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思维下城市电影的审美价值探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视觉思维下城市电影的审美价值探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c45dd877232f60dccca132

像符号为构成元素、以视知觉可以感知的样式为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的统称”。

(10)

视觉文化

源于影像媒介的产生与传播,特别是电影艺术的出现为视觉文化奠定了丰厚的土壤。对于视觉性标准的认知,学者马丁·杰(Martin-Jay)提出了视界政体(Scopic Regime)的概念。视界政体是处于视觉中心主义传统上形成的一套以视觉性为标准的认知制度甚至价值秩序,在视觉中心主义的思维下,视觉对象的在场与清楚呈现或者说对象的可见性为唯一可靠的参照,以类推的方式将视觉中心的等级二分延伸到认知活动以外的其他领域,从而在可见与不可见、看与被看的辩证法中确立起一个严密的有关主体与客体、自我与他者、主动与被动的二分体系。

在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是影视内容生产与影视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传通行为。实际上“看”的过程是视觉思维的审美建构和形成的过程。由于视觉思维在审美表达上具有“距离性”的特征,因此视觉审美过程往往被看作是对对象的一种纯形式地认知,这种单纯强调视觉“认知属性”的理解,强调了认知性感官对于把握世界意义与其他感观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心理学中把视觉和听觉作为“远距性感官”。视觉思维所重视的图像所具备的具象、直观和蕴含情感等特点,都与审美密切相关。

(一)导演的视觉思维表达

电影艺术的基本思维模式就是直观的视觉思维构成,通过视觉形象的建构来表现完整的内容。视觉形象是通过单一的镜头之间的连接完成的,镜头内容是通过各种造型的元素序列组成,电影导演就是完成这种造型元素,并通过视觉思维充分表达造型艺术以形成审美艺术的表达。

叶伟信导演的城市电影《大城小事》以上海为背景,影片里城市笼罩在一层薄寒浅绿之中,这种绿色在天空、花园、建筑中若隐若现,这种带有温和、亲切感情属性的颜色使得上海变得宁静,不再忙碌,不再喧嚣,为了强调“小事”,城市在绿色的滤镜下形成了强烈的主观倾向,以此强化电影的主题。

电影作为一种主要的视觉艺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然而随着电影思维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以视觉为中心的新的电影创作理论正悄然形成,其显著的特征是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的转型,使得电影由话语中心范式向图像中心范式转变。

(11)

这种

转变与电影商业化诱因不可分割,但导演的视觉思维与审美情趣则是完成这一转变的直接推动原因。于是视觉思维从逻辑叙事向断裂和碎片化构造变迁,电影的视觉文化从理性文化向快感文化转变,视觉思维的审美表达达到了极致。

(二)摄像镜头的城市视觉意境营造

与绘画等艺术表现相比,电影艺术的意境显然是“同构”的,强调艺术所生发生的自然韵味,而电影艺术更胜一筹的是它的复合协同表达模式,镜头使用、光影与色彩模式以及音乐音响模式,由此形成的蒙太奇效果是创作视觉意境的曲意表达。

作为修辞格中“形容词”意向的空镜头使用,如同水面画卷中的留白却不同于画面的空白,它“画外留韵,镜生像外”。影片《芙蓉镇》开场展开的就是一幅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南方古镇上特有的生活画卷,以此反映那个历史时期特有的社会风景,这种空镜头的使用隐晦地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相相的处境。

电影中光、线、景的使用是电影造型艺术的重要实践,不论是自然光还是人工照明,通过光线使用渲染影片气氛,突出影片中主人公的形象物质。在电影《城南旧事》中,影片一开始出现的是颓败的北京旧城墙,风中抖动的荒草,以及远去的蜿蜒起伏的古长城,这些带有明显怀旧性质的镜头,开启的是一道文化之窗,更是一种心灵空间。

通过镜头完成视觉意境的营造,需要对美学有较深的了解,对诸如意境、意象、神韵和气韵等有较为透彻的理解,那么在欣赏影片时对于景深的变化、光线的使用、焦距的处理以及镜头的组接,都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并由此形成个体的视觉思维,进而影响到电影视觉文化的建构。

(三)画面组合完成的视觉思维审美

和绘画艺术相比,电影的机械客观性因素明显增多了,在机械的作用下,电影画面更加趋向于形象上的客观真实,不过一个孤立的画面无法阐述创作者所需表达的特定情感,电影的表意取决于影像之间形成的逻辑关系,也就是说,画面之间的衔接组合构成了新的意蕴和时空。画面的意义取决于电影中上下文的关系,由此形成上下关系的修辞,每个个人因为个体的趣味、文化修养、道德理念以及个人修养等的不同,也会对电影产生不同的审美价值判断。

电影影像往往要借助于蒙太奇和长镜头来完成视觉思维文化的建构,城市电影的光影对比强化了蒙太奇使用的内在需求,思维蒙太奇是建构于相似性事物基础之上的修辞,《摩登时代》中把走出地下铁道的人群与羊群连接于一起加以表现就表现出了鲜明的组合特征,强化了城市电影的特有视觉组合的辩证关系。

参考文献:

(1)阚培军,论电影视觉思维对电影审美意义生成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傅世侠,关于视觉思维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3)颜纯钧,电影的读解,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6页。 (4)金天逸,电影艺术的科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79-102页。

(5)陈晓云,城市空间的多重言说——当代中国城市电影的视觉建构与文化想象,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第40页。

(6)刘琦 战迪,电影中都市意象的镜语表达,华章,2012年第7期。

(7)科林·麦克阿瑟《中国盒子与俄罗斯玩偶——寻找无形的电影城市》,[英] 大卫·克拉克编《电影城市》,林心如、简伯如、廖勇超译,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 年版,第24—25 页。

(8)周鸿铎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年版,第182页。 (9)董映颉,浅谈欧洲文艺电影中的视觉表现与非视觉审美,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第1期。

(10)张舒予等:《视觉文化概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11)周宪:《论奇观电影与视觉文化》,《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