鎴戝厷鍦颁笅鐢靛彴鐨勫垱濮嬩汉鈥斺旀潕寮?-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鎴戝厷鍦颁笅鐢靛彴鐨勫垱濮嬩汉鈥斺旀潕寮?-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fdf8222f60ddccda38a0ab

历史应当记住:1929年秋冬之际,上海英租界极司菲尔路,福康里9号三楼上一对假扮“夫妇”——气度不凡的张沈川和端庄华贵的蒲秋潮,在李强的指导下,向黑暗的夜空收发报,“嘟嘟嘟……”这是我党的第一次电波在空中传播,是由我党第一台自制的、笨重的、只有50瓦功率的电台发出的。国民党军警很快察觉了共产党的电台,他们与租界巡捕房勾结,车载定向电台,每天晚上兜马路,巡回侦察我党电台的方位。李强他们就不断变换地点,与特务侦探捉迷藏。 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个革命根据地,红军已发展为14个军10万人左右。在这种形势下,在上海的党中央急需在白色恐怖较松的香港建立一个新的电台,以加强与南方局和根据地的中转联络。

1929年冬,李强只身来到国民党管不到的香港选址建台,地点定在九龙弥敦道街的一座海边中式小楼里。不久又与报务员黄尚英携带两只大铁皮箱装着自制收发报机,混过港警检查来到香港这座中式小楼,安装好第二座电台。黄尚英向上海发出信息,上海收报的是张沈川“太太”蒲秋潮,两人一下跳了起来。这个1929年12月11日的沪港通报具有了不起的意义。密码是周恩来亲自编制的,名叫“豪密”,第一份电报是邓颖超译出来的。从此,上海党中央与中共南方局及各苏区互相通报了。李强称这是“我党通信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次沪港电台通报的第一条重要消息是“广西百色起义成功了!”这是邓小平根据前不久他找到香港,与李强当面约好了的呼号、波长和时间,而从百色发出的(广西与上海相距太远,直接发往上海,党中央收不

到,只能是百色——香港——上海)。这之后,留在香港的报务员黄尚英因日夜操劳,仅半年就病倒了,于 1930年8月去世,年仅 20岁。 党中央开始在各地设立秘密电台,于1930年10月在上海四成里一座三层小楼挂上“福利电器公司”的牌子,开办第二期中共秘密无线电训练班,总负责人是顾顺章,实际负责人是李强,他和张沈川仍一个教机务,一个教报务。还有涂作潮、吴克坚、方仲如等参加管理和教学。学员是各地省市党委选派的,共16人。

不久,就发生了两起侦探闯入训练班的严重情况。但是特科负责人顾顺章骄傲大意,拒不听取李强转移分散办学的建议,在开班一个多月的1930年12月 17日,巡捕就把培训班连锅端,将张沈川为首的20名教员、学员和收发报器材全部装进了囚车。这就是震惊党中央的“福利公司事件”。当时李强正巧到不远的毛齐华家去吃午饭了,涂作潮外出买油漆了,才得以脱险。李强赶紧骑着摩托车通知其他同志转移,取走各处的电讯设备和中央文件。党中央指示他暂停一切活动,由陈寿吕接任第四科科长。

不久,李强手下的3位无线电人员伍云甫、曾三、涂作潮被派往江西苏区建立红军总部电台。李强为他们饯行,席间他痛惜培训班的损失。红军总部电台利用缴获的大功率100瓦电台,大大密切了党中央与各苏区红军的联络,也密切了与全国和全世界的联系,形成了集中指挥。红军如猛虎添翼,粉碎了敌人一次一次围剿。青年李强和他的战友们奋不顾身的工作功不可没,他们用生命和智慧开创了中共无线电通讯事业。

“李强公式”

1931年4月24日,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幸有钱壮飞截获密电,周恩来、陈云、聂荣臻、陈赓、李克农、李强等党中央及特科负责人争分夺秒,抢在敌人前面,转移机关和人员,我党躲过了一场重大灾难。但是,特科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关系全部作废,特科“三骑士”聂荣臻、陈赓、李强陆续撤离上海,党中央也从上海撤到中央苏区瑞金。这时,周恩来为李强安排好了一切赴苏留学事宜。”李强于5月经由哈尔滨来到了苏联莫斯科。先由李立三把他安顿在共产国际宿舍住下,后由王明派他到苏联邮电部通信科学院上班。这虽是王明有意排挤,却使他有幸从26岁到33岁进行了7年的科研、学习和教学工作。李强没有上中山大学去政治深造,却投身于自己擅长的通信科研领域,成为党内著名的通信科学家。

社会主义的苏联尊重知识分子,给李强较宽裕的科研环境和较高收入。李强如鱼得水,拿出六分之七的时间工作,即星期天都搭上,用来搞学习与研究,经常到深夜。甚至一两天不睡觉。他通过一年多的大量运算、推导,用英文完成了无线电科学论文《发信菱形天线》,在苏联无线电界引起震动,被苏联政府提升为研究员,成为全苏7位无线电专家之一,名字被收入苏联百科词典之中,研究成果被命名为“李强公式”。

1932年至1934年,李强还被派到共产国际无线电培训班担任教员,用英文给各国党员讲授数学、物理、无线电原理。1937年,他再次给中国和其他国家学员讲课,教他们自己制作零件,这是他在上海

特科培训班的老行当。课余时间,他又学习木匠活、放电影及骑马、射击。这7年苏联生活使他具有了科学家的素质、广博的科学知识、流利的俄语水平,和众多的苏联朋友。在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刚开始开放时,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宣传苏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经验。这也是产生“李强公式”的原因和“李强公式”产生的影响。

1937年7月7日中国发生卢沟桥事变。李强归心似箭,于1938年初,几经周折,万里征程,回到祖国,来到延安,投入抗日救亡斗争。 毛泽东为李强题词

回到延安后,李强先后担任了中央军委军工局副局长、局长,在莽莽黄土高原上,白手起家,办起了枪炮厂、炸药厂、炼钢厂及制药厂、炼油厂……。仅1939-1943年,延安军工厂就生产了步枪9758枝、掷弹筒1500门、手榴弹58万颗、掷弹筒弹19.8万发、迫击炮弹3.8万发、修枪1万枝、修炮千门。这是他在上海首制炸弹的辉煌继续,也是他从苏联学来的“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的结果。他顶住“抢救运动”中康生的“左”倾政策,保护了沈鸿、钱志道等专家、工程师,才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模范。1944年毛主席为他题词:

坚持到底

为李强同志书

毛泽东

此后,李强又担任了延安自然科学院第四任院长,培养了大量的未来新中国科技人才,有的当了部长、局长,甚至国家领导人,如沈鸿、钱志道、吴际霖、彭世禄、李鹏、叶选平等。解放战争时期,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