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名词解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 名词解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2a938b71fe910ef12df849

7.功能财政:又称为“职能财政”或“机能财政”,是关于国家财政活动不能仅以预算平衡为目的,而应以充分发挥财政的经济职能,保持整个经济稳定发展为目的的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勒纳于20世纪40年代明确提出“功能财政”的预算准则。他认为,功能财政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政府的财政政策、政府的开支与税收、政府的债务收入与债务清偿、政府的新货币发行与货币收缩等政策的运用,都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对经济所产生的结果,而不应该着眼于这些举动是否遵循了既定的传统学说,顾虑这些传统学说是否好听。也就是说,在勒纳看来,财政预算应从其对经济的功能着眼,不能够只是以实现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作为财政的最终目标。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税收、国家债务等财政分配工具来调节经济。为消除失业和通货膨胀,需要经常调整总支出。当总支出太低时,增加政府支出;当总支出太高时,增加税收。为获得导致最需要的投资水平的利息率,利用政府举债或债务清偿,调整社会持有的货币和公债的相对份额。同时,在必要时,政府可以印刷钞票、窖藏货币或毁掉货币。总之,“功能财政论”的意图是要政府不必局限于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而应当保持国民经济整体的均衡。功能财政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而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是功能财政思想的实现和贯彻。它的提出,是对原有财政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

但是,功能财政理论是一个宏观静态而非宏观动态的理论,它只对短期的周期波动问题提供了部分解决方案,而完全忽视了长期经济增长问题。而且,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经济问题是需逐渐提高投资率和储蓄率,而不仅是通过调整总支出来治愈衰退和通货膨胀,因而它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8.公开市场业务(open market operations):指中央银行在证券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国库券和银行承兑票据等),以期调节信用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业务活动,是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之一。公开市场业务的目的是:(1)通过政府债券的买卖活动收缩或扩大会员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这些银行的信贷能力;(2)通过影响准备金的数量控制市场利率;(3)通过影响利率控制汇率和国际黄金流动;(4)为政府证券提供一个有组织的市场。公开市场业务被认为是实施货币政策、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例如,经济扩张时,实行卖出政府债券的政策,可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降低它的信贷能力,促使贷款利率上涨。遏制过度的投资需求。经济萧条时,则买进政府债券,以便提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扩大它们的信贷能力,促使利息率下降,从而扩大投资需求。

作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业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这主要体现在:(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直接调控银行系统的准备金总量,使其符合政策目标的需要;(2)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主动出击”,避免“被动等待”;(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可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也可以进行连续性、经常性、试探性甚至逆向性操作,以灵活调节货币供应量。 但是,公开市场操作受到诸如商业周期、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商业银行的信贷意愿等因素的影响,同时必须具备一个高度发达的证券市场。

9.基础货币(monetary base):又称为货币基础、货币基数。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是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变量,也是银行体系的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的大小会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化,所以也称高能货币(High powered money)。当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各商业银行就要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这会使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按照乘数理论,就会对货币供应量产生紧缩或扩张的作用。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的变动也会引起派生存款的变化,从而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当公众将现金存入银行时,银行就可以按一定比例发放贷款,从而在银行体系内产生一系列的存款扩张过程;当公众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又会使银行体系内不断进行的派生存款过程部分中止。但一般来说,除季节性变动外,公众持有的现金额度比较稳定。基础货币具有以下四个属性:第一,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第二,负债性,它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第三,扩张性,能被商业银行吸收作为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具有多倍扩张的功能。第四,初始来源惟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不能来源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来源于公众。

10.派生存款: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指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发放贷款而引伸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是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货币。它是商业银行在其超额储备的基础上,将负债贷款转化的存款货币,这是商业银行货币的主要部分。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受其掌握的原始存款(商业银行掌握的部分基础货币)的限制,即支付能力或清偿能力的限制。因而,中央银行经常根据货币政策需要松紧银根,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吞吐基础货币,改变货币派生存款的能力。派生存款创造理论极限公式为:派生存款=原始存款×(1/存款准备率),所以派生存款倍数理论上(不考虑现金漏损率等因素)等于存款准备率倒数。

11.货币供给调控机制:指中央银行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具有明确的最终目标(如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降低失业率、稳定物价等),采取有效的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选择具体的调控形式(或者中间目标,即联系最终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金融目标,如货币供给量,生产率水平等),运用合适的调控形式(如通过金融市场、计划手段、法律手段等),以及诸部分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而组成一个完整的调控运行机制。它是一个以信用创造论为基础,与中央银行体制的存在有密切联系,与内在诸因素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综合体。

12.再贴现:指商业银行将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的第一流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要求的付给现款的一种行为。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放款的形式之一,再贴现的利率称为“再贴现率”,由中央银行公布,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再贴现率着眼于短期政策效应。中央银行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以影响商业银行借入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商业银行对社会的信用量,从而调整货币供给总量。在传导机制上,商业银行需要以较高的代价才能获得中央银行的贷款时,便会提高对客户的贴现率或提高放款利率,其结果就会使得信用量收缩,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反之则增加。中央银行对再贴现资格条件的规定则着眼于长期的政策效用,以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13.实际货币供给:指以流通中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表示的货币供给,用真实物品和劳务表示。将名义货币供 给与一般物价指数P相除后,可得到实际货币供给=

/P,从公式可以看出实际货币给受名义货币供给与一般物价的综合影响。

14.信用创造论(Theory of Credit Creation):西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信用学说,认为银行具有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而供应信用即是创造资本。信用创造论这一学说首先由英国经济学家J?劳提出,认为是银行以提供信用的方式发行的一种银行信用,银行通过信用的供应就能提供丰富货币,给经济以最初冲击,依靠这种冲击就可以促使经济繁荣,就可带来更多的产品和利润,所以信用是能够带来利润的生产资本。银行提供信用就是创造货币、创造财富、创造资本。后来,德国经济学家A·韩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而且他被公认为信用创造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人。他认为资本形成是信用扩张而非储蓄的结果。信用扩张是银行的特殊功能,主张银行授信业务优于受信业务,银行可以无限制地创造信用,以信用扩张消灭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际上按马克思观点资本主义信用是信贷资本运动形式,银行可创造信用,但不能创造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而且不存在无限创造信用的能力。

15.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时滞:指货币政策从制定到获得主要的或全部的政策效果所必须经历的一段时间。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就成了问题。时滞由内部时滞和外部时滞两部分

组成。内部时滞指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央行实际采取行动所经历的时间,它又可细分为认识时滞和行动时滞两个阶段;外部时滞又称影响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的这段时间。内部时滞的长短取决于货币当局对经济形势发展的预见能力、制定对策的效率和行动的决心等因素;而外部时滞则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16.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各种货币工具的运用引起中间目标的变动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从而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这样一个过程。它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内部传导机制,即从货币工具选定、操作到金融体系货币供给收缩或扩张的内部作用过程;一是由中间指标发挥外部影响,即对总支出起作用的过程。

在西方,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一般分为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前者的理论思想可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形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就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表示为:M→r→I→E→Y,在这个过程中,利率是最主要的环节:货币供应量的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乃至总支出发生变化。与凯恩斯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更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可用符号表示为:M→E→I→Y。

17.贴现率:指将未来支付改变为现值所使用的利率,或指持票人以没有到期的票据向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将利息先行扣除所使用的利率。有时也指再贴现率,即各成员银行将已贴现过的但未到期的票据作担保,作为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所支付的利息。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这样,商业银行就会减少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商业银行的准备金就会减少,而商业银行的利息将得到提高,从而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准备金提高,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货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

18.相机抉择:政府进行需求管理时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灵活地采取一种或几种措施,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搭配。根据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在决策速度、作用速度、预测的可靠程度和中立程度这四方面的差异,相机抉择一般具有三种搭配方式:(1)松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相搭配;(2)紧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3)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或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实行相机抉择的目的在于既保持总需求,又不引起较高的通货膨胀率。

19.单一货币规则:货币主义的一项政策主张。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按平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来规定并公开宣布一个长期不变的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是货币政策惟一的最佳选择。他认为抑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即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自由准备金等因素,而以一定的货币存量作为惟一支配因素的货币政策,公开宣布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并且只要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相适应,通货膨胀就会被抑制。这种使货币供给量在一定时期(如一年)按固定的比例增长的主张便被称为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

这一政策主张包括了两重含义:(1)排除利息率、信贷流量、准备金等因素,而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惟一支配因素,即惟一控制指标。(2)反对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而主张以既定的数量规则来防止货币政策的摇摆性。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是与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相联系的,那就是,私营经济具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短期经济不稳定的基本原因就是政府当局反复无常

的干预,认为政府的惟一任务就是为私营经济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因此,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货币供给量不要限制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

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如何界定货币数量的范围;第二,如何确定货币数量的增长率;第三,货币数量增长率在年内或季节内是否允许:有所变动。弗里德曼把货币数量的范围界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亦即 ;关于货币增长率的确定,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并且货币增长率一经确定是不允许随便变动的,如遇特殊情况需要变动,应事先宣布并尽量缩小变动范围。

第十七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总需求函数:指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由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r)+g=s(y—t)+t和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可以求得总需求函数。

2.劳动供给曲线(labor supply curve):指人们提供的劳动和对劳动所支付的报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劳动供给曲线。假设每一个劳动力的供给都只取决于工资,则劳动供给曲线可用图6—11表示。图中S曲线为劳动供给曲线;OW、OL轴分别表示工资率和劳动数量。①图a中S曲线为水平状态,当工资为供给为零;高于就从

上升到

时,能够提供的劳动数量与所需要的数量相等;当工资低于

提高到

时,劳动,劳动供给

劳动供给也不增加。②图b中的S曲线是整个行业或某种职业可能的情形。工资从

;工资下降,劳动供给相应减少。③图c中的S曲线说明工资增减对劳动供给没有影响的情形。这种情形可能

在短时期内出现,此时,个人来不及调整他们的工作计划或某些职业培训期较长,而此时工资增加了。即使增加工资也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④图d是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它说明,当工资足够高(如E点上,提高工资会减少劳动的供给,当工资从

提高到

)时,人们可以享用更多的闲暇而从事较少工作。在

减少到

时,劳动供给则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