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教案aa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逻辑学教案aa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46a359b4daa58da0114ad9

(3)简单判断划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二分法)

(4)复合判断划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负判断。 2.判断的作用

(1)判断是推理的推理的基本要素。(2)判断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工具。

二、 性质判断 (一)、性质判断的概述 1.定义 性质判断,又称直言判断,是指断定思维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传统逻辑把它称为直言判断。例如:

所有政法院校的学生都是学过逻辑学的。 有的秘书不是本地人。 2.结构

任何性质判断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1)主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概念,通常用符号“S”表示。

(2)谓项:表示被断定对象的性质的概念,通常用符号“P”表示。

(3)联结项:也称联结项,它是联结主项和谓项的概念,它表示性质判断的“质”,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一般用“是”和“不是”表示,在肯定判断表达中,联项有时可以省略。

(4)量项:表示所断定的主项的数量或范围的概念。一般分为三种: 全称量项,对主项的全部外延做了断定;所有的;符合表示为 。 特称量项,只对主项的部分外延做了断定;有;符号表示为 。 单称量项,所断定的主项只是某一个个别对象。 (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略

【思维训练题1】

某仓库失盗,有四个犯罪嫌疑人被传讯。他们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个人都没有作案。 乙:我们四个人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有作案。丁:我没有作案。

问:如果这四个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下列哪项判断成立?

A.甲和丙说的是真话。 B.甲和丁说的是真话。 C.乙和丙说的是真话。 D.乙和丁说的是真话。 E.丙和丁说的是真话。

(三)、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

周延性是指在性质判断中对主项、谓项外延数量的断定情况。

三、 关系判断

1. 关系判断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判断,它也是一种简单判断。例如: (1)某甲和某乙是同案犯。 (2)张三的罪行不重于李四的罪行。 (3)2加3等于5。

2、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的对称性 1.对称关系 2.反对称关系 3.非对称关系

5

案例:谁是凶手?

一个精神病医生在寓所被杀,他的四个病人受到警方传讯。警方根据目击者的证词得知:1.在医生死亡那天,这四个病人都单独去过一次医生的寓所。2.在传讯前这四个病人商定,每人向警方作的供词条条都是谎言。 每个病人所作的两条供词分别是:

A埃弗里:①我们四个人谁也没有杀害精神病医生。 ②我离开精神病医生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B布莱克:③我是第二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④我到达他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C克 朗:⑤我是第三个去精神病医生寓所的。 ⑥我离开他寓所的时候,他还活着。

D戴维斯:⑦凶手不是在我去精神病医生寓所之后去的。 ⑧我到达精神病医生寓所的时候,他已经死了。 请根据上面嫌疑人的供词,运用逻辑知识找出凶手。

四、 联言判断

1.复合判断定义: 在一个判断中还包含有其它判断的一种判断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句中的复句。 根据复合判断中联结项的不同,复合判断可以分为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和负判断等几种。复合判断的逻辑性质是由联结项所决定的。 2.联言判断: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 例如: (1)张三和李四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2)王某不但犯有强奸罪,而且犯有抢劫罪。

3. 逻辑性质(特征) :几种情况的同时为真(同时存在)。 4.结构:联言支(两个或两个以上),一般用符号P、q表示; 联结项,用逻辑符号“∧”(读作“合取”)表示。 联结项的语言形式有:“并且(和)”、“既??又”、“??而且??”、“??而??””“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 一个二支联言判断的逻辑形式为: 语言表达式:p并且q 符号表达式:p∧q(“∧”读做合取;“p∧q”读做p合取q)

【思维训练题】某地有两种人,分别是说谎族和诚实族。诚实族总说真话,说谎族总说假话。一天,有旅行者路过此地,看见此地的甲乙二人。他向甲提出一个问题:?你俩中有诚实族吗??甲回答说:?没有。?旅行者想了想,就正确地推出了结论。 问:以下哪项是旅行者作出的判断?

A.甲是诚实族,乙是说谎族。 B.甲乙都是诚实族。

C.甲乙都是说谎族。 D.甲是说谎族,乙是诚实族。 E.甲乙所属均不明。

五、选言判断

1.选言判断就是断定几种可能事物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的判断。

2.逻辑性质(特征) :几种情况的可能性,其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3.结构式(两部分)

(1)选言支(两个或两个以上)

(2)联结项(选言判断的逻辑联结项一般用“或者”、“要么”等表示) 4.选言判断的种类

6

根据选言支断定的事物情况是不是可以共同存在(是否可以同真),选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两种: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 实例:骑士与姑娘的故事

某岛上的人分为两种人:骑士和无赖。骑士只说真话,无赖只说假话。而骑士又分为贵族骑士和贫穷骑士。有一位姑娘想认识贫穷的骑士。有一个骑士,只说了一句话,就使这位姑娘相信他是一位贫穷的骑士。

问:这位骑士说了一句什么话?这位姑娘又是如何断定他是贫穷的骑士的?

5、运用选言判断时应注意的问题

1.选言支必须穷尽 2.不能混淆不同类型的选言判断

六、假言判断

1.定义 假言判断,又称条件判断,是指断定某一事物情况的存在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的判断。例如:

①如果他是盗窃犯,那么他就去过现场。 ②只有注射青霉素,小张的病才能治好。

③一个三角形等角,当且仅当它等边。

2.逻辑性质(特征) :一种事物情况是另一种事物情况存在的的条件。 3.结构式(两部分) (1)假言支。(两个:一个作为原因的称为“前件”;一个作为结果的称为“后件”) (2)联结项。通常用“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则??”表示。

4.假言判断的种类

根据假言判断所断定的前件是后件的不同条件,假言判断又可以区分为三种: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 例如:(1)如果死者是中毒而死的,那么死者就会有一系列中毒的症状。

(2)如果他犯罪,那么他有犯罪动机。

6、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 例如:(1)只有到过现场,才能实施偷窃行为。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7、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简称充要条件假言判断)

断定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事物情况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如:

古代某个国家有个奇怪的法律,犯了死罪的罪犯在被执行死刑时,还有一个生还的机会。即:执行死刑的两个刽子甲、乙 手里各拿一瓶外观一样的酒,其中一瓶是美酒,一瓶是毒酒。而这两个刽子手甲、乙又分别是一个说真话,一个说假话。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被允许向其中的一个刽子手提一个问题,然后根据回答判定这两瓶酒中哪一瓶是美酒,并把它喝下去。判断正确的喝完美酒后当场释放,而判断错误的也就被执行完死刑了。有位犯了死罪的智者就利用这个机会,喝完美酒后又重新获得了自由。 问:这个智者所提的问题是什么?他又是如何根据所得到的回答推断出哪瓶是美酒

7

的?

第四章 演绎推理

一、推理的概述

1.推理是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例如: (1)所有正在上诉的判决都是未确定的判决; ———————————————————— 所以,确定的判决都不是正在上诉的判决。

(2)只有获得律师资格证书才能从事律师事务; 张三还没有获得律师资格证书; —————————————— 所以,张三不能从事律师事务。

2.组成:推理由前提和结论两个部分组成。推理所依据的判断叫做前提;推理所得到的判断叫做结论。

3.有效性:一个推理形式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具有此推理形式的任一推理都不出现真前提和假结论。

二、推理的逻辑性——正确推理的条件

一个推理要能够得出真实的结论,必须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其一,作为前提的判断要真实;

其二,推理过程要遵守推理的规则。

三、推理的逻辑类别(种类)

据前提到结论的思维进程的不同, 可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据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蕴涵关系,可分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据前提的数量的不同, 可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

四、 直接推理

直接推理是由一个性质判断作前提而推出另一个性质判断作为结论的演绎推理。根据推理依据不同,可分为:对当关系直接推理、判断变形直接推理。 【案例】?江苏省某法院在解放初曾审理过这样一个案件:某乡妇女徐某被控与奸夫王某合谋用砒霜将丈夫杨某毒死,一审判处王某死刑,徐某有期徒刑5年。王某不服,提出上诉。上级法院重申这个案件时发现了疑点。为弄清事实真相,法院邀请某医学院法医系教师到当地开棺验尸。腐烂的尸体互相糅杂。他们在相当于死者腹部的地方取了些尸泥,并把案发后作为物证的死者用过的茶壶一并带回化验。结果表明尸泥和茶壶中都含有砷(即砒霜)的成分,据此认定?杨某是砒霜中毒死亡?。法院认为徐某既谋杀亲夫,又诬陷王某,将她加判15年徒刑,王某则无罪释放。此案在送最高人民法院华东分院复审时,办案人员认为徐某投毒的证据还不充分,便亲自到当地调查,再次开棺验尸,并且通过调查发现杨某生前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临死前的症状与砒霜中毒的症状也不符合。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终于确认杨某是因病死亡,将无辜的徐某释放。 请问:案件复审结论的得出是否妥当,请用逻辑学知识分析。

五、三段论

1.三段论的定义 :三段论又称直言三段论, 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两个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