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精品教案(五四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精品教案(五四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26e9647e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a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媚、砖”等13个生字,会写“明媚、拨弄、草丛”等词语。 2.通畅、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在等待母亲时候的心情变化。

3.学习作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

4.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 教学重点

体会这一天里“我”心情的变化,学习作者在具体细致的叙述中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心感受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匆匆》和《那个星期天》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策略 1.生词教学

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惆怅”可以结合课文情景和“我”当时的心境来理解;“惊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来理解,家务繁忙的母亲面对“我”突如其来的哭泣只是惊惶,而并没有责怪,充分

1 / 11

体现出母亲对“我”的疼爱。

2.阅读理解

主要采用朗读、默读、概括、圈画、想象等学习方法,从人物的言行、事物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细腻的心理变化和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从而体会“我”兴奋、期待、焦急、无奈、失望、委屈等的心情变化。

3.习作运用

学习作者在描写“我”等待母亲带“我”出去玩时是如何消磨时间的侧面描写,又或是借助周围环境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时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的写作方法。写的时候,注意要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清楚,把情感真实而自然地表达出来。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媚、蚁”等 13个字,正确读写“明媚、翻箱倒柜、念叨”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我”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题目,提疑问

1.质疑导入,引出课题。

2 / 11

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呢?

预设:那个星期天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题目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去解惑吧。 3.介绍作者,出示课件。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相互补充。 (2)教师介绍作者。

史铁生,中国作家、散文家。21岁时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我与地坛》、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

(3)回忆旧知,抓住特点。

上学期我们也学过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盼》,谁能把那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一说?(《盼》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女孩盼望下雨穿上新雨衣的故事,把小女孩万分期待的心情描写得十分生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引导和讲解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

板块二 走入文本,理清脉络

过渡:不同的经历,同一种期待的心情,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那个星期天》,一起去文中深入探讨小男孩的期盼历程。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词语。

3 / 11

2.检查学生字词认读的情况。

媚 砖 蚁 叨 绊 绞 耽 糅 绽 搓 惶 吻 偎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通过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课件出示词语:惆怅、惊惶、荒凉、耽搁、依偎、消逝、急遽、念念叨叨)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预设: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在某个星期天等待母亲带他出去玩,却一直没等到,伤心、失望之时得到母亲安慰的经历。

4.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学生交流汇报,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6):讲了“我”从兴奋期待到疑惑暗生,但依然在焦急无奈的心情中耐心等候,最终彻底失望的过程。

第三部分(7):讲了“我”最后失望委屈以致伤心到哭泣,以及母亲对“我”的安慰。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要为学生打好识字、阅读和习作的基础,只有加强生字词教学,才能让学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科学合理地进行问题的设置,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时抓住课堂中的有利时机提问,能启发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解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文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体会第一次盼望对于孩子来说多么重要。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