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eef890856a561253d36f47

卫生服务的价格 一、卫生服务价格概述 价格: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的作用:传递信息:反映供求状况最基本的功能

提供激励: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用途,以最节省的方式进行生产 调节分配:决定哪些人可以获得多少的产品 价格功能的实现必须满足的条件:

供需双方是理性的独立决策经济单位 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 供需双方能够自由进出市场 卫生服务市场中价格作用有限

卫生服务价格不是通过市场供求的调节自发形成的,而是采用不完全生产价格模式,即由政府有关部门通过理论价格,再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承受能力等来确定价格的水平,因此卫生服务价格的制定一般低于卫生服务价值。

卫生服务价格的形成主要有三种形式:①计划价格②指导价格③市场价格 卫生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 1.卫生服务成本 2.卫生服务市场供求关系 3.价格政策 4.财政补贴

5.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

二、卫生服务定价原则和方法

卫生服务产品定价原则

1、分级定价原则 2、差别定价原则 3、比价合理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体现技术劳动价值原则 卫生服务定价方法:以成本为中心的定价 需求导向定价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

卫生服务价格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疗服务价格反映市场竞争不充分,价格缺乏弹性,不能够反映不同质的服务 价格项目不统一,收费行为不规范 医院收入结构和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 医药分家困难 地区差价过大

第九章 疾病经济负担

一、疾病经济负担的基本概念

疾病负担是将过早死亡造成的损失与由于疾病失能(伤残)造成的健康损失结合起来考察疾病给社会造

成的总损失。

疾病经济负担(Economic burden of disease):由于疾病、失能(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卫生资源。

疾病经济负担针对人群因疾病所引起的经济耗费或经济损失进行测算和分析,从而可以从经济的层面上研究或比较不同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疾病经济负担的分类

–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间接疾病经济负担–无形疾病经济负担 1、直接疾病经济负担

定义:是指由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所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包括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用于疾病和伤害的预防、诊治及康复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经济资源

包括:直接医疗费用:在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直接非医疗费用:在非卫生保健部门所消耗的经济资源 2、间接疾病经济负担

定义:是指由于发病、伤残(失能)和过早死亡使有效工作时间减少和工作能力与工作效率的降低,引起的社会和家庭当前价值和未来价值的损失。

包括:因病就医或过早死亡造成劳动时间的损失

由于疾病和伤残导致个人工作效率降低而造成的损失 病人的陪护人员损失的工作时间 3、无形疾病经济负担 定义:与患者生命质量的降低或残疾程度有关的无形损失,主要指疾病、伤残、过早死亡在心理上、精神上和生活上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痛苦、悲哀与不便所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

影响病人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

1. 人口学因素 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病人疾病经济负担不同: 2. 疾病本身的情况

疾病是否容易诊断、疾病的分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疾病的治疗手段及效果等都将影响病人疾病经济负担

3. 病人卫生服务的利用程度

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

1. 对政府

有助于认识和确立卫生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正确认识健康投资的意义;有助于重点卫生问题的选择;有助于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2. 对卫生服务提供机构 争取政府经费支持;卫生部门内部优先问题选择;评价卫生部门工作 3. 对医疗保险 险种的设定;保障水平的确定;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第十章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 基本概念与基本步骤

一、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概述

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应用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对卫生规划的制定、实施过程或产生的结果,从投入(卫生服务成本)和产出两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

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的核心原则就是比较:比较每个方案的投入与产出,并且在不同方案之间作出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主要方法: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CBA)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CUA) 最小成本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CMA)

二、投入的测量

投入是指为实施某项方案所投入的全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直接成本(direct cost):用于卫生服务消耗的资源或所花的代价 间接成本(indirect cost):因伤病或死亡所引起的社会成本或代价

增量成本(incremental cost):在各种方案的成本比较决策时,当选定某一方案为基本方案,然后将其他方案与之相比较时所增加的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区别——单个方案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进行方案选择时,被放弃方案中最好的一个方案的效益被看作是被选方案的机会成本。只有被选择方案的效益不低于机会成本的方案,才是可取的方 案

无形成本(intangible cost):无形成本一般指因疾病引起的疼痛,精神上的痛苦、焦虑,生活与行为中产生的不便等。这些是疾病过程中伴随产生的,但是很难加以定量分析。

三、产出的测量

产出的测量主要使用效果、效益和效用三个概念来表示。

效果(effectiveness):广义的效果指卫生服务产出的一切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狭义的效果即有用的效果,是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属性。在成本-效果分析中,效果更多的指因为疾病防治所带来的卫生方面的直接结果指标的变化,如发病率、死亡率的降低,治愈率、好转率的提高,期望寿命延长等。

效益(benefit):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即用货币表示卫生服务的有用效果。

效用(utility):在卫生服务领域中,效用指人们对不同健康水平和生活能力的满足程度。

四、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的基本内容

全面的经济学评价的两个特征:

既考虑被评价项目的投入又考虑项目的结果 同时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方案之间进行比较

五、基本步骤 1.明确目的、确定立场 2.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

3.排除明显不可行的方案 4.产出的测量 5.投入的测量 6.贴现 7.敏感度分析 8.分析与评价

资金的等值计算: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不同的时间付出或得到同样数额的资金,付出或得到的实际经济价值是不相等的。同理,数额不等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具有相等的经济价值、另外,由于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存在,不同时刻发生的资金支出或收入不能直接相加,为了使它们在时间上具有可比性,并且可以直接相加,应该进行资金的等值计算。

把将来某一时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的等值金额的换算过程称为“折现”或“贴现”

把将来某一时点上的资金换算出的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称为“现值”。“终值”则是指资金现值经过一定

的时间后所得到的资金新值。在将某时点发生的资金进行贴现时,资金时间价值(即资金实际金额与资金现值的差值与资金实际金额的比率为贴现率

进行资金等值计算需考虑:资金发生的实际数额、资金发生的时点、利率 资金的等值计算:整付终值计算

公式:F=P×(1+i)n例:某医院因为购买核磁共振(MRI),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年利 率为12%,借期5年,问5年后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偿还多少资金? F=P×(1+i)n=1000×(1+0.12)5=1762万元 资金的等值计算:整付现值计算

公式:P =F÷(1+i)n 例:某医院打算预留1000万元的资金用于5年后更新设备,银行年利率为6%,现在该医院应该向银行存入多少资金?

P =F÷(1+i)n=1000÷(1+0.06)5=747.2万元

成本-效果分析

主要评价使用一定量的卫生资源(成本)后的个人健康产出,产出用非货币单位表示。 指导思想:用最低的成本去实现既定的计划目标。

一般用于相同目标、同类指标的比较上,适用于解决同一健康问题的不同方案之间的比较。 “效果”:干预手段(方案)所带来的卫生方面的各种直接结果指标的变化 相对效果指标:高血压病人的发现率、控制率,病人治疗的痊愈率、显效率 绝对效果指标:发现的病人数、治疗人数、项目覆盖人数等 指标的分类

短期(中间)效果指标:如症状、体征、化验指标、行为改变等 项目产出指标:服务数量及质量(管理人数或管理率)

长期(最终)效果指标:如死亡指标、疾病转归指标、减寿年数等

效果指标选择的原则:指标的有效性、指标的数量化、指标的客观性、指标的灵敏性、指标的特异性 应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的条件 目标必须明确

备选方法必须明确,供比较的干预手段(方案)有多个 备选方案必须具有可比性 效果和成本都是可测量的

分析方法1:成本相同比较效果、效果相同比较成本

扩建街道医院门诊部两个方案的成本与效果 两种不同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方案的成本与效果 分析方法2:成本效果均不等,用成本效果比

分析方法3:增量成本效果比 增量分析结果:在原来存在Ⅰ方案的前提下,转而实施Ⅱ或Ⅲ方案,就应考虑增量成本与增量效果的比率。 分析方法4:多个效果指标的处理 1)精选效果指标 2)综合效果指标

①确认主要指标②对指标赋分(正向或负向?)③确认各指标的权重 ④将收集的各指标数值分别赋分计算⑤综合得出总分 例:某地区实施一项卫生服务计划,候选方案有三个

1)经筛选,考察的指标有5个:方案实施所能提供的人均诊次、每千人口所需医生数、发病率、死亡率、人均消耗的卫生费用。各指标根据历史资料和抽样调查赋值; 2)指标等级采用5级记分,5分最优,1分最差; 3)确定5个指标的等级评分标准和指标的权重;

4)根据三个方案各指标的具体数值,按照标准确定等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