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单元测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 单元测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60915457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9

第七章 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阴影部分表示南方地区的是( )

图7-C-1

2.下图(图7-C-2)所示我国两种农事活动场景,与①②所示农事活动相符的是( )

图7-C-2

A.①种小麦,②摘棉花 B.①插稻秧,②采茶叶 C.①种青稞,②收大豆 D.①种玉米,②植桑养蚕

3.读“南方民居”和“北方四合院”景观图(图7-C-3),四合院占地规模大而方正,南方民居则占地少,一般为二三层楼房,其主要原因是( )

图7-C-3

A.南方雨水多,多层建筑利于排水 B.北方比较寒冷,房子大有利于保暖

C.北方平原多、地势平坦;南方人多地少,人口稠密 D.南方是水田耕作,北方是旱地耕作

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4~5题。

图7-C-4

4.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 A.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糖料作物是甜菜 C.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盛产温带水果 5.该区域河湖密布,盛产水稻,被称为“鱼米之乡”,其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夏季温和少雨 B.终年高温多雨 C.全年温和湿润 D.雨热同期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6~7题。

图7-C-5

6.序号⑤代表的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最有利条件是( ) A.邻近港澳地区

B.优越的地理位置,靠近消费市场 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我国著名的侨乡

7.经过城市①②③④⑤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 A.沪杭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京九线 8.下列有关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港与珠海相邻,澳门与深圳相邻 B.香港和澳门都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C.香港和澳门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D.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美国

9.王明的爸爸从香港旅游带回来的礼物中,不能体现香港产品经济特征的是( ) A.烤鸭、火腿 B.一套漂亮的童装 C.一只精致的手表 D.一只遥控玩具狗 读“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0~12题。

图7-C-6

10.符合台湾岛沿北回归线一线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是( )

第1页/共4页

A.东段气温远高于西段 B.西段气温远高于东段

C.西段气温变化比东段剧烈 D.东段气温变化比西段剧烈

11.形成上题所述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 ) A.人类活动影响程度 B.距海远近 C.海拔变化 D.纬度高低

12.图中有一山脉,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该山脉的走向是( ) A.圆形走向 B.东北—西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3.下有关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密切

B.香港商业和服务业发达,有“购物者的天堂”之称

C.近20年澳门的面积约扩大了9.3平方千米,是填海造陆的结果 D.台湾省内交通运输发达,但旅游业落后

14.台湾省森林树种资源十分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十分肥沃 B.人工引进了很多树种

C.纬度低,山地海拔高,气候复杂多样 D.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15.下列图示与台湾省6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模式相吻合的是( )

图7-C-7

二、综合题(共55分)

16.(16分)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这块富庶之地。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号称“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地区铁路交通示意图”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

图7-C-8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________,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________交通。(2分)

(2)图中甲________(城市名称)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其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3)借助本区域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_”。(2分)

(4)说说长江三角洲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至少三点)(6分) 17.(21分)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7-C-9

(1)填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8分)

①________(城市),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⑤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域),⑥________________(铁路),⑦____________海,⑧__________。

(2)香港和澳门地处祖国大陆的__________,分别位于________东、西两侧,与________相邻。(3分)

第2页/共4页

(3)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基本模式。(4分)

(4)澳门是我国__________最密集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____________。(4分)

(5)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__________。(2分) 18.(18分)读图,回答问题。

图7-C-10

(1)台湾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__毫米以上,东北部的________是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被称为我国的“雨极”。(4分)

(2)比较台湾岛东、西部的降水量,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部,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4分)

(3)台湾岛降水丰沛,主要受来自________洋的夏季风影响。此外,每年夏秋季节给岛上带来大量降雨的灾害性天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台湾岛森林树种繁多,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试分析原因。(至少答两点)(6分)

详解详析

1.A [解析] A图代表南方地区,B图代表西北地区,C图代表青藏地区,D图代表北方地区。

2.B

3. C [解析] 各地人们的生活深受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平原多,地势平坦开阔,人口相对南方来说较少,所建房屋是占地较大、宽敞的四合院;而南方地区平原狭小、地形崎岖、人口较多、所建房屋是占地较小的楼房。

4.A 5.D

6.B 7.C [解析] 第6题,⑤为上海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广阔的消费市场是其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第7题,经过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的铁路线是京沪线。

8.B [解析] 香港靠近深圳,澳门邻近珠海,两地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香港最大的转口贸易伙伴是祖国内地。

9. A 10.D 11.C 12.B [解析] 台湾岛东部以山地为主,地势变化大,因此气温变化剧烈。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分布可知该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

13.D

14.C [解析] 台湾岛山地海拔高,山脚属于热带植被,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过渡到亚热带、温带类的植被,所以树种丰富。

15.A [解析] 本题考查台湾省经济的发展模式。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分析以上四图可以看出A图模式与之相吻合。

16.(1)水源 水路(河运)

(2)上海 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3)同城效应

(4)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平坦、河湖密布。

[解析] 第(1)题,长江三角洲地区依靠便利的长江水为灌溉水源,农业发达。除此之外,长江加强了本区的内河航运。第(2)题,甲为上海市,从气候类型特征图上看,冬季温暖湿

第3页/共4页

润,夏季高温多雨。第(3)题,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是生活在同一城市,这种现象叫“同城效应”。第(4)题,从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17.(1)广州 深圳 珠海 香港 澳门 京九线 南 珠江口

(2)东南端 珠江口 广东省

(3)前店后厂 (4)人口 博彩旅游业 (5)祖国内地

18.(1)1500 火烧寮 (2)东 地形 (3)太平 台风

(4)①地处热带、亚热带(纬度位置较低),气候温暖湿润;②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差异显著。

[解析] 本题考查台湾的综合知识。第(1)题,根据图中年等降水量线数值,可看出台湾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东北部的火烧寮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被称为“雨极”。第(2)题,台湾岛的东部降水量比西部多,是因为东部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第(3)题,台湾岛降水丰沛,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夏秋季节给台湾带来大量降雨的灾害性天气是台风。第(4)题,台湾山脉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山脚处气温高,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植被逐渐过渡到温带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等,所以植被类型齐全,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

第4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