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巢宗祺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巢宗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205dede009581b6bd9eb6a

关于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的对话

作者:巢宗祺 文章来源:语文建设 2012年第3期

编者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正式颁布了。这个版本跟2001年的实验稿相比,有哪些改动?为什么要这样改动?在过去的十年中,有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新的课标中有没有答案???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课标组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敬请关注并参与后期的讨论。

问:在过去十年的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语文课程的功能定位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语文课程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又要利用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但是落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上,不同的教师之间,在理解上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做法和效果也大不相同。长久以来,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没有直截了当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没有给出一个定义。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明确回答这样的问题:“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样的课程?它的核心内容和任务是什么”您能首先谈谈这个问题吗?

答:对于这样的问题,的确需要有一个明确说法。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在研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时,课题组曾讨论过这些问题,但因为顾及长期以来语文教育领域里的种种习惯说法,希望在改革中先重点突破几个难题,在这一问题上暂时先维持旧状,减小波动面,日后展开广泛的讨论,在语文教育领域里基本取得共识后,再把在讨论中大家所接受的表述写入课程标准。所以在“实验稿”中,我们避开了对语文课程下定义的问题。

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是什么?回答这样的问题,有两种思路,一种是追问前人,一种是考察当下——研究当今时代的需要。过去我们讨论“语文”的内涵,往往就是追问它定名的由来,希望在弄清前人给这门课取名的意图之后,便可循着这条路走下去了。不过,知道“语文”这一名称的来历固然有利于我们讨论这门课程的内涵,然而不知道来历也无大碍。我们应该问—下:今天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程,如何设计语文课程?我们不妨根据今天的需要对这样一门课程重新定位。

我们认为,开设这样一门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本国的语言文字。说“语文”是“语言与文字”也好,是“语言与文学”也好,“语言与文章”也罢,其核心内容都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实用性的运用和艺术化的运用——为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事务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了表达对人、事、物、景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运用语言文字,通过形象抒发自己的情怀。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可能在它的基本功能之外衍生出新的功能,产生大量的附加值。语文课程在它学习与教学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专门性功能的基础上,也会产生出其他的重要功能。在这具有多重功能的课程中,我们应该紧抓核心不偏离,争取综合效益不偏废。 问: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包含丰富而重要的信息,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答:这一命题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说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应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第二,说明这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特点。

要注意,说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并不表示在对“语文是什么”的诸种

1

解释中选择了“语言”和“文字”这一说。的确,这一命题在字面上出现的是“语言”和“文字”,然而实际上,课程的内容涉及的是语言文字的“作品”——说话和文章,它们涉及各方面的实际事务,也少不了口头和书面的文学,其中也隐含着文化的信息。 在这门课程里,学生要学习的不仅是“语言”和“文字”,而且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要学会语言文字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量的字和词,包括它们的读音、含义、字形、结构、用法。但是并不是记住了几千、几万个字词,就算学好了语文。我们还要掌握一定量的由字词构成的言语运用范例,通过它们熟悉语言文字及其“作品”的构成方式,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从而学会根据表达目的、对象和语境的特点获取信息和表达交流的技巧。根据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语文的学习和教学须在“语言文字运用”上多下工夫,包括实用的语文运用和审美的语文运用。 那么,“语言文字运用”包含哪些内容?课程标准“前言”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也就是说,“语言文字运用”既包含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实用性语言文字运用活动,也包含运用语言文字的文学活动。例如,听取某个方面的消息报道或演讲,阅读某个产品的使用说明或某个课题的研究报告,向别人表达生活上的要求,讲述学习或工作中的建议,陈述自己的意图,等等。学生要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准确、熟练地从别人的语言材料中获取信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沟通。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的艺术,文学的阅读欣赏需要从语言文字中去体悟,文学的创作要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优秀文学作品的语言是极其丰富的,在阅读中,只有通过对作品语言的细心体味,才能感恬到作品的表达意向、情感态度、审美旨趣和文化内涵。进行文学创作,则是要通过语言,准确、细致、恰当地表现我们的生存世界和想象世界,表达人们的精神诉求。如果抛开语言文字因素来解读作品,分析作品人物和作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就会使文学的解读或创作失去依凭。文学离不开语言文字,同时文学阅读与欣赏也有利于丰富人的语言,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和趣味性,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驾驭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不是要使学生个个成为精通语言和文字的性质、要素、结构、特点、规律之类专门学问的学者,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课程内容不是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语用学、文字学、文章学、文学的知识拼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是要通过运用语言文字的范例和实践,学习如何在生活中、在本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可以作为一种媒介,人们通过它来认识世界,交流对世界的看法;然而,语言文字本身,也可以是一种认识、探究的对象;语言文字还有可能被人当成一种游戏、赏玩的对象。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语言材料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也应当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课程涉及的材料和话题,内容非常广泛,甚至有点驳杂。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接触并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及其表达方式,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以便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再从另一个视角来看,上世纪50年代,语文课程被分成汉语和文学两门课,理由是:语言属于科学,文学属于艺术,两者规律不同。我们后来又把具有不同规律的汉语和文学两门课合在“语文”一门课程里,这又从另一种角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这样一门多方面目标和内容综合的课程,在教学中,对它的定位容易产生偏差:使它成为以“实用”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以“审美”为基本目标的“语文”,还是“实用”“审美”等目标协调配置的“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综合性的课程,需要抓住核心任务,摆准多种关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协调,在教育界和社会各方的不同

2

需求和意见中寻求平衡。

问:多年来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讨论,人们提到过基础性、实践性、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综合性,等等,而近年来,讨论得最多的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您是怎么看的?

答:在我国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之说已有较长的历史,它的提出是对语文课程中一度以“政治性”“思想性”取代语言文字运用教学的状况的拨乱反正。语文教育界大力倡导人文性,则跟语文教育领域里过度的“技术主义”“功利主义”危机有关。 在这里,我们尝试对这两个名称作一个阐释:“工具性”是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能被人用以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种功效的特性。“人文性”是指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的人对有关事物、环境的主观能动反应的特性。

工具,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事物。面对不同的对象,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使用者,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者根据自己特定的需要和习惯,会寻求使用不同的工具。使用的工具不同,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工作的效率会有所不同。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不同,也会使目标的实现程度有所不同。讨论工具的价值,不能离开使用工具的目的,也不能不考虑工作的对象、范围和内容,还需要讲究使用工具的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

被用于谋取某种利益的任何人、事、物,都可以从工具性角度进行考察:一是是否符合使用者的实用目的,是否适合所应用的对象;二是是否能实现所谋求的利益、具有实际功效;三是谋取功利的途径、方式、方法、技能等的实践行动是否恰当。

讨论工具性,必须联系具体的事物和问题。离开具体的目的,离开使用者和使用对象、工作内容和范围,离开技术手段和实际功效,泛泛而论工具性的重要与否,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后面我们将联系语文教育的问题讨论工具性的价值。

“人文”一词,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

社会、文化对人的化育作用,是指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对人的影响和作用。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人在特定社会中,需要学会适应社会环境,接受文化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相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成为社会的人、文明的人。人没有经过文化的洗礼,缺乏教养,只有生物性,没有社会性,不能成为融入社会的文明人;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化育的结果不一样。

人对事物、环境等的选择与创造的能动作用,是指人在受到事物、社会环境、教育等“化育”的过程中所作的自主选择。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简单顺应当然也是一种选择,但更多的人是在接受某种“化育”的同时,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主动的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自我意识,缺乏生存目的、价值标准和创造能力,只能被动地接受规范、适应环境,那么这个人是不完整、不健全的。

对于人文性,需要同时关注文化性和个人性两个方面。人们高举人文性大旗,一方面强调文化,强调对人的教育、教化的必要性;一方面强调对人的关注,强调对人的本能需要、个性、潜能等的正视和尊重。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良好的环境,选择优秀的文化内容去教育人;同时还应该关注人在需要、个性等方面的差异,使人在社会化、文明化也就是“文化”的过程中,发展主观能动性,成为有个性、有独立人格、有精神追求和创造力的人。我们所希望的人文境界是,环境、教育对人的文化塑造和人对环境、文化的选择与创造,两者交互作用,和谐统一。

对于人以及与人相关的事或物,都可以从人文性方面进行考察:一是考察具体事物、环境、教育等因素构成的一定特质的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化育”状况;二是考察个人

3

对社会文化的自主“选择”与“创造”的状况;三是考察文化与个人交互作用的过程、方式和结果等。

对人进行人文性考察,一方面,考察什么样的社会文化对人产生了什么样的“点滴影响”或者“化育作用”,“影响”“化育”到什么程度,考察人如何在特定社会文化中成长发展起来,社会的事物、环境、教育等对人产生了怎样的潜移默化影响,不同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化育结果。另一方面,考察人在受到“化育”的过程中对事物、环境、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选择或应对——对特定环境和教育的被动接受、简单顺应是一种选择;对这样或那样的文化、教育有所选择,甚至有所创造,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独立人格、精神追求和创造力,这也是一种选择。

所谓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实际上还是考察人,因为社会文化所“影响””化育”的不是事物,而是与此事物相关的人。所以从人文性角度考察事物,是要从事物中发现,受到文化“影响”“化育”并对文化作出“选择”“创造”的人,在制造或选择、利用有关事物的过程中,投射进去怎样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情感趣味。

问: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点大家似乎都认同,可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却会发生种种偏差。例如在“工具性”旗帜下,曾有过这样的偏差:一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立意于实用,一味追求近期可见的刚性目标,放弃那些被认为没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与内容,压缩语文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教育功能。二是偏颇的科学主义,以自己所知道的自然科学知识来构建语文课程,在语文课程中仿照自然学科,推行客观、抽象、精确、标准化的思想方法。三是单纯的技术主义,脱离具体内容进行技能训练。在“人文性”旗帜下,也有这样那样的偏差。例如,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学性,以为语文课多学点文学作品,多讲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便是加强人文性了。也有人把人文性理解成文化性,注重语文对人的教化。那么,语文课程究竟需要怎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答:讨论语文课程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必须研究从事这方面教育的目的,要研究教育的内容及其范围、所要达到的目标、要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途径来实现有关的目标。 工具性教育是为让学生掌握能获得某种利益的工具而实施的教育,我们素来重视“学以致用”,实际上就是重视工具性教育。不过,人们谈论的“学以致用”的“用”,通常是指眼前看得见的实际运用,所以往往顾不到眼前无用、日后大有用处的事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表现是,使学生能运用语言文字这_工具,顺利投入听说读写的活动。语文教育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能力,体现了它的工具价值。在义务教育阶段,工具性的基本精神是:使学生基本掌握语言文字的工具,初步具备正确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 人文性教育是着眼于发展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以文化“影响”“化育”学生,并努力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和能动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表现是,使学生自觉接受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优秀文化的“影响”“化育”,增强文化意识和规范意识,提高思想文化品位,遵循社会文明的准则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包括书写和表达的规范;也要允许甚至鼓励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所选择,对语言的运用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提倡个性化的阅读、书写和表达。语文教育对于学生,一方面要求文明化、社会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趣味、个性、潜能和创新精神的健康发展。

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让学生围绕一百多个知识点进行反复操练就算是讲究工具性了?是不是像有的语文课那样,大讲思想道德修养、人生态度之类,就算是突出“人文性”了?或者语文课上,半节课讲情感态度价值观,半节课讲交流沟通技巧,就算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了?我们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应该体现在为了学会在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文学活动中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上,体现在联系实际、提高效率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学习材料和表达交流话题的选择上,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