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探索》结题报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探索》结题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d7524670b1c59eef8c7b458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探索》结题报告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89 更新时间:2011-3-10

遂宁市船山区普教科研重点课题 《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探索》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与理论支撑 (一)课题提出的现实意义

众所周知,英语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发展战略中,都把英语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0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并从2002年秋季开始在乡镇所在地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小学英语课程的普及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我市城区小学从1999年开设英语课以来,在近几年来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时兴趣很高,但随着语言学习的升级,他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步降低,课堂参与也越来越被动,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小学一年级还会说几句英语,到了小学六年级却连一句也不会说,更可怕的是过早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以后中学阶段英语学习埋下祸根。就其原因,我们认为一是教师没有考虑儿童的身心特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只会利用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进行教学);二是教材的原因(教材的设计和编写没有很好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趣味性不够);三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匮乏。我们认为,儿童学习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是受多方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对于小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课堂教学是他们学习英语过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如何使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不断保持,是我们当今小学英语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又直接的课题。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

革的深入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针对目前小学英语学科教学的实际,我们把“小学英语快乐教学法探索”作为我校英语课改实验的研究主题。近年来,我们从学生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激发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论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育他们学习的积极态度;要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到充分表现,教师要创设良好的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

★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的内在心理状态。组织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儿童爱动、爱说、爱唱、善于模仿等特点,通过说唱、游戏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

★德国外语教育家维埃特(V?W?Vietor)、外语教师伯利兹(M?D?Berlitz)等认为: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诱发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同时开动,使外语形式同客观表象直接联系。

★美国加利弗利亚州圣宙斯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詹姆斯?阿舍(James Asher)主张通过行为动作学习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认为:1.儿童在发展说的能力之前要发展听的能力。2.由于儿童的身体动作对口头指令作出反应,儿童应先习惯听的能力。3.一旦打好听的基础,说也就自然地毫不费力地发展起来。

二、课题的实施

(一)、课题研究实施的阶段目标任务

1、准备阶段:2004年3月—2005年3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查阅资料,反复酝酿,定出方案,修改论证。成立课题组,确定参研人员。

2、实验阶段:2005年3月—2007年11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探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新途径,建立以活动课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3、总结阶段(2007年8月—2007年11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成果展示。 (二)、具体实施办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以快乐教学为中心),两条路子(集体认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个人发挥自定的小目标,个人教学特色),三方配合(学校、家庭、社会),四种教学方式(活动化、生活化、情景化、趣味化)。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是激发和保持儿童英语学习兴趣的首要因素,为此,研究组教师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侧重探索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尝试用以下教学法进行教学:

1、听说领先法

听说领先法是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先侧重对学生进行听、说的教学的训练,使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听、说能力基础上再进行读、写的训练。

我校青年教师向娟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三年级上册《Lovely Animals》一课时,根据儿童普遍喜爱动物的特点,用课件展示了一幅动物王国中各种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通过听声音猜测动物活动,用学过的句型“What’s this(that)?What are these(those)?”引出动物单词,

并引出新句型,再进行单词、句型的教学。具体步骤如下:

T: What’s this? S: It is a tiger.

T: Right. Look! What’s the tiger doing?

这时屏幕上老虎弹钢琴的声音逐渐放大,并传出悠扬的琴声。根据这一有趣的情景引入教学内容,并进行操练,学生很快学会了新单词和新句型。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呆板的直接呈现单词和句子的教学方式,采用听说领先与自然习得相结合的原则使教学贯穿于孩子的玩耍、游戏、猜测、唱唱跳跳等活动中。这种教学法我们目前已经普遍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当中。

2、游戏教学法

游戏法: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精心设计游戏使教学情趣化寓教于趣,给学生以愉快的情绪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进取。

肖霞老师在教学“I like apples.”句型时,设计了一个叫“黄金搭档”的游戏,教学效果良好。该游戏操作如下:/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背对背站好,两人各手持两块有Yes或No的卡片。教师出示词组卡片,如playing basketball,swimming,cooking等,其余学生根据卡片内容,用句型“Do you like?? ?”询问这两位学生。持有卡片的学生需要举起Yes或No的卡片,并用“Yes,I like?”或“No,I don’t like ?”作出回答。配合最默契者为黄金搭档。本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致昂然,教师上课的激情高,学生也在玩耍中一遍又一遍地说着所学句型,不知不觉地获得了新知。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根据儿童好玩、好动、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的身心特点,每一堂课,我们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寓英语教学于游戏中,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实现“孩子乐学英语”,“教师乐教英语”的研究目标。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位参研教师所熟知的英语游戏量少而零散,为此我们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让参研教师从各个渠道收集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