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生命教育对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两岸生命教育对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4b17ee172ded630b1cb697

成果了。不过若以台湾的正式课程付诸实现来算,只有一年光景,比云南起步还迟,当下似乎看不出成效。

就像从前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一样,如今“生命教育”虽然折腾上路,终究还是循着过去由少数人把持掌握修订工作,而将个人独特的道德理论付诸实现的途径(但昭伟,2002b)。换句话说,它即使不失其知识性内容,仍旧无法摆脱特定哲学观及意识型态的影响,难以做到“价值中立”。其实教育实践不可能也无需摆脱这些影响,重点是教师对此应有一定的自觉辨识能力,从而做出明智取舍判断,以有助于自身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陈晓端等,2008)。

3 .悟性智慧

“生命教育”源自既有的伦理道德教育,并予以扩充创新,对新兴应用伦理学的推广应用便是例证。现行课程中有“道德思考与抉择”一科,显示一个人在进行伦理道德深思熟虑后,需要做出合情合理的价值判断与存在抉择,才算真正达成人格统整下的知行合一境地。整套课程以“人格统整与灵性发展”收尾可谓理所当然,一旦在感性和知性层面循序渐进后,于悟性中开发出潜能智慧便不无可能。灵性即精神性,倘若感性心理状态是心灵活动的起点,则悟性精神境界便属登峰造极。不过“顿悟”之前的“渐修”工夫实不可或缺。

“生命教育”最终目的即是触动学生的灵性开显,在西方社会里,乃由宗教教育来达成,本科课纲即明示此点。但华人社会并不具备西方那种单一宗教的文化底蕴,反而是多元信仰和人生信念充斥流行,有待另辟途径以充分体现灵性发展。引介世俗化非宗教的关怀伦理,或许是教育的另一种新模式(于天龙,2003)。在台湾大力将关怀伦理应用于教育实践的方志华,已使之衔接上儒家传统。不过这类中华本土的大传统,并不见得比台湾在地的小传统更具吸引力与生命力(余德慧,2007)。唯有让多元话语并行不悖,方才有助于各地的生命教育实践,落实扎根于后现代处境。

二、创新性前瞻

1 .生存竞争

在本论文的最后小节,我尝试提出一些创新性的前瞻观点,以利华人社会生命教育的推展执行。姑不论家庭教养与社会教化,生命教育在学校内制式化地教学,从幼儿园到大学都离不开教师。授课教师若无法掌握生命教育的精神,再怎么大声疾呼也是缘木求鱼。放眼看去,现今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可讳言地就是教导孩子习得一技之长,以令其日后顺利踏入职场,于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教育实践处于市场经济下的真实情况,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13

教师的教育工作已形成为在安定中求进步的专业,无论是台湾的“师资培育”还是内地的“教师培养”,其本身即属一段生存竞争历程。而一旦取得教师资格,进入职场已有所保障,便展开个人生涯发展时期。在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入行后非但不应高枕无忧,更需要接受在职进修或培训。无论是职前或在职的“教师教育”,专业伦理与职业道德实不可或缺(梁福镇,2003)。这包括教师本身的伦理道德修养,以及与学生、家长及同僚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伦理(张吟慈、林家兴,2007),它们都可以跟生命教育融汇贯通。

2 .生涯发展

在两岸各师范大学逐渐转型为综合大学的趋势下,中小学教师的培育或培养多来自一般大学。既然教师都是“过来人”,则无论于课堂上传授或融入生命教育课程,大可从自身由生存竞争时期步向生涯发展时期的经验分享展开讨论。如是结合言教与身教,相信能使学生较快被吸引至主题的探究中。何况整个生命教育类课程充满了伦理、人生、生死等情意面课题,教师即使要进行知识讲授,从自身体验出发,仍具有一定正当性。作为应用伦理一环的教育伦理,尤其是教师专业伦理,其实跟生命教育有着相当多的可能交集。

教师专业伦理常被表达于一系概念性守则或符码,以利记诵及奉行,例如诚实、公平、勤勉、互惠、关怀、勇气、正直、尊重等(黄乃荧,2007)。这些德性或道德价值其实也为生命教育所提倡,因此把专业伦理视为一部分教师生命教育亦不为过。有人质疑现行“生命教育”内容偏重中产阶层价值观,但中产生活却又不失为社会安定和谐的体现。中产教师生涯若于追求安定中,不忘为弱势族群发声进而争取权益,则不啻扮演起批判教育学所推崇的“转化型知识分子”角色(许志庭,2002)。以具有批判能力的教师推动生命教育,相信会是学生之福。

3 .生趣闲赏

人生是一段从生到死的终身学习历程,知虽无涯生却有涯。在短暂的人生中及时行乐同时知足常乐,跟积极进取奋斗打拼同样重要,这也是生命教育要包含探索发现生趣的休闲教育之原因。我在此把人生分为生存竞争、生涯发展、生趣闲赏三阶段,但它们并非也不必清楚划分,而是一道在不同年龄层有着不同偏重的渐层式连续统。年轻时奋斗竞争,就业后稳定发展,中老年静观闲赏,这就是人生大致的规律。生命教育必须扣紧这些去讲,才不至脱离现实,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

“生命教育”课纲中楬橥“态度必须公正,立场不必中立”的开放精神,这反映出教育改革下的后现代处境。由于华人社会没有像西方那般强而有力的宗教信仰传统,反而是儒道二家的人生信念深入人心,我乃提倡一套“后西化、非宗教、安生死”的“后现代儒道家”生命教育话语,以助世人安身立命(钮则诚,

14

2010b)。后现代的安身立命之道,乃是在商业化消费社会中,寻求做个自在自得的人之机会,亦即跟各式各样消费符号和平共存而不至失落(叶启政,2005)。由此可见学习让身心超然的生趣闲赏之重要。

结 语:教育生命的延续

至2011年中,我担任教师职务已历二十八年,对象从高职生到博士生都有,自认始终在从事通识教育、素质教育、全人教育,亦即后现代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我看来可以“各自表述,各取所需”,而后现代的特征则为“肯定多元,尊重差异”。模仿西方的通识教育相对于专门教育,大陆独创的素质教育系为消弭应试教育而发,而源生于台湾在地的生命教育则因缘际会扮演起德育的角色,这些正是两岸教育实践的现况。

从较宽广的视角看,生命教育应运而生,实为不让智育挂帅、科技当道形成教育的流弊。当然“知识即力量”之说非但没有消褪,反而更形兴盛;专门知识无疑是生存竞争的钥匙和利器。但成为专家的同时,还是要维持一个人的基本修养,此乃全人教育之真义。我目前任教于大学教育系所,对职前与在职教师传授生命教育课程,目的是延续教育生命的脉动。追求“安身”之道的同时,应不忘“立命”理想的实现,此即我对生命教育再思所得。

参考文献

于天龙(译)(2003)。《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N. Noddings着)。北

京:教育科学。 方志华(2004)。《关怀伦学与教育》。台北:洪叶。 石中英(2002)。〈教育与教育学〉。载于张斌贤等编,《教育学基础》(页1-28)。

北京:教育科学。 向 春(2008)。《群性群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牟宗三(2005)。《生命的学问》。桂林:广西师范大学。 何仁富、汪丽华(2009)。〈生命教育的学理基础、核心价值及实践模式〉。载于

云南省教育厅编,《“中国生命生存生活论坛”论文集》(页84-98)。昆明:云南省教育厅。 但昭伟(2002a)。《思辩的教育哲学》。台北:师大书苑。 但昭伟(2002b)。《道德教育——理论、实践与限制》。台北:五南。 余德慧(2007)。〈台湾生命教育的社会文化界面及其论述的生产〉。《教育资料与

研究专刊》,117-128。

15

吴梓明(2009)。〈学校的德育与生命教育:香港经验的反思〉。载于朱小蔓、金

生鈜编,《道德教育评论?2008》(页176-188)。北京:教育科学。 李 岗(2008)。〈生命教育的概念分析〉。载于铭传大学师资培育中心编,《教育部97年发展卓越师资培育计画“认识新兴重要教育议题”专刊》(页14-25)。台北:铭传大学。 车文博(2003)。《人本主义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 易连云(2007)。〈论生命?实践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载于朱小蔓、金生鈜编,

《道德教育评论?2006》(页25-33)。北京:教育科学。 胡 适(1996∕1918)。《中国哲学史大纲 卷上》。北京:东方。 胡劲松(译)(2001)。《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W. Brezinka

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范瑞平(译)(2006)。《生命伦理学基础(第二版)》(H. T. Engelhardt, Jr.着)。北京:北京大学。 孙效智(2004)。〈当前台湾社会的重大生命课题与愿景〉。《哲学与文化》,364,

3-20。 徐敏雄(2007)。《台湾生命教育的发展历程:Mannheim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台

北:师大书苑。 张吟慈、林家兴(2007)。〈迈向专业的里程碑——谈教师专业伦理〉。《教师天地》,

148,19-26。 张盈恩(2010)。〈美国征求合成生物学伦理意见〉。《法律与生命科学》,4(3),

46-47。 梁福镇(2003)。〈师资培育与职业伦理:教育伦理学观点的分析〉。《教育科学期

刊》,3(2),138-152。 许 笛等(译)(2006)。《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

(E. C. Lagemann着)。北京:教育科学。 许志庭(2002)。〈教师做为转化型知识分子的可能性、限制与实践方向〉。《教育

研究集刊》,48(4),27-52。 陈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湾之发展概况〉。《哲学与文化》,364,21-46。 陈桂生(2009)。《教育学的建构(增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陈晓端等(译)(2008)。《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G. L. Gutek着)。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傅伟勋(1994)。《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台北:正中。 彭正梅等(译)(2006)。《普通教育学──教育思想和行动基本结构的系统的和

问题史的引论》(D. Benner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钮则诚(2004a)。《生命教育──学理与体验》。台北:扬智。 钮则诚(2004b)。《生命教育概论──华人应用哲学取向》。台北:扬智。 钮则诚(2004c)。《教育哲学──华人应用哲学取向》。台北:扬智。 钮则诚(2010a)。《生命的学问——反思两岸生命教育与教育哲学》。台北:扬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