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生态城市(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6e868d629b6648d7c1c74658

本文由songtao6393贡献 doc文档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例

生态城市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目前全球有许多城市正在按生态城市目标进行规划与建 设,例如印度的班加罗尔、巴西的库里蒂巴和桑托斯市、澳大利亚的怀阿拉市、新西兰的 Waitakere 市、丹麦的哥本哈根、美国的克利夫兰和波特兰大都市区(Portland Metropolitan) 等。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江西省宜春市从 1986~1991 年也开展了生态城市的试点建设,并取 得了良好的效益,马鞍山市也于 1996 年完成了生态城市规划,人民日报(1999 年 7 月 5 日 第 1、5 版)也曾报道山东省烟台市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情况。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国生态城市的建设,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十分有必要学习国 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本文介绍了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 4 个实例。 1 库里蒂巴的生态城市建设

1.1 概况 位于巴西南部的库里蒂巴是巴西的生态之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 该市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 也受到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称赞; 还 由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联合国的环境项目)、能源保护项目(国际能源保护协会的项目)而分 别获奖;并因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的革新成就而获奖。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规划教授 Alan Jacobs 认为,库里蒂巴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规划 和开发计划,这得益于库里蒂巴连任 3 届的市长杰米.勒纳(Jaime Lerner)在过去 20 年中把城 市设计、规划和管理合为一体。库里蒂巴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 规划设计,实现了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尽管城市有 50 万辆小 汽车,但目前城市 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是同等规模城市的 25%, 每辆车的用油减少 30%。尽管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污染却远低于同等 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此外,其垃圾回收项目和众多的以公共汽车文化为核心 的各类社会项目也具有鲜明的特色。 1.2 库里蒂巴的建设经验

1.2.1 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 1964 年,由圣保罗建筑师 Jorge Wilhelm 制定的库里蒂巴总体规划经公众讨论,于 1965 年开始实施。城市规划的 3 项主要任务是:沿着 5 条交通轴线进行高密度线状开发;改造内 城; 以人为本, 而非小汽车为本。 并确立了优先发展的内容: 增加公园面积和改进公共交通。 显然,正是由于早期的远见,才使得库里蒂巴走上了以低成本(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的交通 方式和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 偏离了巴西大多数城市依赖于小汽车的城 市发展定式。 70 年代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新的形态,拥有了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 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 城市外缘是大片的线状公园 绿地,总体规划规定城市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从 1974 年开始,城市设 计部门强调的沿着城市主轴放射状开发的思路得以实施。轴线也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 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城市轴线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 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 而通过城市的支路系统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 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

库里蒂巴较为成功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相结合的典型政策之一是, 不仅鼓励混合土地利用 开发的方式, 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的道路为中心, 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 度进行了分区。5 条轴向道路中的 4 条所在地块的容积率为 6,而其他公交线路服务区的容 积率为 4,离公交线路越远的地方容积率越低。城市仅仅鼓励公交线路附近 2 个街区的高密 度开发,并严格抑制距公交线路 2 个街区外的土地开发。 一体化道路系统提供的高可达性促进了沿交通走廊的集中开发, 土地利用规划方法也强 化了这种开发。 轴线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专用路。 在许多建成 区,也使用类似方法,使现有公交线路的沿线开发沿着主要线路向城市外缘发展,并把高密 度混合土地利用规划

与已有的交通走廊规划合为一体。 这些政策有效地保证了城市建成区和 新开发区的公交服务水平。 目前,城市有 2/3 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 研究人员估计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 2700 万次。 1.2.2 关注社会公益项目 生态城市的内涵还应体现在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 库里蒂巴在这方面的成就同样令人瞩 目。目前库里蒂巴有几百个社会公益项目,包括从建设新的图书馆系统,到帮助无家可归的 人。在最贫穷的邻里小区,城市开始了“Line to Work”的项目,目的是进行各种实用技能的 培训。4 年来,该项目培训了 10 万人。库里蒂巴还开始了救助街道儿童的项目,把露天市 场组织起来, 以满足街道小贩们的非正式经济活动要求。 公园和绿地建设项目使得人均公共 空间从 0.5 平方米增加到 52 平方米,这在任何城市都是最高的。此外已经增加植树 150 万 棵。公园和绿地网络受到专职人员和志愿者的保护与维修。 公共汽车文化渗透到各方面。 把淘汰的公共汽车漆成绿色, 提供周末从市中心至公园的 免费交通服务或用于学校服务中心、流动教室等,为低收入邻里小区提供成人教育服务。 环境得到改善并且保护了中心区的文化遗产。许多街道辟为步行街,广场也被改造了。 历史建筑受到保护,并被改为新的用途,业主受到财政资助,将以前出售的开发权赎回。古 老的工业建筑转变为商业中心、戏院、博物馆和其他文化设施。 库里蒂巴较为著名的环境项目是 1988 年实行的口号为“垃圾不是废物”(garbageisnot garbage)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中达到 95%。每月有 750 吨的回收材料售 给当地工业部门, 所获利润用于其他的社会福利项目。 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 和酗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 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得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1.2.3 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 培养其环境责任感。 库里蒂巴 对此十分注重。 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而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 境有关的教育。 2 丹麦生态城市建设

2.1 项目概况 丹麦生态城市 1997~99 项目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综合性项目,试图建立一个生态城 区开发的示范性项目, 在城市密集区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人口密 集的 Indre Norrebro 城区进行,区内有 3 万人。开展该项目是为了建立一系列策略和方法, 在地方规划和管理(21 世纪议程)中把环境因素整合为一体, 提高市民对地方环境和全球环境 的意识和责任感,减少城市的资源消费量,并推动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地方生产和其他活动。

项目采取基层组织和区议会之间的合作形式,增加了市民的参与性。项目从 1997 年 2 月 1 日启动。 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欧盟的 LIFE 项目(LIFE 项目旨在通过发展经济推动欧盟和邻近 地区的环境改善)拨款,约合 136 万美元;此外还有区议会、地方生态组织、绿色组织和瑞 典哥德堡市 Lundby 城区的资金支持。该项目是丹麦第一个生态城市的建设项目,旨在建立 一个生态城市的示范城区,为丹麦和欧盟的生态城市建设取得经验。 2.2 项目目标 组织和制定实施办法 制定一套手册指导并促进地方居民和其他欧洲城市进行同样的建设; 建立绿色帐户作为地方管理、公共学校和住宅区进行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制定适合于地方管理部门的 21 世纪议程行动计划; 通过生态城市项目的准备和实施,促进不同层次民间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密切协作。 环境目标 试验区内水的消费量减少 10%; 电消费量减少 10%; 回收家庭垃圾减少城区垃圾生产; 通过建立 60 个堆肥容器,回收 10%的有机垃圾制作堆肥; 回收 40%的建筑材料。 2.3 项目内容 其生态城市的建设内容围绕上述目标进行,其别具特色的内容包括: ①建立绿色帐户。 绿色帐户记录了一个城市、 一个学校或者一个家庭日常活动的资源消 费,提供了有关环境保护的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用绿色帐户,能够比 较不同城区的资源消费结构, 确定主要的资源消费量, 并为有效削减资源消费和资源循环利 用提供依据。在学校和居民区建立绿色帐户,

确定水、电、供热和其他物质材料的消费量和 排放量。 ②生态市场交易日。这是改善地方环境的又一创意活动。从 1997 年 8 月和 9 月开始, 每个星期六,商贩们携带生态产品(包括生态食品)在城区的中心广场进行交易。通过生态交 易日, 一方面鼓励了生态食品的生产和销售, 另一方面也让公众们了解到生态城市项目的其 他内容。 ③吸引学生参与。 吸引学生参与是发动社区成员参与的一部分。 丹麦生态城市项目十分 注重吸引学生参与,其绿色帐户和分配资源的生态参数和环境参数试验对象都选择了学校, 在学生课程中加入生态课, 甚至一些学校的所有课程设计都围绕生态城市主题, 对学生和学 生家长进行与项目实施有关的培训, 还在一所学校建立了旨在培养青少年儿童对生态城市感 兴趣、增加相关知识的生态游乐场。 2.4 项目实施效果 根据项目实施的中期报告,项目进展良好。尤其在垃圾分拣和堆肥制作项目上,取得了 相当大的环境收益。初步的结果表明,垃圾量减少了 50%,垃圾回收也由原先的 13%提高 到 45%。 3 新西兰的生态城市建设

3.1 项目概况 1993 年,Waitakere 是新西兰第一个完成 21 世纪议程的城市。21 世纪议程是一个相当 庞大和复杂的文件,其关键是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尤其是认识人类、环境和经济之 间的密切关系。21 世纪议程认为对未来开发和目前活动应有谨慎的和长远的眼光。鼓励社 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决策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创意活动。 作为城市战略规划的拓展,Waitakere 市的绿色蓝图描绘了其生态城市前景,并阐明了 市议会和地方社区为实现这一前景而采取的具体行动。绿色蓝图是指导该市议会行动的文 件,它承诺了市议会对生态城市建设的责任、步骤和具体行动。Waitakere 市的生态城市蓝 图最终是由社区居民而非市议会实现的。其重要的成果包括: ①建立合作伙伴关系。Karekare 的水生贝类禁捕法案,商业开发和市中心的建设,1wi 的开发和资源管理计划,Kay 路的包填协议,更安全的社区议会,健康峰会; ②项目。港口视野概念规划,Henderson 和 Titirangi 区的更新改造,Piha/Karekare 区水 质改进; ③政策义务。加强城区的实力,建立绿色网络,休闲服务策略,减少固体垃圾量,实行 更加清洁的生产。 3.2 建设目标 可持续的、动态的、公平的建设目标。以上 3 个目标均适用于环境、经济和社会 3 个方 面。 环境 可持续的环境:这是新西兰资源管理法案的基础。可持续性是“在一定限制范围内的发 展状态”。 使用可更新的资源数量必须小于其再生量,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修复的损害。 但往往不能准确地知道极限在哪里,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小心谨慎,有时要采取预防措施,或 实行“无悔”政策。 动态的环境:是指环境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力的作用下,保持稳定的运动过程。因此,必 须对生物多样性加以保护。 物种的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 使环境的适应能力遭到破坏。 公平的环境: 是指每个人都有权利享用环境并使生活达到某种环境质量标准, 而与其财 富水平无关,面向公众开放的海滩和国家公园便是最好的例子。此外,每个人都有责任确保 其所作所为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享用环境的权利,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 经济 可持续的经济: 可持续的经济首要的是有长远眼光, 认识到保护环境具有良好的经济意 义。这要求对商品生产方式进行巨大的变革。例如使用可更新的资源和能源,减少包装、生 产可降解商品、生产可多次连续使用的商品;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重新回收使用垃 圾。 动态的经济: 动态的经济有各种种样的经济活动类型和规模。 名目繁多的公司生产各种 商品,提供各种服务。丰富多样的经济也能较好地适应各种变化,如经济滑坡等,并充分利 用新的机会。此外,动态经济往往在一些地方呈现特色,体现地方经济的实力。 公平的经济:指通过有报酬的工作,人们都有机会发挥或提高他们的技能。法律禁止就 业歧视——包括年龄、种族、性别和残疾。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就业平等。公平经济也打 破了禁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障碍, 如缺乏经营知识的人, 难以获得金融资助的人也都可以 从事经营活动。在公平经济中,从事家政服务的人与传统就业者拥有同等地位。

社会 可持续的社会:十分关注环境,对其成员和后代的福利负有责任,十分重视其成员的健 康和安全,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工作和决策,能够享受休闲并鼓励决策、分享创新思想、

信息 方面的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动态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是有价值的,也是应受到鼓励的。人们面临探索新思想和 新方法的挑战。动态社会珍视“差异性”(difference),也很珍视“同一性”(identity)。 公平的社会: 至少应保证人们的福利水平不是由其财富决定的, 应给予每个人健康服务、 教育、休闲机会和合理的住房标准。公平社会还远不止这些,它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差异性而 导致的各种需求, 给予每个人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机会, 包括有报酬的和无报酬的 工作和决策。这意味着公平社会应是有弹性的,能够倾听民声,必须提供社会成员做出决策 所需的信息。 公平社会也最大限度地提倡个人自由——前提是不能影响其他人现在和将来的 自由与权利。 4 澳大利亚怀阿拉生态城市建设

4.1 项目概况 怀阿拉(Whyalla)位于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沙漠附近。1996 年 6 月,怀阿拉生态城 市开发咨询项目由澳大利亚 Ecopolis Pty Ltd 公司、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和南澳大利亚大 学中标。中标方在各种场合宣传怀阿拉市的生态城市项目,频繁在怀阿拉中、小学宣传怀阿 拉生态城市项目的内容和意义。 1997 年 4 月 1 日,怀阿拉市政府通过了一项决议,批准并把目前的所有环境计划融合 到一起实施:“怀阿拉市政府承诺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为市民创造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长久 地实现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降低社区的真正费用, 为实现州和澳大利亚的环境目标进行最好 的实践”。 生态城市的概念整体上是可以适用于怀阿拉的。 怀阿拉的生态城市项目充分融合了可持 续发展的各种技术,包括城市设计原则、建筑技术、设计要素和材料、传统的能源保护和能 源替代、可持续的水资源使用和污水的再使用等。 4.2 战略要点 怀阿拉市的发展战略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出了清楚的阐述。 该战略将解决怀阿 拉的能源和资源问题。也将证明在贫瘠地区的城市发展所需的能源和资源是可以满足的。 怀阿拉市政府已经采纳了这样一种战略: 把该市发展成为在公众服务和城市环境运行的 各个方面, 都能够有效利用可持续技术的领先城市。 包括旨在充分利用怀阿拉气候区位优势、 地方社区创造力、凝聚力和市政府实现未来目标的愿望。同时拓展其经济基础,增加年轻人 和居民的总体就业机会。 其生态城市战略要点是: 设计并实施综合的水资源循环利用计划; 在城市开发政策上实行强制性的控制, 对新建住宅和主要的城市更新项目要求安装太阳 能热水器并在设计上改进能源效率; 对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给予财政刺激措施; 21 世纪议程的环境规划过程; 开展宣传优良的、可持续的建筑技术的大众运动; 形成一体化的循环网络和线状公园; 建立能源替代研究中心。 5

实例总结和分析

这里介绍的实例除巴西库里蒂巴之外, 都是发达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实例。 与生态城市 已有的丰富理论相比,这些实践并不完善,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这些城市 只是在向生态城市迈进的道路上走得更近一些。 现阶段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可概括如下。 ①制定明确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和指导原则; ②强调生产资源利用、生活消费和垃圾生产的三 R 原则; ③促进地方社区的参与,提高市民的生态意识。

亚洲生态网站资料.http://www.ecoasia.com/index.html Alley T. Curitiba: A Visit to an Ecological City.Urban Ecologist, 1996(4) Lioyd-Jones T. Curitiba: Sustainability by Design.Urban January.http://rudi.herts.ac.uk/ns-search/ej/udq/57/csd.html 地方环境行动国际理事会(ICLEI: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Local Environmental Initiatives) 网站资料.http://www.iclei.org/csdcases/santos.html 澳大利亚城市生态协会网站资料.http:/www.urbanecology.org.au/whyalla brief.html 新西兰 Waitakere 生态城市网站资料.http:/www.waitakere.govt.nz/ecocity/ 丹麦哥本哈根生态城市网站资料.ht tp://www.ecocity.dk/english/project_intro.html 美国克利夫兰生态城市网站资料.h t tp://www.ecocleveland.org/ 王文彤.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探索.城市规划汇刊,1993(5):12~23 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 Books,1987 Healthier Future. CA:North

Atlantic Design Quartely, 1996.

丹麦哥本哈根生态城市网站资资料.哥本哈根生态城市项目中期报 告.http//www.ecocity.dk/english/interim_report.htm 澳大利亚怀阿拉市政府网站资料.h t tp://www.whyalla.sa.gov.au/enviro/index.htm 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年 6 月第一版。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城市规划,2001(1)