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前4章国际贸易理论复习题(简)(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4前4章国际贸易理论复习题(简)(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1037424b35eefdc9d3332d

2014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答案) 一、 填空题

1.绝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 的差异,而相对利益论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产品在国与国之间 的差异。 2.比较利益论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分工与各国产品的绝对成本没有直接和

必然的联系,只要国与国之间存在 的差异,两国就可以按照“两优择其重, ”的原则进行分工。 3.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发展时期:早期的重商主义又称为重金主义,其理论基础是 差额论。晚期的重商主义是名

副其实的重商主义,其理论基础发展为 差额论。

4.按征税方法或标准划分,关税可分

1

为从量税、 税、 税和 税。 5.出口补贴一般有 补贴和 补

贴两种方式。

6. 由于关税负担最后将由消费者承

担,所以关税属于 税。

7.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以 理论为基础,认为各国的富强不在于现有的财富多少,而在于将来能创造多少财富。

8.按照征税的目的,关税可分为 关税和 关税 。

9.从对进口限制的作用分类,非关税壁垒可分为直接的非关税措施

和 间接非关税措施 两大类。 二、名词解释

1. 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是

2

各国的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在生产上的联系,是国际贸易和经济联系的基础。

2. 绝对成本: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低于别国成本。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即低于别国的产品,并进行交换,对各国都有利。

比较成本:在成本上优势最大和劣势最小。一国即使生产不出成本绝对低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基本分工原则:“优中取更优,劣中取次劣”。

3.要素禀赋论:用要素禀赋差异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张各国的生产和贸易结构应是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的商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

3

而昂贵的生产要素。

4.关税壁垒;关税壁垒是指用征收高额进口税和各种进口附加税的办法,以限制和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一种手段。贸易壁垒的一种。这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从而削弱其竞争能力,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的作用。

5.关税同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家实行统一的关税率。使参加国的商品在统一关税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竞争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商品的竞争,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6. 最惠国待遇原则:对于任何两个或多个缔约方来说,缔约的一方现在或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