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王维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试论王维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81c50d52ea551810a687a6

试论王维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1].txt

《晋阳学刊》 1998年第 6期 试论王维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赵凌云 如何评价王维的人生态度 ,研究者大致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王维的一生可分为前后“一个没有纷争、没有冲两期 通行的几种文学史教材。一种则认为王维终其一生都在执着追求没有烦恼的尘外世界(即早年已心向往之的?桃源仙境?,前期积极 ,热衷政治 ;后期消极 ,潜心佛学。这种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并写进突、) ”①。观点的不同 ,主要源于对王维人生追求认识的不同。笔者认为 ,王维的一生呈现了一种 “随遇而安”的特点 ,他遵循社会给定的价值观念及生活模式 ,并没有自觉而持之以恒的人生目标。他虽然一生离不开政治 ,但显然并无大的政治抱负 ;他学习佛学 ,根本原因还是出于现实的需求 ,并没有从中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从政还是奉佛 ,首先决定于他当时的外在境遇如何 ,并非是内心自觉主动的追求。说他一生执着追求一个 “理想王国”是不符合事实的 ,下文对王维生平的分析将证明这一点。王维的人性气质、人生遭际、当时社会大环境等因素 ,都使他的 “随遇而安”成为可能。 一、封建时代的士人

,最高的人生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与政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们往往把从政看作是自己人生价值唯一的体现方式。王维作为一名士人 ,自然逃不开政治 ,不必主观上对政治抱有多大热情 ,他生命的一部分是属于政治的 ,从政始终是他的第一选择 ,这可说是社会给他的规定性。王维显然是这种社会价值的遵循者 ,他 15岁即去长安求仕 ,21岁中进士 ,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这以后终其一生官官隐隐 ,半官半隐 ,始终离不开政治 ,正说明了这一点。但另一方面 ,王维并没有大的政治抱负。他既没有李白 “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的自命不凡,也没有杜甫“自谓颇(“(出 ,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的远大志向。人们一般引用他青年时期的作品《燕支行》《少年行》等来说明他拥护张九龄的政主张 ,有 “为苍生谋”的热心 ,但我们仔细分析可知 ,王维那些有豪迈之气的作品大多是歌行体 ,这些诗中所写的游侠边塞内容 ,并非王维本人的切身体验 ,表现出来的豪迈之意大多来源于他所用的体裁、主题本身 ,唐代有许多类似他这类作品主题、风格的歌行。可以说 ,王维作为一个优秀的诗人 ,把这种豪气表现得充分 ,极富有感染力 ,但不能就此认为王维本人是具有这种热烈的济世之情、功业之心的人。《献始兴公》是王维干谒张九龄之诗 ,在渴望获得汲引时谈谈张的政治主张 ,表示赞美拥护是正常而必要的 ,但若据此而判断王维本人的政治主张及政治热情 ,似嫌牵强。从本质上说 ,王维缺乏对政治真正的关心、投入。古代士人之所以钟情于政治 ,不仅仅是对仕途的热衷 ,而首先表现为一种宽广的胸怀 ,一种对 ·66 · 国家、社会、人民的责任感 ,由此而产生参与、行动的渴望 ,希望能够辅佐君主 ,大济苍生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为他们把从政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个目标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们的追求就特别热烈 “,虽九死其犹未悔” ,而遭遇挫折时 ,往往表现出深广的忧思 ,不仅仅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受阻 ,更有对国家、人民的深沉忧虑。我国古代的大诗人屈原、曹植、李白、杜甫无不如是 ,要把握他们的思想及人格 ,必须要对他们的政治遭遇投入极大的关心 ,充分注意政治上的沉浮对他们人生的影响。王维则与他们不同 ,他很少对国家、社会发表看法 ,对社会存在的问题也绝少有反应。这当然与他长期生活在社会上层有关 ,但他本人确实对这些不够关心 《寓言二首》),有论者即据此认为王维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是关注现实的表现。但这类诗数量既少,批判的力度深度又远远不能与阮籍、,从政对他来说是一条生活道路 ),对贤人深表同情:,他关心的只是自己在仕途的进退。贬官济州期

间 ,他写了《济上四贤咏》《寓言二首》这类批判社会不平等的诗 ,对贵戚子弟进行质问 “:问尔何功德 ,多承明主恩” (“吾贱不及议 ,斯人竟谁论” (《郑霍二山人》 左思、鲍照等人的同类诗作相比 ,对王维来说 ,只是因为他有机会接触到类现象并偶而涉笔为诗 ,对诗中所涉及的社会问题并未有深切的关怀。张九龄罢相后 ,朝政日非 ,面对当时的黑暗政局 ,他说 :既寡遂性欢 ,恐招负时累” (),忧虑的首先是自身的命运 ,而非国家前途。安“《赠从弟》 史之乱后 ,王维被拘于菩提寺内 ,作了一首饱蕴着对李唐王朝的深沉忧虑及般切盼望的诗 ,体现了忠君爱国之情 :万户伤心生野烟 ,百官何时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 《示裴迪》 )。其时王维能写出这样的诗 ,其忠贞之情、故国之思不可谓不强烈、(不动人 ,但值得注意的是 ,紧接着 ,他又作了一首《口号又示裴迪》 “:安得舍尘网 ,拂衣辞世喧。悠然策藜杖 ,归向桃花源。 ”值此国难当头、生灵涂炭之时 ,怀着对旧王朝的深沉怀念,他的理想却是 “悠然”地“归向桃花源” ,把那“尘网”“世喧”远远在抛在身后。考虑到他当时的处境 ,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会如杜甫 “()徒步去麻鞋见天子 ,衣袖露两肘” 《述怀一首》

行在 ,或如李白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激起平叛的渴望 ,但从王维的这种想法中确可看出他对国家命运的淡然 ,他缺乏强烈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责任感 ,只愿能够忘却烦扰 ,保存自身。这与那些有真正政治抱负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应指出的一点是 ,王维虽然在政治上着意的只是自身的进退 ,但并不意味着他会一切以自身的进退为标准。他虽然没有大的政治抱负 ,一生也没有什么出色的政绩 ,但仍不失为一位善良、正直、明辨是非、忠君爱国的官员 ,这使他能够拥护张九龄开明的政治主张 ,在李林甫当政时不愿巧谗饰进 ,在安史之乱中还能 “(本传 ),不愿出任伪官 ,保持自服药取痢 ,伪称喑疾” 《旧唐书》己作为臣子的气节。

王维对政治的这种态度 ,首先应与他的个性气质有关。王维是个天赋极高的人 ,但他 却并不恃才傲物 ,个性气质优美、温和 ,毫无争竞躁戾之气。他 19岁时作《桃源行》 ,描绘了一个优美空静的神仙世界 ,洋溢着诗人对人生及美好事物的热爱 ,表现了诗人优美闲雅的情思。中年作的山水诗 ,更是表现了诗人淡泊空灵、宁静优美的心境。王维的气质类型 ,在心理学上应属于 “内倾型” ,这一类型的人“敏感、细致 ,采取守势 ,喜欢避开社交场合自己活动和自知 ,与世界保持一个相当安全的距离。 ”②这一气质特点 ,使得王维不像李白、杜甫、高适、岑参那样自命不凡 ,期图在外部世界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反而使得他在遭遇挫折时 ,更倾向于退避 ,以摆脱外部的烦恼 ,所以很少含有消极反抗现实的意味。如 ·67 · 他在张九龄罢相后 ,数次表达了认为自己无能 ,希望退归山林的意思 :“无才不敢累明时 ,思向东溪守故篱” ()自顾无长策 ,空知返旧林”《酬 张少府》 “《早秋山中作》 “()徒闻跃马年 ,苦无出人智” 《赠从弟》 )。他这样说 ,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托词” ,想藉此离开李林甫(治下人人自危的官场 ,表现自己不合作的态度。但仔细玩味诗意 ,王维的本意应在于“否定”自己 ,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在当时的官场上周旋 ,并不是要借此曲折地表达对现实政治的否定。其次与他的少年成名有关。王维少年时即以诗歌、音乐才能备受瞩目 ,本传《旧唐书》载王维与弟王缙 他对自身的定位是:“闲人”“宦游两都 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凡诸王驸马豪右权势之门 ,无不拂席迎之 ,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开元九年 ,王维年方 21岁时 ,及进士第。那个时代读书人一生所梦寐以求的东西他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都得到了 ,可以说 ,王维在自己生命的开端即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前面已提到过 ,一个人只有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联系在一起 ,才可能有对政治的真正热情 ““,王维人生价值的实现既不藉之于政治一端 ,他也从未以政治家自命 ,();在中 ,他把

《偶然作》 《与工部李侍郎书》自己说成是 :然不敢自列于下执事者 ,以为贵贱有伦 ,等威有序 ,以闲人持不急之务 ,朝夕倚门窥户 ,抑亦侍郎之所恶也。 ”《进右王丞集表》

“臣兄文词立其弟王缙在中说 :身 ,行之余力 ,当官坚正。 ”可以说 ,王维的人生价值大部分体现在他的诗画等艺术才能上 ,他也是从此出发认识自身的。在政治上 ,他取得功名较早 ,且遭遇又较顺利 ,人们对自己已经得到过的东西是比较容易超脱的 ,特别是当这些东西并不是自己的本质要求时。王维由于个性气质、少年成名等原因在政治上期望不高 ,这便构成了他能够“随遇而安”的基础。二、王维因伶人舞黄狮子事被贬官济州 ,这是他在政治上遭受的第一次打击。许多论者认为这次事件对王维有重大影响 ,笔者认为并非如此。我们先来看他被贬后作的诗 :微官易得罪 ,谪去济川阴。执政方持法 ,明君无此心。闾阎河润上 ,井邑海云深。纵有归来日 ,多愁年鬓侵。 ()《被出济州》 王维有 “:微官易得罪” ;有 ” “多愁年鬓侵” ,但对自己被贬的看法还是很平和的 :怨” ““:“执政方持法 ,明君无此心。 ”整首诗虽写出了落寞失意 ,但感情是平和的。值得注意的是 ,诗人在这样的情绪中 ,诗中还有一联纯粹写景 :,描写沿途所见“闾阎河润上 ,井邑海云深” 风物 ,正是富庶、安宁的盛世气象。王维虽然被贬 ,但身处一个国力强盛、精神昂扬的时代 ,正如求第不得还会以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来宽解 ,王维此时的心灵实未受到重创。贬官对王维影响不大 ,他这时期真正萦心的是隐逸。隐逸发展到唐代 ,成了士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隐居读书 ,失意归山 ,半官半隐 ,这时期的隐没有了反抗社会的积极因素 ,主要目的在于优游山水、标榜高逸。士人官场失意 ,还可以隐逸风流相标榜 ,如李白赞孟浩然“便是因其“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隐逸既有许由、庄风流天下闻”《赠浩然》 周、陶渊明以来傲世独立、不慕荣利的精神传统 ,又有六朝士族乐赏山水的实际生活模式作样板 ,唐代士人又多拥的富庶的庄园作隐的物质基础 ,可以说这时期士人的隐逸自成一个世界 ,也能体现一定的人生价值。王维在此时意欲归隐 ,“已闻能狎鸟 ,余欲共乘桴” (),其动因虽与贬官有直接关系 ,但当他真的弃官隐居淇上时 ,他的隐居生活是 《崔录事》 ·68 · 相当恬静的 ,看不出一点失意。如他在《淇上即事田园》中所写 “日隐桑柘外 ,河明闾井间。牧童望村去 ,猎太随人还。静者亦何事 ?荆扉乘昼关。 ”这一时期的田园诗作大多类批 ,宁静、优美 ,不乏如 “屋上春鸠鸣 ,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 ,荷锄觇泉脉”《春中田园作》 )表(现出来的美好的生活气息。诗人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种生活里去 ,捕捉自然界及乡村生活原美。开元二十三年 ,王维官拜右拾遗 ,有诗给张九龄。这是他在度过了十余年的贬官生涯后写的 ,请求汲引的心是很诚恳的 ,但同时又说 “宁栖野树林 ,宁饮涧水流” ,说明了他在过去的十余年贬官生涯中精神上还是有所依傍 ,隐逸的生活自有其独立的价值所在 ,使他可以忽略贬官的失意 ,随遇而安。张九龄罢相是王维生命中的一个重大事件。王维由此前的热衷仕途所思竟何在,怅门深。举世无相识,终身思旧恩。方将与农圃,艺植老丘园。,何由寄一言目尽南飞雁!(《寄荆州张丞相》,明显有了消极的意味 ,并再一次想起要去隐居 :这首诗里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明显要比《被出济州》低沉得多。张九龄罢相 ,李林甫上台 ,朝政日非 ,在失去开明的政治靠山 ,面对 “口有蜜 ,腹有剑”的奸相的情况下 ,王维的生活和思想中确实有巨大的压力和矛盾 ,这是比出贬济州更严峻的考验 ,但王维对此采取了退避

的方法 ,不是直面自己生命中的矛盾真正解决它 ,而是通过学习佛学、过半官半隐的生活来绕开矛盾 ,使自己又一次随遇而安了。王维在这一时期面对的压力和矛盾迫得他去思索自己的生活 ,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人生理论 ,即《与魏居士书》中提到的“身心相离 ,理事俱如” ,这种理论貌似深奥、超脱 ,其,无可无不可” 与物无竞的思想 ,王维借 “,宣扬的正是这种随遇而安、此避开了自己生命中的矛盾 ,过起了 “半官半隐”的活。 “半官半隐”并非王维独特的生活方式 ,而是当时官僚阶层流行的一种生活模式 ,这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世俗的享乐 ,消融了仕与隐的对立 ,并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把这种统一性呈现出来。这样 ,王维不仅在思想上可以借助佛学及其 “身心相离、理事俱如”生

理论来绕开矛盾 ,在现实的生活方式上 ,他也 “有法可依”了。王维在张九龄罢相后之所以还能够“随遇而安” ,也是有其现实基础的。王维那时的境遇实在不能算太糟 ,还是可以糊涂下去的。李林甫当政 ,朝臣人人自危。但李林甫打击的是 “能人”。一个热衷于学佛 ,优游于辋川庄中的“高人” ,自然不会对李林甫构成威胁。王维集中有酬苑咸、郭慎微等人的诗 ③ 他们都是李林甫的红人。王维与他们的交往 ,他们对王维表示的好意 ,都从侧面说明了李林甫对王维并无特别的恶感。王维在李林甫任内还循例升迁 ,也说明了他在官场中并没有多少外在的压力。综上所述 ,王维在这两次遭遇中 “随遇而安”所凭借的条件大致如下 :境遇并不太糟 ;社会价值取向宽泛 (隐逸有相对独立的价值 );社会流行思潮多元 (佛学可给人思想上安慰);适宜的生活模式 (半官半隐 )。 三、王维的人生遭际虽然较平顺 ,却也遭到让他不能“随遇而安”的事情 ,即安史乱后 陷贼作了伪官。我们看他复官后一次次表达的愧悔之情可知 :臣闻食君之禄 ,死君之难 ,当逆胡干纪 ,上皇出宫 ,臣进不得从行 ,退不能自杀 ,情虽可察 ,罪不容诛 ..秽污残骸 ,死灭余气 ,伏谒明主 ,岂不自愧于心 ;仰厕群贤 ,亦复 ·69 · 何施其面。()《谢除太子中允表》 顷又没于逆贼 ,不能杀身 ,负国偷生 ,以至今日。()《责躬荐弟表》 臣闻罔极之恩 ,岂能有报 ,终天不返 ,何堪永思 ,然机欲强有所为 ,自宽其痛。 ()《施庄为寺表》 这些话说得极其沉痛 ,可见王维内心触动之深。隐贼作伪官 ,对一个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关乎身家性命的事 ,足以颠覆一个人的存在。王维本性淡泊 ,对政治期望不高 ,他可以不做官 ,不求升迂 ,可以用理论来粉饰并忘怀自己的失意 ,但在此时 ,当他面临着要否定自身存在的危险时 目的更明显,佛学几乎成了他凭藉“陷贼作伪官,令王维痛悔不已、反躬自省”,他的“身心相离 手段”了。,理事俱如”之人生理论就不管用了 ,佛教的 “空”理也不能使他解脱 ,昔日辋川庄中优游不迫、随缘任远的高人风度也再不见了。他这一时期对佛教信仰更深 ④ ,除修习佛理外 ,又大搞起奉佛饭僧 ,施庄为寺等修功德、为君主祈福佑的活动 ,他这样做 ,一方面是替自己赎罪 ,一方面要表达对君主宽宥的感恩 ,功利性心中不安 ,这可以说是王维一生中第一次正意义上的“,直面自己的生命 ;再不能借助于外在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来绕开自己生命中的矛盾了。他本可以由此真正去认识自身 ,明确自己赖以存在的根本是什么 ,真正在精神上取得安身立命之地 ,不再以被动的适应外界环境为务。但这一时期 ,他的遭际又非常利 ,官运是一生中最为亨通的 ⑤。为了感恩 ,他又热衷于搞佛教功德活动 ,这些使得他不能真正深刻的“反思”,且这一时期太短 ,不可能对王维的一生有什么重要影响了。鉴于此 ,可以认为 ,王维的一生基本上应算是“随遇而安”的。随遇而安 ,若不是人生到了高境界 ,体现了“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最高人生智慧 ,则往往表现为对矛盾的回避 ,反映出主体人格缺乏一种执著的人生追求 ,在精神上没有找到安身立命之地 ,容易顺从外在的思想潮流及生活模式 ,特别是当这些思想及生活模式与自己的个性相近时。王维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他能够随遇而安的关键在于他的“不执著”,对从政、奉佛、隐逸他并无本质要求 ,他赖以确定自身的是其诗乐画艺术才能。这样的一个人 ,说他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一个无纷争的“理想王国”,并以此来否定现实的黑暗政治 ,失之于主观 ,脱离了王维实际的人生道路 ;认为王维生平可分为两期 ,进而把他的人生态度描述为积极、消极、甚至再积极 ,也失之于表象 ,没有充分注意到王维一生的内在统一性。 (作者 :赵凌云 广西师大中文系研究生 541004)〔责任编辑 马斗全〕① 荆立民《寻找另一个“理想王国”— ———论王维的人生追求》。② 莫里斯《开放的自我》。转引自叶险明等《现代西方人学名著选评》P221。③ 王维诗《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音皆曲尽其妙戏为赠》《重酬苑郎中》《酬郭给事》④ 《旧唐书·:在京师 ,日饭十数名僧 ,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 ,唯茶铛、经案、王维传》“药臼、绳床而已。退朝之后 ,焚香独坐 ,以禅诵为事。”⑤ 宥罪复官后 ,不到四年间 ,王维由太子中允 (正五品下)累迁中书舍人、给

事中 (五品上)、尚书右丞 (正四下)。 ·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