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专著)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依托远程教育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专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3af8bf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b2

学生对生命的认识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刻。 是啊,如果没有经过生命的洗礼,她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怎么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人活着就要同形形色色的艰难险阻进行抗争与搏斗,而只有勇于去追求胜利、抗争命运,才能充分享受到生命的价值与快乐。

五、借助语文实践活动渗透生命教育

语文实践活动,特别是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学科中一个特殊的学习部分,其学习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为主,其学习内容多是一个主题。下面是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了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等课文后,进行的一次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看电影,谈启发”的一个环节。在交流彼此搜集到的“热爱生命”的故事后,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了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中,屎壳郎滚着它的粪球前进的一个小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屎壳郎遇到了不少困难,它的粪球足有它身体那么的大,前进的道路又不平整,到处是突出的小枝条、石块,天公也不作美,下起了人类不以为然,对于昆虫却可能致命的大暴雨。在观看的同时要求学生结合“热爱生命”这一主题思考自己对片段的看法、感受。在热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从这只小虫子身上看到了“万物皆有灵”,表示以后再也不小看这些虫子;有的学生将自己遇到困难时的心情与小虫子做了比较,从小虫子身上学习到了直面困难的勇气;有的学生则从小虫子中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体会到一些生命的哲理。例如:在教学《向命运挑战》之后我及时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让学生从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总之,我们教师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渗透。让学生更多的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语文学科中蕴含生命教育的内容广泛、方式多样,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贵州省教育科学院2014年科研论文评选鼓励奖)

21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贵州省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学校 褚寿福

小学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的学科,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常常借助语言思考和分析问题,表达思维,因此,训练学生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现状

自从事数学教育教学多年以来,在平时的听课中,教师经常出现如下现象: 1.几个学生的发言代替了整体学生的发言,更多的学生是做“忠实的听众”。 2.发言的同学语言罗嗦、词不达意、条理混乱、表达不完整。 3.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4.课堂上只听到教师的“精彩讲解”而很少听到学生的声音。 二、影响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方面 1、示范作用不强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自己应有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以示范。有意识地说好自己的示范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这样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有的教师“口头禅”太多,“那么”、“对吗”??这些词一节课要出现很多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形成这样的观念,养成这种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这对他们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教师提问方式不当: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及评价一般都比较单调。问题怎么样教师就“照本宣科”地读出来,而不管小学生能不能接受和理解。评价时,对就说对,错就说错。所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说”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有了“说”的愿望,他们才会情绪高涨,畅所欲言,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而相反如果提问及评价的方式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就连教学过程的连贯性也会受到影响。

3、教师轻视学生能力

许多时候教师总习惯用主观而又权威的口吻评价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权威性将扼杀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若长期这样下去,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将受到影响。

4、教师缺乏激励性语言

只有教师使用激励性语言,当学生有了想说话的愿望时,他们才会情绪高涨,畅所欲言,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在积极的言语活动过程中得到锻

22

炼和发展。而训练形式过于单一、老套,就难以让学生迅速产生说话动机,常在数学课堂中出现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现象。

5、没有创设说话机会:

目前有的数学教师为了赶进度,一个问题点到即止,没有真正从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考虑,教师不善于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课堂上常常好学生独领风骚,其他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沉闷已久,然后形成一种自然沉闷的状态,多数学生甚至沉闷一生。

(二)学生方面 1、自信心方面

当有的学生站起来面对众人说时就会有担忧:怕自己出丑,形象全无。这种担忧会导致他说话断断续续,语序不顺。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少语言实践,自信不足造成的。

2、学生身心健康方面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身心方面有缺陷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智力有问题,有的听力、记忆力较差等,而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

3、学生不喜欢阅,数学语言积累少,甚至不会说

我们有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量远远不够,缺乏丰富的数学语言积累。导致学生很少说,甚至不会说。

4、学生缺少自主学习:

我们还发现很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要老师及家长配合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其他因素:

1、我们农村周围交际的环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见到的和知道很少,所以无法提高表达能力。

2、农村家长还不能做过多指导,缺少与孩子应有的语言交流。 3、学生的听力、记忆力等也间接影响着语言表达能力。 三、采取的措施

(一)采取小组讨论、同桌交流,让学生发展数学语言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灵活运用新旧知识,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复合应用题“学校举行歌咏比赛,三年级参加24人,比四年级少16人,五年级参加的比三、四年级的总数多5人,五年级参加多少人?”时,我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题目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个年级的人数?(2)要求是哪个年级的人数?它与谁有关系?(3)题目中关键是

23

先求出哪个年级的人数?求四年级人数时容易犯什么错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让全体学生说,先说给同位听,并互相纠正语言中的毛病,再说给全班同学听,并要求学生用语言表达时要有条理、说清楚,这样大家的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说到求四年级人数易犯哪些错误时,我又提出:遇到类似“比四年级少16人”这样的语句叙述时,应如何理解才可避免错误?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大家都能说出:首先要弄清谁比四年级少16人,四年级比三年级人数怎样,待问题解决后,我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下课思考:根据这个题目的条件,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答?用这样的方法来拓宽学生思路,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同桌交流

如名数之间的化法:3平方分米4平方厘米=( )平方厘米,可让学生叙述:3平方分米就是300平方厘米,300平方厘米加上4平方厘米等于304平方厘米。简单的两句话,通过同桌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掌握思路,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习困难生,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学会叙述,正确地解答。

(二)教师要用规范的语言,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

教师的言语和行动,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无形教材。数学语言是最精确的,在这个方面教师的语言应做表率,教师的语言应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数学语言规范的教师他的学生表达能力也较强,表达也较准确、清楚、简练。如用“15÷3”编应用题,若编成这样:“有一天,妈妈上街买来15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哥哥和我一起把它们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请问你知道每个盘子放了多少个苹果吗?”就不算是最佳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后说:“你编的题目符合15÷3这个算式的意义,不过,老师觉得还可以这样说‘有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多少个’,是不是比你说的让人听起来更加清楚一些?”这样既肯定学生回答中正确的部分,又指出了不够简洁的不足,给学生以正确评价与引导。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

(三) 教师要有包容的心态,让学生敢讲,敢说。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其中也必然有许多不成熟,甚至幼稚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是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起码对学生来说挑战了自己,开动了思维。因此教师要包容,要鼓励,不要急于评价,更不要压制,惟,一种方法独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只要这样坚持不打压学生的积极性,久之,学生敢讲、爱想,就能呈现出积极的表达交流的学习氛围。

(四)鼓励学生完善数学语言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