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河南省南阳市方城一中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cffffcb6edb6f1afe001fa3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解答: 解:A、液氯其水溶液导电,但不是物质本身导电,液氯的成分是单质,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电离生成离子而导电,即发生电离不是CO2本身,故CO2属于非电解质,故B正确;

C、酒精的水溶液中不到点,酒精不会电离,本身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硫酸钡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溶液几乎不导电,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生应明确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并明确判断电解质时发生电离的为化合物本身来分析解答即可.

6.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 B. 氢氧化铁与硫酸反应 C. 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

D. 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

分析: 能用H+OH=H2O表示的反应应为强酸和强碱之间的反应,弱酸和弱碱应写成化学式.

解答: 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应写成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错误;

﹣+

B.氢氧化铁难溶于水,应写成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错误;

﹣+

C.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不仅仅发生H+OH=H2O,故C错误;

﹣+

D.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弱电解质和难溶物应写成化学式.

7.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 浓硝酸保存在无色玻璃试剂瓶中 B. 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

C. 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有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 新制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考点: 化学试剂的存放. 专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实验室保存化学试剂,应根据化学药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采取正确的保存方法,如易挥发药品要密封保存,易分解物质和避光、低温保存,具体物质要具体分析. 解答: 解:A.浓硝酸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错误;

B.金属钠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易与水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保存在煤油中可隔绝空气,防止钠变质,故B正确;

+

+

C.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易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故C正确;

D.氯水中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而导致Cl2水变质,应于棕色试剂瓶避光保存,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化学试剂的性质,选择正确的保存方法.

8.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1体积X2(气)和3体积Y2 (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态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X3Y B. X2Y C. XY3 D. X2Y3

考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据此确定化学计量数,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原子守恒求算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解答: 解:令生成的气体的化学式为A,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1体积X2(气)和3体积Y2(气)化合生成2体积气态化合物,则反应方程式为X2+3Y2=2A,根据原子守恒,所以A为XY3. 故选:C.

点评: 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难度不大,关键是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可借助PV=nRT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9.有硫酸镁溶液500mL,它的密度是1.20g?cm,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

B.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 C. 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 D. 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

考点: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3

分析: A、溶质的质量分数=

B、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

C、根据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计算其各自的物质的量,进而得出答案; D、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

×100%.

﹣3

解答: 解:A、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为1.20g?cm×500mL=600g,硫酸镁的分子量为120,镁的原子量为24,硫酸根离子的分子量为96,所以镁离子在硫酸镁分子中的含量为

×100%=20%,其中镁离子的质量为600g×4.8%=28.8g,所以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44g,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0%=24%,故A正确;

B、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44g,其物质的量为:质的量浓度为

=2.4mol/L,故B正确;

=1.2mol,根据c=,溶液的物

C、溶液中的溶剂水的质量为:600g×(1﹣24%)=456g,水的分子量为18,所以该硫酸镁溶液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25.33mol,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为144g,其物质的量为

1.2mol,所以溶质与溶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25.33=1:21.11,故C错误;

D、1分子硫酸镁在水中可电出1分子硫酸根离子,所以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镁物质的量,即1.2mol,其质量为1.2mol×96g/mol=115.2g,所以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

×100%=19.2%,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相关计算问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0.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A.

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C.

除去C0气体中的C02气体 D. 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真题集萃.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A.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解答: 解:A.除去粗盐溶液中不溶物,可利用图中过滤操作,但漏斗下端尖嘴应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一边,故A错误;

B.碳酸氢钠分解生成水,为防止水倒流,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试管口向上,故B错误;

C.除杂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气体从短导管进入不能除杂,故C错误;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需要浓硫酸并加热,饱和碳酸钠可吸收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图中制备实验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混合物分解提纯、物质除杂、有机物制备及物质性质实验等,把握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实验操作的可行性、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A.

L B.

C.

D.

L

考点: 气体摩尔体积.

专题: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 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

解答: 解:根据其组分及其含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设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x个,

质量与分子数的比列式为:mg:b=ng:x,

x==个;

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物质的量为:n=其体积为:V=n×Vm =

mol×Vm =

==mol,

L

mol×22.4l/mol=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公式是解题的关键,这种类型的题在高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