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徐健顺 基本调与吟诵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06 徐健顺 基本调与吟诵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25158d48d7c1c709a14529

如果唱四声、三声、二声、一声,就是这样:

实际唱出来的“曲”是:

曲是腔和调的合成,就像两个波的叠加。如果用五线谱或者简谱记下来,就是记的这个“曲”。我们看到这两个“曲”完全不同,但是却是同一个“调”。所以中国的音乐,是不能用五线谱和简谱记的,一记,腔、调全混在一起,谁也搞不清楚哪是腔哪是调。我“发明”了中国式记谱法,就是腔、调分记,把调记在一条线上,把腔分记在上下,这样就一目了然了。

比如二人转《小拜年》:

6 6 6 6 6 6 0 5 3 2 2 1 6 .......

5 5 5 3 ....33 ..正 月 里 来 是 新 年 呀

这样就看得很清楚,每个字都是有腔有调的,这一句的调是个平调,加一个下行的尾腔。第三句的调和第一句是一样的,就是腔不同:

6 0 6 6 0 5 3 2 2 1 6 . 6....

5 5 ..家 家 团 圆 会 呀

比如“年”这个字,唱的时候要向上挑一下,再接下行的尾腔:3532216,“会”.是同一个调同样的位置,但是因为是四声,就没有向上挑,而是直接用下行的尾腔表示声调的降调了:532216。如果“会”也唱成:3532216,就成了“回”了,..就倒字了。“团圆”都向上挑,而“是”、“新”两个字就都没有上挑,而是分别用下降和平的音程,这就是声调的体现,也就是“腔”。

西方音乐,有主干音和装饰音;中国音乐,有腔和调。西方所谓的装饰音,在中国歌中,有的是腔,有的是调,不可混淆。西方所谓的主干音,在中国歌中,应该属于调,但是,也有判断不清,误把腔看成主干音的情况。所以,分不清腔和调,是搞不清中国音乐的。调,才是中国音乐的“主旋律”。中国音乐,不可直接以西方音乐理论来分析。

有了“腔”,就永远不会倒字。以前中国人唱歌,是永不倒字的。唱歌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耍帅,不是为了摆pose,而是为了把歌词传达给对方(或者自己)。字都唱倒了,还传达什么?你说话的时候怎么不倒字呢?你怎么不把“来碗拉面”说成“赖完辣棉”呢?因为那样说了对方听不懂啊,你就算是来个刘德华式pose也没用啊。那么唱歌的时候为什么就不管词了呢?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呢?

一次,我在出租车上听广播,刘德华在唱《爱你一万年》。我怎么听都是“爱你一碗面”啊,还以为给“面爱面”做广告呢。“万”是第四声,是降调,可是他唱的是35,3长5短,这就成了一个三声的腔音,那不是“碗”吗?“年”是第二声,是升调,他反倒唱成了176的降调,再加上他mn不分,就成了“面”。..更要命还在后面:“爱你经得起考研”!天哪,原来刘德华也考研,现在真是考研成风了。“验”是第四声,他却唱12,听着不就是“研”吗?

如果一位男士跪在你的面前向你求婚,口称“爱你一碗面!”你会答应他吗?千万别答应!就算他是刘德华!因为他对他所说的话毫不在意,他的全副心思,都在他的pose上,都在他的帅上,都在他的旋律节奏所暗示的浪漫上,可是,对于他正在发的誓言,却如东风过耳。一个人不重视他所唱的词,还唱个什么意思!没有意义。中国人,一定要言为心声,绝不能倒字。

有一个贴子,在网上流传十年了,还在不断地增加,还有人在不断地往上贴新的,因为总有新歌出来,就总有笑话出来。这个贴子叫《听错的歌词》,大家可以自己上网找找。其中大部分都是倒字问题。我这里摘一部分,笑死人不偿命啊:

“学习雷锋,好榜样……李昌坚定豆子香……”这个李昌是谁呢?为什么他坚定了,豆子也就香了呢?因为豆子也是爱国的吧。我一直是这样理解的。

《济公》里唱:“哪里有不平哪有我。”太对了,地上哪里不平,当然会有“窝”了!

《龙的传人》那句“永永远远地擦亮眼”,当初无论如何也听不懂,总听成“永永远远地差两年”,老是纳闷儿,为什么一定要差两年呢?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和暖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后两句小时候听成“河南的阳光照耀着我们,美国人脸上都笑开颜”,郁闷了好些年……

有没有听过张学友唱的《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结束不是我要的结果……那个等在车窗里面的人已不是我……”我和好友俩人听了很多次,都以为“那个等在厕所里的人已不是我……”怎么也没想通。

还记得游子费翔的《故乡的云》吗———“……鬼来吧,鬼来……(归来吧,归来)”,乍一听,真吓了一跳。

第一次在听童安格《耶利安女郎》时,竟听成“……野驴呀,神秘野驴呀……”纳闷儿了好一阵子!

《爱的主打歌》第一次听,恍惚听里面唱到:“...原来原来你是我的猪大哥...”以为“猪大哥”是神马最新的爱称。

我曾在农村教小学生唱歌,白毛女中“北风吹”同学们很快唱得熟了,一天,一个同学突然问我:老师,“北风拿个锤,雪花拿个瓢”去干什么呢?我没听明白,同学们争着说:他说的是歌词。奥!原来“北风吹”第一句“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被小学生理解为“北风拿个锤,雪花拿个瓢”!真是哭笑不得,我至今记忆犹新。

可见听错歌词,是大家普遍的经验。这年头,唱歌不打字幕,鬼也听不出来唱的是什么。离开字幕就不成歌,这叫什么歌?我说中国人已经不会唱歌了,一点儿也不过分吧。

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有意!有乐有乐!这才叫中国人的音乐、中国人的歌、中国人的生活。

当然,要做到不倒字,技术上也不是特别简单,这里不仅有本字的音程问题,还有前字到本字的音程问题。避免倒字、依字行腔的方法,也就是中国传统的“作曲”法,我总结了“单、连、顺、断、拖、开”六个字,详见其他吟诵论文。

依字行腔就是中国传统作曲法,或者叫中国式作曲法,很简单的。我在吟诵学习班上讲,一般只要两个小时。两小时后,人人都会作曲,而且很多人已经达到几分钟作的曲,非常好听,又不倒字。中国的曲,是从词里来的,是从字中生发出来的,很简单,而且只有这样的曲,才入情入心,一下子直击人心。我们要通过吟诵教学,让中国的孩子们重新学会自己作词,自己作曲,自己唱,自己听,自己教育自己,——也就是乐教,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已经开始啦!

要做到不倒字、依字行腔,也很简单,秘诀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词上!忘掉旋律!旋律是无所谓的,词才是你真正要说的话。只要你记住要说的词,就不会倒字——生活中说话怎么你从不倒字呢?就是因为你不在乎你的声音美不美,而在乎每个字本身。

从这里你也可以悟出,其实吟诵没有什么美不美的,没有什么好听不好听,只有感人不感人,感动自己,感动别人。能令心动神摇,必是词意全出,这就是好吟诵。跟嗓音好不好、pose帅不帅、甚至跑不跑调,都实质上没关系。

依义行调,很简单,就是根据“义”来定“调”,该降还是该升,都是词义决定。这一点,对于作曲的人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那个“灵感”的秘密。但对于吟诵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可讲的,因为人人都是声音艺术的大师。

不是吗?从刚出生开始,你就在辨认声音的意义。妈妈对你说:“宝宝——真乖——”,其实你对这四个音节的意思毫无所知,但是,慢慢地,你就知道了,从表情,从动作,从一遍遍的爱抚中,你明白了语音的涵义。于是,你也学着用声音去表达涵义。你知道如何运用长短、高低、强弱、缓急这些手段去表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