列岗位比武、教坛新秀评比等活动平台,充分展示老师们各具特色的教学风采,鼓励他们争优、创先、挑担子,积极参与各级课堂教学竞赛和岗位技术竞赛,让他们体验专业成长的乐趣,提高社会知名度、美誉度,打造三小名师,使更多的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3)加大集体备课、评课力度,完善教研制度。①集体备课:各教研组每周至少一次,课改年段每周至少两次,教案执行后,教研组长要及时组织教师反馈,并在课案的课后反思中体现;②听课:每位教师均要完成学校要求的听课节数(校级领导30节以上,处室负责人25节以上、年段长、教研组长20节以上,教师16节以上,青年教师要争取多听课),并认真评课交流,取长补短;③教育写作:每位教师期末至少上交一篇经验论文或案例分析,至少完成5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④培训及继续教育:各位教师应积极参加培训,完成继续教育规定的课时数;⑤公开课:每位教师在一学年内至少要在教研组内上一节公开课(或研讨课、观摩课等);⑥课题研究:各教研组、各教师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反思,结合理论学习,寻找对策,形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及时总结经验,经常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定期开展“我的教学困惑”问题会诊活动和“讲述我的教育教学故事”活动,突出“反思”、“互助”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让教师在理论与实践、困惑与办法、反思与重建、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中合作探究,充分发挥集体效益,增强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展现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提高教师说课、上课、反思、总结等研究水平,提高教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活动时,要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思,逐步形成实验、培训、管理、研究“一体化”

的良好运行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开展读书交流系列活动,打造书香校园。提倡教师人人成为“读书人”。我们将努力引导、鼓励、督促教师坚持阅读,使阅读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文化积淀的重要途径。让老师们紧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广泛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及其他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与学识的书籍,通过读书来充实自己,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在阅读中感悟生活,感悟人生,提升生命价值,找到人生的归属感,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要求人手订一份《福建教育》,各个办公室订有《泉州晚报》,坚持每周四晚上教师

例会前的教师读书心得交流;配合德育处完善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设立“读书交流”专栏;教研组要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自己所阅读到的好著作、好文章,观看到的好影片,听到的好讲座,向全校教师推荐,让学习成为习惯、成为工作,形成“读书日常化、教研生活化”的良好风气。 (5)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积极与外校老师交流。学校将定期派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把先进的理念与经验带回学校。要求每一位外出学习的教师学成归来都必须认真向全体教师做反馈、汇报,使学习成果成为全校教师的共同资源。同时提倡自我培训、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不断“履新”、“求新”,将先进的教育理念真正内化为自觉教育教学行为。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在职进修的机会,唤醒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意识,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

(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应体现在全体学生素质是否得到全面提高、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福建省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惠安县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方案》(讨论稿)和《惠安县中小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暂行办法》规范教学行为,继续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新方法,初步形成“围绕特长抓竞赛、围绕课堂抓考核、围绕质量抓教研、围绕科研抓提高”的学科特色建设,使实施新课程实验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2006年顺利通过县级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和市级示范校验收。

(1)全体教师要加强学习,确立“四个意识”(质量意识:认识质量是生命线,是教育永恒的主题;集体意识:学会合作,发挥群体优势;忧患意识:不苟安现状,力求在不断追求自我完善中提高和发展;教育改革意识:大力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紧紧围绕“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难点和关键,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宽松、和谐、教学开放、鼓励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体验提供充分的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反思和改进教法,实现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统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质量观,改革学生评价制度,积极实施新课程所倡导的多元、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围绕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授课要“实”,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作业要“精”,要求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并以此作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素质内涵发展、形成教学个性的有力举措,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注重小事做细,细节做实,有效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效益;严格按照“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教学研究工作”的要求,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的常规检查和巡课、听课、评课制度。学校行政将组成“课堂会诊”听课小组,分阶段在每学期定期不定期地组织“推门听课”活动,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课堂,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对执教者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以便今后扬长避短,督促帮助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促使老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第一阶段:要求各位行政听完自己所任学科的所有老师的课;第二阶段:要求各位行政听完全校老师的课。并根据《课堂教学评价量化表》给上课老师打等级分,倾听上课老师的个人反思,当天与上课老师进行交流;第三阶段:学校教导处、教研室汇总所有行政的听课评价表,对学校课堂教学的状况进行认真的分析,并提出书面的分析材料。严肃检查的过程、结果及通报制度,强化督查评估力度,提高达标要求;通过检查结果,研究改进方案,实施整改措施,维护督导评估的严肃性和评估结果的权威性;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整治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疲沓作风,实行师德、常规的一票否决制,将不认真执行教学常规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确保各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3)教导处要致力于学科教研组建设,加强常规过程管理,从“备课、听课、作业、调研、公开课”等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和评估,每次考核要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有的放矢,查找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努力形成公正、公开、高效的考核机制,建立教师档案袋,促进教师积极、主动发展;教研组长要严把备课关和撰写教案关,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合作备课,做到进度统一,目标统一,内容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