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泰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农化服务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湖南泰谷生物肥料有限公司农化服务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6548dcdaef5ef7ba0d3ce0

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分别来自空气、水、土壤、肥料,其中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其余13种来自土壤和肥料,土壤中所含的氮、磷、钾是很难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要靠施肥来补充,俗话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可见收获的好坏和化肥的关系。

四、 作物对肥料吸收利用方式

作物吸收养分主要依靠根系,各种作物都有庞大的根系,并有向下延伸的生长习性,距根尖1厘米左右的根毛区是吸收养分最活跃的区域,根毛的数量很多,如果把一株小麦的根毛连接起来,总长可达20公里,因此,根在土壤中吸收养分的面积是相当大的,根系越发达,吸肥能力就越强。根系吸收养分主要靠质流、扩散和截获三种方式。 质流是指通过作物的蒸腾作用,使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着土壤水分迁移到根的表面被根吸收的过程。扩散是指作物根系不断吸收土壤中非流动性的养分,使得根际附近的养分浓度相对低于土体其它部分,致使土体内的养分浓度与根表面土壤之间产生养分浓度差,因此就产生了养分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根表面迁移被根吸收。截获是指根系与土壤中的养分直接接触,进行离子交换,不通过运输被根吸收,截获吸收养分的多少,取决于根系与土壤接触面积的大小。

从根系吸收肥料的特点来看,施肥应该注意深度和位置,使肥料集中在根系密集区,增大肥料与根系的接触面积,施肥也一定要注意结合浇水,使肥料溶解在水中,能够以质流和扩散方式被作物吸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也可以防止肥料烧苗。

由于碳、氢、氧主要由水和空气提供,而氮、磷、钾由土壤和肥料提供,因此把氮、磷、钾称为肥料三要素。

五、 土壤养分的类型及与施肥的关系

土壤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按其溶解的难易程度和对作物的有效性,可分成5种类型: ①水溶性养分:指溶解在土壤溶液中的各种养分,作物是可以直接吸收利用,对作物是高度有效的; ②交换性养分:指土壤复合胶体上吸附的各种养分,它们是水溶性养分补给的来源,作物通过根系离子交换吸收;③缓效性养分:指土壤矿物中较易分解释放出来的养分,是有效养分的贮备;④难溶性养分:指土壤矿物中难以分解,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但这种养分土壤中的含量很高,是作物养分的贮备和来源;⑤有机态养分:有机质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化合物,这些有机化合物必须经微生物

11

分解之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吸收土壤中有效养分,待微生物死亡分解之后,这些养分很快释放出来,被作物吸收。由于有机态养分比难溶矿物中的养分容易释放被作物吸收,因此常把这种养分的大部分认为是有效的。

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各种农业措施,如改善土壤温度、水分、通气、酸碱度,可以加速土壤难溶性养分向速效易溶方向转化,提高土壤有效养分的含量,有利于减少施肥量,提高施肥的经济效益。

六、 我国土壤的分布特点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与气候带及地带性植被分布相一致,气候带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随着温度变化,相应的土壤类型是热带的砖红壤(海南、广东、广西),南亚热带是赤红壤(广东、广西、湖南),中亚热带的红壤(江西、湖南、湖北),北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安徽、江苏),温带的棕壤(河南、河北),寒温带的针叶林土。

从东到西的分布黄棕壤(江苏) 黄褐土(河南) 褐土(山西) 栗褐土(陕西) 黑垆土(甘肃、陕西) 灰钙土(新疆东部) 漠土(新疆中、西部)

总体趋势是南方土壤偏酸,钾素缺乏严重,北方土壤偏盐碱化,微量元素有效性差,东部土壤中性,氮、磷、钾养分普遍缺乏,西部土壤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

七、 各种土壤施肥要点

土壤的种类比较多,从质地上分,有砂土、粘土和壤土,从水分状况有旱地、水田,从土壤理化性质上分有盐碱土、酸性土,不同土壤性质不同,施肥要求也不同。

砂土是肥力较低的一种土壤。其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均较低。砂土中的黏粒含量少,保肥能力差,养分易流失,肥劲猛却短,没后劲。但砂土却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土性暖,供肥好,施肥后见效快的优点。正如人们常说的“砂土发小苗,不发老苗”,确切地反映了砂土的供肥特性。 砂土上有机质易分解,所以应大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强保肥能力,防止作物后期脱肥。砂土施用化肥,因其肥劲猛,缓冲能力差,若1次施量过多,容易引起烧苗或养分流失。因此,砂土施用化肥应“少吃多餐”,分次少量施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可明显提高化肥利用率。

12

粘土供肥特性与砂土不同。粘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保肥性能强,养分不易流失。但粘土供肥慢,施肥后肥效慢,肥劲长,土壤紧实,通透性差,作物生根也难。群众称这种土壤“发老苗不发小苗”。这种土壤土性冷,有机质分解矿化慢,所以应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施用化肥时,因土壤的缓冲容量大,保肥性能强,1次多施不至于造成烧苗或养分流失。但氮肥不能过多施用,以免后期因肥效过分发挥,使作物贪青晚熟,从而导致减产。

粘土土质较粘,粘粒含量高,对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强,而且土壤溶液中的养分扩散速度慢。因此,要掌握好化肥施用的位置,如磷肥和钾肥应尽量靠近作物根系,并且及时浇水,以水调肥,提高肥效。

水田施肥主要掌握选择肥料品种,避免选用养分容易流失的肥料如硝铵、硝酸磷肥等,氮磷钾按比例配合,追肥要及时。

旱地土壤水分供应不足,阻碍养分在土壤溶液中向根表面迁移,影响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在施肥的原则上应大量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内部大小孔隙配合得当。这样既可保留大量有效水分,又可使土壤多余水分及时下渗,还能防止地表雨水的径流损失,从而提高土壤蓄水和保水能力,使得有更多的水分供应农作物。氮、磷、钾肥应配合施用。旱地因水分供应不足,施肥效果差,特别是磷和钾在干旱条件下植物更易缺乏。养料配合适当,能促进作物的根早发、快长和根在土体中的伸展,以及地上部的生长发育,从而扩大根系与土体接触面积,增强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能力,使得形成干物质的水分减少,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和施肥效果。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盐土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碱土是含碳酸盐或重碳酸盐土壤,pH值较高,土壤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出苗。

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有机肥料和高效复合肥为主,控制低浓度化肥的使用。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保苗。高浓度复合肥无效成分少,残留少,化肥的用量每次也不能过多,以避免加重土壤的次生盐渍化,施过化肥后应结合灌水,以降低土壤溶液浓度。

盐碱土在有灌溉的条件下选择硫基或氯基的复合肥产品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氯基的产品盐分更容易被洗掉,而硫基的盐分虽然不易洗掉,但硫基的危害相对较小,总体评

13

价硫基和氯基的产品对大多数作物生长而言影响很少。 酸性土是指土壤溶液pH< 5.5的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东北也有少量分布,酸性土地区一般为降雨量较多的地区,南方地区酸性土壤有效磷含量普遍较高,而速效钾含量较低,施肥应该注意:①有机肥配合化肥一块使用,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②避免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铵、氯铵,增强土壤酸性;③避免施用单一肥料,氮、磷、钾配合使用,最好使用三元素复合肥;④施用石灰调节土壤PH。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