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陈先奎考前精讲30题(2008年)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考研政治 陈先奎考前精讲30题(2008年)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e60740be1e650e52ea99e1

在全党进行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周恩来提出要从国家制度方面想办法来扩大民主,以便有效地纠正和克服官僚主义。

⑤执政党必须接受来自党内外的监督。邓小平在中共八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无论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其关键都在于发展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发扬我们党的传统作风。

⑥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适应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干部提出了加强学习、努力做到又红又专的要求。20世纪60年代初,他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了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战略措施,并把这个问题看成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

专题七 以人为本,解决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

1.何谓以人为本? (解题思路]

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们对自身需求的满足程度和自身发展的实现程度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怎样做到以人为本? (解题思路]

具体地讲,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利益为本,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3.以人为本与分配问题、与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问题相结合。 [解题思路]

(1)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问题的政策措施:

一方面,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开支、扩大就业、提高福利补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解决差距过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调整:保护合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提高低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阶层,取缔非法收入,重点是着力提高低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规范劳资收入分配比例,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扭转差距扩大趋势。 (2)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问题要正确处理哪些关系: ①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②先富和共富的关系。先富是手段,共富是目的。先富要带动后富,促进共富,为共富起带动、示范和奉献作用。

③既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又要反对平均主义,不能因为贫富差距否定邓小平理论,更不能走老路、旧路,搞平均主义,

(3)如何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破除平均主义,我们的方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过拉开差距调动劳动者积极性,重心在效率。十六大前后,重心就开始向社会公平转移,就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按照共同富裕的要求,在不影响效率的前提下,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的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十七大明确强调,初次分配、再分配都要注意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重心转向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应该也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4)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与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问题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是指导思想,解决好分配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具体实践。因为在当前我国,分配问题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心课题,合理的收入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分配问题解决好了以人为本就落实得好,人民群众就拥护,和谐社会建设就有积极性,就有依靠力量。 (5)和谐社会建设与解决分配问题的相互关系:

通过解决贫富差距过分悬殊和分配不公问题达到分配公平和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的,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因为公平与正义是和谐社会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所谓和谐社会建设,就是按照社会公平的要求,解决分配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问题,形成一个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所以,分配公平落实了,社会公平做到了,和谐社会就体现了,以人为本就贯

彻了,人民群众就支持就拥护,和谐社会就有基础。

4.以人为本与教育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教育优先发展。 (解题思路]

(1)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和措施:

①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②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③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规范教育收费。 ④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

⑤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2)教育优先发展的主要措施:

· ①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把各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轨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②把实施科教兴国、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

③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各级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财政责任。 ④鼓励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奖励发展基金,吸纳各种社会教育捐赠。

⑤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生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进一步全面落实和完善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

13

的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形成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3)以人为本和教育的相互关系:

以人为本是指导思想,教育以育人为本,解决教育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措施、具体实践。因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基础,涉及人民群众最基本的受教育权和平等地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所以教育公平实现得好,以人为本就抓住了根本,和谐社会就有基础,人民群众就支持和拥护。 [相关链接]

(1)重新规划医疗卫生改革的政策措施:

①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健康事业放在第一位,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②坚持维护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把营利与非营利分开,使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事业服务; ③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但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④鼓励社会投资,促进医疗卫生产业健康发展;

⑤统筹兼顾,促进医疗卫生、医疗保险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同步改 革,同步发展。 (2)推进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目标与要求:

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 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5.经济增长中的人的因素。 (解题思路)

人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说明人作为主体在经济增长中处于中心地位。一方面,人的需要是人们进行再生产、推动经济加速增长的出发点和原动力;另一方面,人在不断满足需要的过程中改造自己和提高自己,并在自身引起新的需要的同时,成为又一个社会再生产和经济增长过程的开始。

6.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民惟邦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解题思路)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比较优秀的思想成果,在“主权在君”的前提下,比较重视子民的基础作用,比较尊重作为君主统治基础的子民百姓。 (2)“以人为本”,虽然在形式上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共同性,但是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①价值目标不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中的“以民为本”的价值目的是为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

②“人”与“民”的历史地位不同。以人为本,强调人是社会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而古代民本思想讲的民,是统治者的子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对象。

③“人”与“民”的内涵不同。中国古代的“民”不包括君主、官僚和各种统治者。而“以人为本”是在最广泛意义上来界定“人”的,它既指人类,又指人群,同时还指有差异的每个人,就是社会上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上所有的人。

(3)“以人为本”与古代的“以民为本”的思想,虽然从表面上看有相同之处,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但是,在价值目标、社会地位和概念内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掌握他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我们全面地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含义,在实践中自觉地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7.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性论与当代西方的人权外交。 (解题思路K

(1)资产阶级人性论都是抽象的人性论,如“人性自私”等说法,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揭示人的本质,就在于真正地说明人的社会属性。所以,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论是错误的,哲学上从抽象理性出发,是唯心论;历史上是把资产阶级的本质属性夸大为全人类的人性与本质,实践上是早已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

(2》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是指西方国家把人权作为外交工具加以使用,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主张人道主义干预,实质是借口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推行西方的价值观念,搞强权政治,谋取霸权利益。

(3)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包括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精神属性本质上属于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基础,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但社会属性又制约着自然属性,使人的自然属性有别于动物属性;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在人的后天实践活动中形成并发展变化的,具有后天实践性、社会历史性、相对性和阶级性四大特征,而不是先天的、抽象的、超历史的或纯粹理性的东西。所谓“人性恶”、“人性善”都是把人性看作先天的、抽象的、超历史的、一成不变的产物,而资产阶级关于“人性是自私”的观念,就是把特定条件下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当作抽象的、超历史的、超阶级的普遍人性。

8.现代西方哲学酌人本主义思潮。 (解题思路)

(1)人本主义哲学的特点: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主要 代表有叔本华、尼采、萨特等。 (2)人本主义哲学的主要命题:“存在先于本质”;“人是目的”;“科学是 当代人非人化的根源”。 9.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 , (解题思路]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原则。一般的人本主义者以抽象的人为其出发点,而唯物史观则是从现实的人出发的。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想,就是它的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我们共产主义者的以人为本的最高标准。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既以人民为创造主体、为动力、为实现人民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又以人民为根本目的,为创造成果的享有者,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享”。 (1)作为历史观,“以人为本”的“人”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唯物史观所说的人是指处于特定社会关系下的实践着的现实的人。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所说的人,就是指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主体,即广大人民群众。这种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2)作为价值观,“以人为本”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为了人民的根本目的。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就是人民本位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位。“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作为思维方式,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又要确立人的尺度。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建立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把对客观规律的运用服从于以人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了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14

10.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毛泽东当年在延安与黄炎培关于“兴亡周期律”的著名谈话及其在进北平时关于“进京赶考”的谈话。’ [解题思路)

(1)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参见上题)。

(2)毛泽东对于“兴亡周期律”的论述,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决定作用,只有人民群众才能创造历史,通过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发扬民主,就能避免“兴亡周期律’的怪圈;同时“进京赶考”也是强调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主体作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接受人民群众的考验,只有经过人民群众的考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的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一个新中国。而且人民群众的检验是一个过程,分成不同阶段。在革命阶段经受考验的革命党,作为一个即将在全国执政的执政党能否经得住新的考验,是又一个新的课题,毛泽东讲“进京赶考”重点讲的是人民对执政党的考验。

专题八 资源、能源,环境问题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传统发展观中的增长与发展。 (解题思路]

(1)传统发展观把发展归结为增长,国民生产总值(GNP)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单纯的经济增长是传统发展观的实质,追求经济增长和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支配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2)但是,传统发展观在追求快速增长的实践中遇到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方面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没有发展的增长”,我国也出现“大跃进”片面强调高速度而带来的结构、效益、速度的严重比例失调;另一方面是严重的全球问题,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即忽视了传统发展的“环境成本”。

传统发展观把发展等同于增长,片面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必然会过度地索取与消耗自然资源、大量地排放污染物,造成自然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被破坏,背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3)所以,国际社会在20世纪70年代,传统发展观发生了两个重要转变。 ①明确了增长不等于发展的结论。人们看到,增长只表明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发展则不仅强调产出的增长和生产的速度,而且更注重与产出增长相关的生产、就业、消费等结构上的变化和分配上的变革。

②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强调当代人的发展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延续和发展人类自身,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统一。

(4)中国改革发展进入21世纪前后,实现了由传统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再到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进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以人为本”不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人民,人民是创造主体,而且也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民,人民是创造成果的享有者,“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全面协调可持续强调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永续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五个文明”协调发展。

(5)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的辩证统一。一方面,全面发展包含重点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不仅在经济指标方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在社会指标、精神生活、民主自由法治与生态环境方面,强调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重点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前提,为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服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6)十七大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原来所讲的经济增长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是指实现更多的产出,主要是数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指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求有结构的改善和质量的提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也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及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等。

所以,一方面,发展以增长为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是如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四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在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上做到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五是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六是保障产品安全 和质量。

2.发展为第一要义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解题思路]

(1)科学发展观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主题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是强调发展经济,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物质基础,与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一脉相承、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完善和与时俱进。

(2)科学发展观既强调全面发展和统筹兼顾,又强调以经济建设为重点,既统筹兼顾,又抓住主要矛盾推动全局,重点是以全面发展为前提、为基础的重点,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遵循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遵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全面协调的基本要求。

全面是包含重点的全面,全面发展本身就又包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在经济指标方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要在社会指标、精神文化生活、民主自由发展、环境指标等方面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

(3)科学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与党的基本路线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相互关系:“以人为本”是根本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提供物质基础,离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偏离“以人为本”的方向,经济建设也就失去真正意义,甚至会对人、社会、自然的协调与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以人为本”是保证经济建设走上科学发展轨道的根本指针。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解题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是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为发展中国特色

15

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4.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解题思路]

(1)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针: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国家和政府大力增加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力度。

(2)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措施:

①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

②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培养新型农民,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④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

⑤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济组织,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改革。 ‘ ’ 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⑦切实加强领导,大力增加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力度,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土地占用,不能以大量占用土地为代价推进城镇化。另一方面,要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的进程。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农民的下一代推进城镇化,通过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特别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大部分新一代劳动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或专长,使之有能力在城镇安家立业。

(5)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措施:

①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③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大带小,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农村城镇化为中心环节,改变城乡二元经济格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④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培养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⑤国家和政府要大力增加对农村农业的投资力度,深化农村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5.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与增长方式转变。 [解题思路)

(1)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又好又快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是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以效益和质量为中心,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有质量,讲效益,体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的道路,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正确处理以下关系:

①投入和产出的关系。从高投入低产出转向低投入高产出,少投人多产出,提高投入产出水平。

②速度和效益的关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速度与效益相结合,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经济发展道路。 ③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和开放利用资源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节约优先,节约与开发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的状况。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怎样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科学发展讲不讲速度,怎样讲速度?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抓住时机,加快速度,讲究效益和质量,坚持速度和质量、效益的统一。

①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关键是发展经济,而发展经济必须有较快的发展速度。邓小平同志把速度问题提高到政治高度,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速度,在国际上就会处于被动地位,受制于人,经济落后,不仅国内政局难以稳定,而且在国际事务中也难以发挥作用。近年来,中国之所以国际地位提高、发言权增加,就是由于中国已经开始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就是因为中国保持持续长期的快速增长。

②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不是不讲速度,而是要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中以效益质量为中心,遵循速度和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追求有质量、有效益、有市场需求而又体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与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

③科学发展不是不讲速度,而是坚持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要求速度与效益的统一,追求一种又有质量又讲效益,又能体现以人为本又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的经济增长。 (4)科学发展观与增长方式转变的相互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思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具体实践。增长方式转变以科技自主创新为中心环节,要求从增加投资、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到减少物质资源消耗、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轨道上来,就是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增长方式转变强调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方针,强调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扩大消费需求而实现经济增长,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以人为本与经济增长的有机统一与内在结合。 (5)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

①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

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③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④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作为一个长期的,根本的战略方针,从投资、出口拉动转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轨道上来。

⑤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和机制。 (6)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 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通过物质资源消耗、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实现经济增长,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与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和六大特征之一。所谓和谐社会,最根本的是两大和谐,一个是人与人的和谐,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和学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所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做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就达到了。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