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校史馆布展大纲8.1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学院校史馆布展大纲8.1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249f355f0e7cd18425365d

张浩明同志简历

8、张浩明,男,出生于1937年7月,江苏省苏州市人。1982年8月—1988年10月,历任河南省交通学校副校长、校长。

程贵新同志简历

9、程贵新,男,1932年1月出生,河南省虞城县人。1987年4月至1992年2月历任河南省交通学校党委副书记、书记兼副校长。

顾雪明同志简历

10、顾雪明,男,出生于1945年2月,上海市人。1992年3月至1996年7月任河南省交通学校党委书记。

陈志红同志简历

11、陈志红,男,汉族,1949年9月出生,湖北省云梦县人。1988年10月至2006年5月,历任河南省交通学校校长、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王庆同志简历

12、王庆,男,汉族,出生于1953年10月,河北省永年县人。1996年7月至2010年2月历任河南省交通学校、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马健同志简历

13、马健,男,汉族,出生于1965年11月,山西阳城人。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兼任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徐强同志简历

14、徐强,男,汉族,出生于1965年10月,河南省汝南县人。2010年12月至今,任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亚杰同志简历 15、李亚杰,男,汉族,出生于1954年7月,山东省东明人。2006年5月至今,任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党委副书记。

3、大事记

5

第二、三单元: 建校初期 艰苦创业(1953-1978)

河南省交通学院的前身,是“河南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于1953年6月在当时河南省会开封市创办。干训班成立时,由省交通厅配备教职工14名。交通厅人事科长赵洪亮兼任主任,葛宏申任副主任。当时专职教师仅有卢绍勋一人。却在短短的两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共举办了四期干训班,为交通系统培训在职干部346人。

1955年11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交通厅发出(1955)交人字第207号通知,决定将干训班改为“河南省交通运输干部学校”。交通厅副厅长张瑞德兼任校长,吕学仁为副校长,主持学校日常工作。

1956年9月20日,遵照省交通厅指示,交通干校由开封迁入郑州市桃源路42号。占地面积44亩,建筑面积仅有2760平方米。1958年4月,省交通厅决定将“河南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汽车工人训练班”并入交通干校。随后的三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共举办了四期干训班,培训在职干部596人,驾驶员979人。

1、1953年6月,干训班成立(领导照片)

2、1955年11月8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干部学校”(成立文件) 1959年3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在交通干校的基础上建立“河南省交通学校”。任命童福康为校长,吕学仁为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至8月,教职员工发展到269人,其中专职教师45人。学校拥有汽车52辆,各类机械设备48台。两处校舍建筑面积达8420平方米。学校建设已初具规模。1959年秋,河南交校首次面向社会招生,录取初中毕业生200名。设公路与桥梁、汽车运用与修理两个专业,学制三年。1960年5月24日,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复交通厅,同意新建“郑州交通专科学校”,同时撤销河南省交通学校建制。原省交校的中专班继续开办,作为郑州交专的中专部。童福康任郑州交专校长,吕学仁任副校长兼党总支书记,侯好信任副书记。1960年11月,省交通厅调张爱东任副校长。郑州交专建立以后,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三处校舍占地300亩,建筑总面积达22520平方米,师生员工超过1000人。该年秋季招收新生总数达688人。其中大专班115人,中专班433人,技工班140人。

6

1961年,正值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年7月,省交通厅奉上级指示,决定给郑州交专学生放长假一年。不久,省交通厅决定将学校汽车队57辆载货汽车及有关人员移交郑州公路运输公司,同时决定将实习工厂车间的人员及生产设备全部移交郑州汽车修配厂。1962年5月,遵照上级指示,省交通局宣布郑州交专正式停办。1964年5月,遵照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举办职业学校和恢复中等专业学校的意见》,省交通厅决定在河南省交通学校旧址成立“河南省交通职业学校”。任命童福康为校长,张爱冬为副校长兼任党总支书记。当年秋季招收高中毕业生126人,学制原定二年,后改为一年。1966年,文革风暴席卷大江南北,交通职业学校停止招生。1969年9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交通局革命领导小组正式宣布撤销“河南省交通职业学校”。学校撤销后,校舍被郑州市公路运输公司的一个车队占用。昔时宁静的校园变成了川流不息的停车场,整洁的教室变成了遍地油污的汽车修理车间。学校的教具、图书及其它一切财产设施被瓜分一空。

1、1956年9月20日迁入桃源路42号(校门照片) 2、1959年3月建立“河南省交通学校”(领导照片) 3、1962年5月、1969年9月两次停办 第四单元 恢复建校 全面发展(1979-200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的迫切需要,1978年10月6日,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豫革字[1978]94号文件批准,恢复河南省交通学校。同文还批准收回郑州市公路运输公司二车队占用的校址(即郑州市桃源路42号)。1979年2月,省交通厅决定成立交通学校筹办处,调雪帆、韦承功、张殿武、祝桂月等四人到筹办处工作,指定雪帆为负责人。一年多的艰苦筹办中,筹办处同志战胜了校舍被占用和师资力量奇缺的难题,于1979年10月29日,成功地招收了第一批新生入校。至此学校步入了一个稳定发展时期。在河南省交通厅的领导和关怀下,学校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步成为河南交通系统智力开发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到1988年底,复校十年的交通学校占地面积44亩,建筑总面积达28450平方米。学校办学规模为640人,全部招收高中毕业生。设有公路与桥梁、汽车运用和修理和交通监理三个专业。1989年起开始转向招

7

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四年。教职工达到了183人,其中专兼职教师有7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3.2%。十年的恢复和重建,交校人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扫除了文革带来的阴霾,以踏实的工作为交校的后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交校师生员工开始向一流学校奋进。从1988年开始,交校人抓住历史的机遇,开始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时期。1988年10月,学校领导班子得到调整和加强。新一届领导班子制定了学校“七五”奋斗目标,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方面开拓创新,先后实行了校长负责制、建立社会联合办学新机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加强了民主管理,树起了“严谨、勤奋、文明、团结”的八字校风。师资队伍发展壮大,教研活动日益兴盛,基础建设如火如茶,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办学能力持续增强,教学质量迅速提高。

1993年,在河南省交通学校40周年校庆上,学校同部分企事业单位协商成立了联合办学董事会。这是交校人面向企业、发挥学校优势、改革办学体制的又一项创举。联合办学董事会的成立,加强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和合作,为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面向社会办学开辟了道路。同年学校被河南省教委命名为“河南省重点中专”。学院自1994年开始对学生实行了“双证书”制度,使交校毕业生除获得中专毕业证书外,还可分别获得与专业相关的汽车驾驶证、汽车维修工证、公路测量工证、养护工证、试验工证、计算机录入证、珠算等级证、公关资格证、秘书等级证等职业技能证书和资格证书。同年,河南交校被国家教委命名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并在2000年国家级重点中专调整评估工作中,综合办学水平一跃而为全省第一位。公路与桥梁和汽车运用工程两个骨干专业分别于1995年和1996年被交通部命名为“部级重点专业点”.

2000年底,河南省交通学校占地面积达到301亩,校舍建筑面积10多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实习场馆60多个,实验实习设备总值达1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22.8万册,阅览室座位600余个,并拥有与现代化教学相适应的闭路电化教学系统、计算机中心、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等设施,校园网与国际互联网相联。有400米八跑道的标准田径场。学校现开设公路与桥梁、公路工程材料与质量检测、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电子技术和电子声像设备、交通运输管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